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著书

刘备从来不以学识和统兵见长,面对过来投效的三人,他也考校不出什么。

索性他根本不考校,只问他们擅长什么,便安排什么职位。

“这下我反而闲了……”在临淄待了三天,简雍找到张和,“达道,之前不是说要著书吗?”

“哦,好像是有那么一回事。”张和一想,是有那么一回事。

兵法韬略难得,五兄弟可以说都是军事小白。

想着把《三十六计》弄出来,好歹让大家能学点韬略。

至于战术练兵纪律什么的,乱七八糟也懂,可不成体系,以后有条件再整理起来。

说出来真不怕人笑话,张和大概是军中最懂兵法韬略的那个。

问题就算要著书,理论上自然是找学识丰厚,能引经据典的,就简雍这半桶水……

“我有个提议!”张和开口,“我来把内容描述出来,宪和负责编修润色,其他三人负责整理注释,最后整理成册,如何?”

“善!”简雍再嚣张,也知道在才学方面,自己比不过人家,立刻应允下来。

“著书?”三个年轻人听说张和要著书,表面没什么,心里大概都在调侃。

张和年纪轻轻,而且也非世家豪族,家里能有多少藏书,胸中又能有多少墨水?

也没有拒绝,反正第一轮是简雍负责抄录整理,且看内容怎么样。zusi.org 狐狸小说网

若无趣,那么找借口推脱便是。

若是有那么点意思,哪怕就一点点意思,他们到也不介意润色一下,就当复习所学。

“我这部书叫做《三十六计》,记录的是三十六个克敌制胜的谋略,基本囊括天下所有谋略。”张和酝酿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说道。

问题您看过多少本兵法韬略?

别说是三人,就算是简雍都不免在心里吐槽起来。

张和知道他们看不起自己,毕竟他们一点情绪波动都没有。

但凡有点兴趣,也不至于会这样。

“这第一计叫瞒天过海……”也不废话,当即开口诵念,“所谓瞒天过海,就是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伪装的手段迷惑、欺骗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新笔趣阁

“…………”简雍的笔停住了,其他三人的神色也有了变化,眼神多了几分神彩。

“大白话?”简雍看了看准备的竹简,就这段下来,这个竹简至少不见三分之一。

“要不怎么请宪和润色,就我写的话,大概也就这样了。”张和无奈的摇了摇头。

要说《三十六计》自己看过文言文和白话对照版,文言文部分谁记得住?

要说明明字数更少,可连起来就没有白话版好记。

“那倒是,我想想要怎么润色……”简雍点头,开始思考起来。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王修开口,“如何?”

“善!”张和大喜,文言文部分好像就是这样。

“达道兄,以前真的没有看过兵书?”国渊好奇询问,这条计谋很有意思啊!

“家里哪有条件收藏兵书,瞎想的,可能入各位之眼?”张和‘谦虚’的询问。

三人一脸怀疑的看向张和,就仿佛要揭穿他的真面目一般。

倒是简雍先一步把内容记录下来,张和什么情况,张家什么情况他都清楚,想来应该是真的。

张和身上有某种神异,这是军中公认的。

正常人,谁能在两刻钟打造一把好武器出来?

再说最初起兵,大家手忙脚乱的时候,张和已经完成队列训练,足见他应该是知兵的。

只是刘备发话,除非张和想说,否则大家都不能深究和过问,再加上张飞那沙煲大的拳头威胁,众人都形成默契。

反正张和不愿意说,大家就别不管那么多。

自家兄弟,还能害了谁不成?

“此书的编著,请务必允许孙某加入!”孙乾当即表态,国渊和王修也不落人后,纷纷表态。

傻子都看得出来,此书编著出来,哪怕不能成为传世之著,也应该有不少人会感兴趣。

到时候细问此书是谁编著,编著者自然也就出名了。

年轻人,谁能抵挡得住成名的诱惑?

“好说好说!”张和笑道,自己这也算是给这三人一个下马威,以后看他们还敢骄傲不。

别以为他不知道,从加入军中开始,他们多少是有些不情愿的。

可能是郑玄推荐甚至是下令,身为弟子,天地君亲师,恩师都发话,那只能硬着头皮过来。

问题刘备到底是义勇出身,也不知道未来成就如何,自己这前途充满变数。

在这个基础上,他们的投军就如同其他豪族子弟一样,语气说是仰慕刘备加入,更像是合伙人。

这就让张和不太满意,于是接着著书的事情,杀杀他们的锐气。

至于其他的,刘备会解决。

就如同其他豪族子弟,最初或许是为了搏个前程入伙,如今谁不是死心塌地效忠刘备的?

张和的打算就这样,关羽,张飞和太史慈负责攻城略地,刘备负责收买人心,他负责查漏补缺,主要还是避坑。

只要每一步都能做好,至少别那么糟糕,刘备都能少奋斗半辈子。

否则总不能,跟着刘备东奔西跑,颠沛半生才勉强起家。

这样的话,身为穿越者就够失败的。

刘备再过来的时候,就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场面:

军营里面,张和在说,新加入的三人在点评注释,简雍在记录。

他根本插不进嘴,他就成了记录者和见证者。

实际在倾听的过程中,也在默默的偷师。

简雍性情洒脱,放浪形骸姑且不说,能成为蜀汉重臣,可不仅仅是从龙之功,人家也是有刻苦学习和成长的。

“真就要著书了?”刘备听了一阵,就觉得不现实。

张家莫非有什么家传的兵法,只是没有传给张飞,却传给了张和?

回头一看,张飞也是一脸震惊的样子……话说这货什么时候过来的?

“翼德,你家真就没有兵书?”刘备忍不住问了句。

“我也不知道……”换了以前,张飞可以肯定回答没有,可现在他也不确定了。

“或许真的是达道自己想的。”关羽凑了过来,“听听这抛砖引玉,是不是有之前大哥引诱贼人,让他们进入埋伏圈的意味?”

“问题在于,当初设计埋伏敌军的,可不就是达道吗?”刘备反问。

“这……”关羽仔细一想,好像是这道理,“总不能有人生而知之……”

“管他的!”张飞大笑,“我家小弟就是那么厉害,谁不服气?”

“那也是我们的小弟!”刘备,关羽和太史慈齐声回道。

就该如此,管他什么情况,反正自家小弟厉害就好!

刘备感慨更多,有张和相助,大事可成也!

如此待了四五天左右,邹靖回来了,说是前线的情况已经知道。

朱儁和皇甫嵩部,如今正在长社与贼人对峙,情况不太乐观。

倒是卢植在广宗,数次击退贼军,同时一点点的进军,局势非常有利,也就是天气越来越热,不得不暂时按兵不动。

“兄长,既然如此广宗不急着过去,不如先过去一趟长社如何?”张和趁机提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