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十二 章 病娇长乐不良帅,大唐天子李世民有眼无珠,不当人子X2

一时间,

九州之地风起云涌。

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都对南离朝中发生的大事津津乐道,

毕竟,一位入赘北凉的质子赘婿,以诗鸣州镇国,踏半步儒圣,没什么江湖大事比发生在众人眼皮子底下的这件事还要更加重量级的了。

而更让天下人热议如沸的则要属其中的花边新闻。

主题主要是两点,

其一便是北凉郡马扛女出青楼,尽显文人大风流的壮举,这件事,有无数儒圣雅士亲临现场,说得那真叫一个有鼻子有眼。

而这其二,便是李寅盛唐六皇子的身份。

一位几乎被大唐抛弃的皇子,会以赘婿的身份成就半步儒圣,堪称是现代版的莫欺少年穷,自然备受追捧。

大唐境内,边关,人潮攒动。

“可笑那李世民有眼无珠,不当人子。”

“放肆,我大唐陛下励精图治,开元在即,是旷古明君,你等鱼目混珠如何知晓我盛唐陛下的威武,若是多言半句,休怪我手下无情。”

“阁下是唐人?”

“唐人又如何。”

“既是唐人,就该明辨是非,又何必为昏君辩解,此事根本百口莫辩。识人不明,这是其一,有眼无珠,无无父,这是其二。”

“北凉郡马李寅何等人物,诗词入道,诗出镇国,成半步儒圣,这等人物,那李世民却偏偏将其废黜了皇子身份,这几乎是等同于将大唐气运分给南离,我等虽为宋人,但却为你唐人鸣不平。”

“某说一句,大唐世民有眼无珠,有何错处?”

百口莫辩,哑口无言。

而类似的对话,在各地响起。

随着南离朝的事件快速发酵,哄传万里,顷刻间已经传遍了大唐皇土上的每一寸土地,引起了无数的争论和热议。

四水绕长安,华灯初上。

太和殿内。

“当真?”

李世民惊愣起身,他看着下方的魏征,露出一丝惊容。

大唐蒸蒸日上,

离不开他这位明君,如今开元在即,早已不复当初渭水之盟那般如履薄冰的失态,但此刻,李世民却大惊失色。

因为身前的臣子,竟然告诉他十年前以质子之身入北凉的六子,竟然是一尊儒道半圣,这如何让李世民相信?

“确实如此,六皇子以诗词入道,诗出镇国,直至此刻,那一首塞下曲仍高挂在天穹之上,陛下可虽老朽一观。”

魏征叹息一声,有些无奈。

当初渭水之盟,朝内无数人谏言让最不得宠的六皇子远赴北凉那极寒之地,假借交流之名于北凉联姻。

而后,数日前,为巩固和北凉的联系,更废黜了六皇子的皇子身份,入赘北凉为婿,可谁曾想到,不过是短短数日的时间,峰回路转。

素来名声不显的六皇子李寅,竟然会闹出天大的动静。

诗词成半圣啊。

这是什么概念?

开元在即,大唐文风鼎盛,士子风流,举国上下,最重文名。而此刻,随着那一首塞下曲高悬天际,大唐境内沸反盈天,早就传遍了万里。

而后,便是对朝堂滚滚诸公的口诛笔伐。

就算是他曾立主反对此事的魏征也在上朝之时遭到了百姓的辱骂,甚至还落了两个鸡蛋在身上,大骂自己是奸臣当道。

我魏征,一辈子铁骨铮铮,不为半斗米折腰。

是奸臣?

偏偏,魏征却无力反驳。

“爱卿,你说……朕当初,是不是错了。”

李世民幽幽一叹。

诗出镇国,半步儒圣,李寅十年磨一剑,一鸣惊人,就算李世民自负是旷古明君,一心为大唐殚精竭虑,也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当初最不被看好的六子,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重新宣告自己的存在。

一时间,李世民忍不住想到了观星台上,国师袁天罡离去之时曾留下的七字朱批。

“陛下不必如此,是我等臣子无能。”

“陛下乃是旷古明君,为我大唐付出良多,百姓的议论,陛下大可以不放在心中,而六皇子若洞悉真相,恐怕也会理解陛下的苦心。”

魏征忍不住劝了一句。

“百姓都在议论朕?说什么?”

李世民一怔,忍不住问道。

“陛下不知?”

魏征也愣了,他没想到时隔三日发酵之后,整个大唐皇土到处热议如沸,而身处皇宫的陛下竟然全都茫然不知。

“你且说来,与朕听听。”

“咳咳……陛下乃旷古明君,此事,魏征觉得,陛下还是不听为好。”

魏征推脱道,实在不忍打击眼前的大唐天子。

“魏卿!”

李世民冷喝一声,他直视着魏征的双眼,正色道。“在你眼中,朕当真算的上千古明君,不愧对这天子之名?”

“自然!”

“在你眼中,朕是否明察秋毫,为我大唐开元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没错!”

“既然如此,朕之心胸,又岂是一点点流言蜚语能打动的?”

“昔日,朕将你比做千古明镜,就是为了让朕吾日三省吾身,而此刻,朕愿意以天下人为镜,正己修身,又如何听不得百姓心生。

你且安心说来,朕恕你无罪便是。”

李世民背负双手,四十五度仰头望天,一副风流倜傥,千古明君的风骚模样。

魏征抽动了一下。

千古明镜有点尬住了。

诚然……他是谏臣不错,而谏臣,明言直语是本分,可这不代表着魏征傻,身在朝堂,真正的傻子早就死的不能再死了。在他看来,眼前的大唐陛下的确称得上千古明君,否则大唐也不会开元在即,盛世降临。

但魏征实在不忍去戳自家陛下的肺管子。

只可惜不说不行。

李世民三言两句,把魏征架的高高的,后者摇头一叹,便将市井流传的流言蜚语如数说了个遍,只是越听,李世民的脸色就越白。

唐唐天可汗,大唐天子,竟被治下的黎民百姓说成了昏庸无道的昏君。

不当人子李世民?

心痛的厉害啊。

李二足足坐了好一会才从这种堪称必杀的打击中回过神来,扭头瞧,魏征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李世民幽幽一叹。

“长乐……”

“是,父皇……”

一个身影自李世民的身后响起,长乐公主走入大殿,鹅蛋脸,容颜精致,丝毫不亚于江湖上那些艳压四方的美人。

只是此刻,

她一身戎装,嘴唇抿的很紧。

就算是放眼大唐,恐怕也无人知道,自袁天罡入住观星台后,接任不良帅的不是别人,正是李世民膝下最疼爱的长乐公主。

“去北凉,看你六哥,若是可以,请他回长安。”

“是……”

长乐点头,转身出了大殿,而就在离开大殿的时刻,长乐嘴角上扬,一张娇俏美艳的脸上,却涌现出一抹病态的潮红来。

六哥……

...

感谢巨佬JIESHUKAISHI的月票投喂,我再接再厉,求鲜花票票,数据惨淡的不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