第14章永不加赋

清晨、薄雾。

九匹纯白没有杂色的骏马拉着明黄的车辇,车辇上五色华盖垂落,让乘坐在车上的林秀贵不可言。

这是韦青为林秀准备的帝辇,费了不少心思,彰显帝王尊贵。

富大海站在帝辇上为林秀驾车。

帝辇两侧有跟随的侍卫雄赳赳、气昂昂。

好一副帝王出巡的景象。

如果忽略掉帝辇后拖家带口、衣衫褴褛、紧张害怕宛如难民的村民的话。

“陛下,咱们不该带着这些村夫来的,误了吉时,可就不美了。”

富大海忍不住看了眼身后跟着的那些村民,想不明白林秀为什么要在这种时候带着这群低贱的村民。

就算要体恤民情,彰显爱民如子的仁义,但也不应该在这个节骨眼上。

韦青为迎奉林秀准备的仪式,富大海多少还是知道的。

那样庄重肃穆的场合,可不是一群泥腿子有资格出现的。

“富大海,你在教朕做事?”

“老奴不敢。”

富大海心中一惊,感觉林秀的气息越发渊渟岳峙,不敢再多言,默默驾车的同时期盼着今天千万能够顺顺利利的进城。

“哈哈。陛下御驾前来,微臣迎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一声朗笑响彻如惊雷。

韦青带着众人踏步前来,声势浩荡,隔着尚远,便抱拳行礼,同时目光望向帝辇中的林秀。

看见林秀俊美无双的面庞上此刻已经有了帝王威严。

韦青心中咯噔一下,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这林秀不是个傻子吗?

但韦青也没有多想,因为林秀斩杀了裴人凤的消息现在还被裴家封锁,外人不得而知。

他也只当林秀终究是皇帝,养尊处优。

不说话的时候摆出个皇帝架子倒也正常。

至于帝辇后跟着的那些畏畏缩缩的贱民。

韦青扫了一眼,便不再关注,只是抬头挺胸,等待着富大海按照说好的一样请他上帝辇。

与天子共乘,一起进入南阳,以表示林秀对他这个肱股之臣的器重。

想到自己可以与林秀共乘一车,以帝王姿态御驾亲临,韦青浑身就有些发热起来。

他眼眸炙热,望着富大海,期待着这荣耀时刻。

富大海顿时心虚,玛德,老子随口一说,你这莽夫就当真了。

就算你真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但他么的就不能再装一会儿。

看见富大海眼神躲避,韦青目光一冷。

死太监,收了老子那么好处,这会儿想翻脸不认账?

“韦爱卿不必多礼。朕还记得当年朕登基的时候,就是韦爱卿为朕御前驾车,陪着朕登临大宝。”

“如今时过境迁,韦爱卿可愿再次为朕驾驭帝辇?”

林秀缓缓开口,韦青微微思索,朗声大笑,“陛下有旨,微臣不敢不从。”

话音未落,韦青脚下一点,已经落到帝辇上。

隔着五色华盖,近距离看了林秀一眼,然后转过身,不冷不热的对富大海道,“富公公,陛下命我御前伺候。你便让让位子吧。”

富大海干笑一声,二话不说,把缰绳递给韦青,跳下了帝辇。

韦青低头看着手中缰绳。

想了想之前说好的共乘一车却变成了现在给林秀驾车,其中差距,让韦青想要发作。

但转念一想,自己迎奉林秀的舞台都已经搭好。

众目睽睽之下,骤然反目,那就太亏了。

这次忍了,回头再找富大海算账。

韦青有枭雄之姿,衡量利弊后,选择妥协,默默为林秀驾驭帝辇,向着南阳城而去。

跟着韦青来的众人也默不作声,知道韦青被摆了一道。

但现在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

等迎奉林秀帝驾入城后,到时候要把林秀搓圆捏扁,都在他们一念之间。

反正还是那句话。

裴矩做得,他们难不成就做不得吗?

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带来的巨大利益,让所有人都不在意这小小的细节差别了。

所有人高高兴兴,摆出忠君爱国的姿态,欢天喜地的迎奉林秀入城。

“陛下御驾来临,臣子叩首!百姓回避!”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的声音响彻天空,整个南阳城里万人空巷,家家户户倚门盼首,注视着乘坐帝辇入城的林秀。

“乖乖隆地洞,我说怎么搞得如此隆重,原来是皇帝老儿来了。”

“什么皇帝老儿,明明是皇帝小儿。不过这小皇帝长得可真俊!”

“是啊,是啊。果然不愧是皇帝老子的种,可惜听说这小皇帝是个傻子。”

“嘘,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你也敢说,赶快住嘴。”

“人傻还不准人说了?”

“闭上你的狗嘴。就算是,你也不能说,会砍头的!”

……

帝驾临幸南阳,沿途叩首,山呼海啸。

林秀面无表情,默默的看着眼前这些对他顶礼膜拜的人群。

他目光漠漠,只是看着自己飞速增加的气运点。

终于可以彻底确定。

气运的增长,无关于其他,只在民心、民意。

前前世始皇所总结出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最后终究不过落在民心向背四字上。

而他只需要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那么自然能国运加身,无往而不利。

既然如此,那么自己未来该如何行事到如今便已彻底明朗。

于是,林秀忽然起身,也不见作势。

但被韦青驾驭的九匹御马就忽然嘶鸣停下,帝辇在人群簇拥的长街忽然停了下来。

韦青脸色微变,下意识要扬鞭赶马,让帝辇继续前行,但却感觉身后五色华盖掀起,他转过头,便看到林秀已经踏步走出华盖。

十五岁的俊美少年,贵不可言,此刻就这么站立帝辇之上,语气淡淡。

“朕继承大统,贵为天子。但继位以来,被奸臣蒙蔽,未能治理于朝堂,体察于民情。”

“以至于朝堂昏聩,民不聊生。”

“今日幸得韦爱卿相助,让朕摆脱奸臣之手,得见天下民生之窘迫。”

“朕心中有愧又哀民生多艰。”

“为此朕有一个决定,富大海。”

“微臣在。”

富大海心惊肉跳,不晓得林秀要干什么,但还是硬着头皮回道。

“传朕旨意,从今日起,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