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解决流水线和标准化的最优方案(不喜请跳过)

总结一句话就是,流水线这个东西,对国家和各大企事业工厂来说,是绝对有利的事情,但对一线的职工来说,可就不那么友好了!

但不搞流水线,后面的标准化,就更不好搞。

不搞流水线和标准化,肯定是竞争不过别人,在计划经济时代还好说,一旦过了这个时期,进入市场经济,落后就等于挨打。

后世那些体制僵化、劳动积极性差,生产效率低下,没有任何竞争力的工厂企业,破产兼并的比比皆是。

而那些厂里的广大职工们,最后落下了什么好处了吗!

这标准化和流水线,搞是一定要搞的,但怎么样搞,既能更好的推行标准化,也能兼顾到广大一线工人的利益,这个就需要好好的斟酌一下了。

林胜利把他的想搞流水线和标准化的这些想法,以及遇到的困惑,和杨厂长、袁厂长都聊了一下。

俗话说,一人计短、三人计长,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不是!

最后集思广益,集众家之所长,搞出了一个,适合现阶段,推广流水线和标准化的最优方案。

首先,搞流水线和标准化,不会强行的在四分厂的全厂,一次性就直接开搞。

而是循序渐进的,先挑出来一两个车间,来进行试点。

并且,林胜利搞的这个流水线,没有生搬硬套的照搬后世的那些流程和管理方法。duqi.org 南瓜小说网

而是结合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实际情况,搞出来了一个变相的标准化流水作业工序来。

并且搞了一个新式的轮岗升降级制度。

林胜利将试点实验车间的所有班组全部重新组合,一、二级技工一个班组,三、四级技工一个班组,五、六级技工一个班组,七八级技工一个班组。

根据这些技工相对应的技术水平,林胜利将需要生产的各种零部件,也分为了八个等级。

一、二级技工的班组,主要按七三的比例生产一、二级的零部件,即一级件的比例占70%,二级零部件占30%。

三、四级技工班组,按三三四的比例,生产二、三、四级零部件,即二级件的比例占30%,三级件的比例占30%,四级件的比例占40%。

五、六级技工的班组,同样按三三四的比例,生产四、五、六级零部件及四级件的比例占30%,五级件的比例占30%,六级件的比例占40%。

七八级技工班组就有些特殊了,因为人数过少,加工的也是一些高精度的少量精密部件,除了分配给他们20%六级件加工外,车间里需要精加工的零部件全部由这组来完成。

而后是关于这个班组人员的轮换,和技工等级以及技术人员的培养。

这每个班组的工人,在本班组内,低等级的技工,是可以学到和接触到上一级的技工技术的。

可在自觉可以晋升后,参加技工的等级考核,将技工等级提升一个等级。

而在班组里高等级的技工,有两个途径,可以去往更高等级的技工班组。

拿一、二级的技工班组举例,一级工可以通过参加技工考核直接升到二级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