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获得盲盒的秦始皇 仙幕赠送的这个东西……

仙幕的话直接镇住所有人。

在讲三杰时仙幕也有说到‘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这句话,但黔首们的想法还没有那么深,但仙幕此时一连串话下来却发人深省。

周勃看向手中的箫, 少年的眉心皱得死紧, “孩儿不想学萧, 别人都说萧是办丧事才吹的,是低贱之业。”周勃难过地望向父亲娘亲,他以前的好朋友都不想和他玩了。

“爹爹娘亲,仙幕的造纸术能让孩儿去读书吗?”

周勃钦羡地望向仙幕,上面穿着洗白衣裳的孩童每日勤学不怠, 一级一级地往上考,发白的衣裳变成了正常的文人青衣。然后是穿着精美的官府, 骑着高头大马受到街道黔首的欢迎游街。最后是青年人在朝堂中与其他文武百官辩驳,意气风发,为国效力,最终走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而少年家中本来破落的茅草屋也变成了青砖大瓦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爹娘, 穿上干净整洁的衣裳, 四周都是来道喜的街坊邻居。

“为何……不能?”周勃的爹娘也呆愣愣地望向仙幕, 读书竟可以为贫家子带来如此大的变化?

若有机会,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机会。

读书, 读书。

读书可让满身补丁的贫家子变成在朝堂中意气风发与人廷辩的贤才, 读书可让破落的茅草屋变成青砖大瓦房。

读书二字因这个视频彻底进入每个黔首和落魄士族的心中。

【在本视频的最后,有一段话与诸君共勉:

若汝苦秦久矣, 即去建设大秦;

若汝因黔首生活艰难苦秦,即为县令造福一方;

若汝因怀才不遇苦秦,即杀匈奴, 事功军功授爵;

若汝因他秦始皇嬴政秦律滞后,政令不宜苦秦,即想方设法去到他嬴政面前斥责他,教他。

告诉他:秦始皇,你的礼法需要变更。因为你的疆域不再局限于西戎小秦,你的疆域遍布整个华夏大地。你的百姓不再仅限于一国,你的百姓是所有原七国的百姓。华夏上不再是七国并列,而是华夏第一个绝无仅有的大一统国家,它的名字叫——秦。

告诉他:秦始皇!《商君书》曾言智者作法,愚者法制;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礼。治世不应一道,便国不仅法古。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煌煌大秦,日新月异,你怎能落后于你的国?与时俱进,方能两相得宜。

告诉他:六国士族复辟之心不死,暗潮涌动,有何惧之?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六国灭在士族君王晦暗荒淫,灭在黔首艰难度日,灭在其无法各爱其人,民心尽失。

只要你柔政恤民,缓建功业,慎加征发,与民生息,六国黔首皆会归顺于你。木无土,根自败,民心尽收后六国复辟的土壤根基何在?六国士族只是一群想得君主重用的崽子罢了,有何惧之?

告诉他:六国士族为何厌弃于你?因为这群想得君主重用的崽子毫无出头之日!你大秦不仅秦律需要更改,你的大秦统治阶级固化,人才不流动。堵不如疏,你大秦还需要内核同军功事功爵一般英雄不问出身的选才制度。

告诉他:想要顺利过度到郡县制,你也可以同汉高祖一般实行郡国并行制。远方黔首确实未集,你得重视区域文化差,楚地、齐地、赵地文化历史悠久深厚,从俗而治,东西异制不香吗?

大不了就像汉高祖一样郡国并行,没过几年把八个异姓王全砍了,下一代再把九个同姓王也砍了,为了稳定平稳过度的的牺牲品罢了。

不行则求助于诸子百家,儒家‘制礼作乐’‘以德化民’。再不行我们‘霸王道杂之’,法家有三宝,势、术、法确实好,但谋士思想终归仅为君王服务。作为君王我们全都要,诸子百家尽皆收入囊中!

就如后世大才所说,管他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管他什么神仙,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好神仙。】

“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秦始皇眼中迸发出惊喜之色,“此人不愧是大才,为帝者自当是霸王道杂之以求万世永昌!”

儒家制礼作乐、以德化民,与法家势、术、法皆是好法,他秦始皇自当可以全盘接收!

而被仙幕称之为‘想得君主重用崽子’的六国士族:“……”

田横愤怒:“你这破幕!你才崽子!他秦始皇要是真行郡国并行制我看鬼才会想成为那诸侯王!现在天下谁不知道被分封就是等死啊!”

说完还不解气地朝着仙幕扔东西,虽然东西仍旧是传过仙幕或者根本够不着仙幕,但他就是气不顺!

他身边的田荣自然不会和弟弟一样冲动,他望着仙幕上的话沉思:齐国田家的繁荣不再,那他在建秦国田家繁荣可好?

【当然最重要的是告诉他为帝者,还是要以民为主。《论君王与百姓书》中言君者,百姓之君王也;天下者,百姓之天下也。君如日月,民亲君如父母。得民心者,怎能不得天下?】

【泱泱大秦,百废待兴,人非圣贤,谁能面面俱到?秦始皇身为第一个实行大一统国家制度的君主他前面没有巨人,他就像瞎子过河,需要自己摸索制度,然后成为被后世唐宋元明清站在肩上的巨人而已。

百代皆行秦法,已经证明了他政令的准确。罪在当下,功在千秋。‘当下’怎么了?作为‘当下’的百姓活该受罪?即使是秦始皇本人应该也不仅仅想‘功在千秋’,毕竟他所学的一切最终不是为了大秦的万世永昌吗?功在当下与千秋为何不能得兼吗?

与其在自个人家里空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然后继续苦秦,还不如去到他秦始皇面前展示你的才华,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为何一定要等到秦朝覆灭,黔首再经受十几年的白骨覆原,鲜血满城的内战才能当王侯将相?

去咸阳吧。

学学谋圣张良的话术,为何汉高祖只听他的话实行分封、定都、明烧栈道、任用贤才等不听别人的?谋圣能够被称之为谋圣的原因之一不也有别人能听他的话?

项羽不听范增的话,但谋圣的话一听就能大雾还不能证明话术的作用吗?

顺始皇者,始皇从未杀过,你何惧之有?

去咸阳吧。

去到他秦始皇嬴政的眼前,告诉他你所看到的,你所想实施的。

去咸阳吧。】

随着仙幕话落,银光大盛,每个黔首、士族手中的白纸陡然发出细微的银光,飘散消失。而仙幕也再次变为一抹银光。

青砖大院中,胡子拉碴的中年人试图伸出手挽留那银光点点,却捞了一个空,什么都没有得到,只剩下茫然若失,“这……是真的吗子鲋……”根本就没有什么仙幕,甚至连造纸术都是他们臆想的,没有仙幕在天下人面前提到他儒家‘制礼作乐’‘以德化民’的思想。

胡子拉碴的中年人心口处怦怦直跳:难道他们儒家要崛起了???

“如何是假。”孔鲋看向手心,恍若那白纸还在,“你现在脑中的造纸之术,就代表仙幕曾出现过。你现在脑子里流转的仙幕洗脑之音,不正是它存在的证据?”

胡子拉碴的中年人:“什么?洗脑之音??”中年人现在脑中确实回荡着仙幕一直重复的那句‘去咸阳吧’,他甚至想现在就收拾包袱,带上自个儿所有的东西投奔始皇而去了!

“纸价贱,却可传百家之言。造纸之法非我儒家而是天下人皆知晓,我会留下一部分人尽快实验如何造纸,以便向天下传播圣人言。”孔鲋叹气,“另一个百家并行的时代已经来了,走吧。”

院子里的儒生们刚从脑袋里的‘去咸阳吧’中回过神,就听到来自孔甲的‘走吧’,他们满脑袋问号,明显脑子还懵着。

“走?走去哪儿??”

孔鲋站在午间的日光下望向咸阳的方向:“去告诉秦始皇嬴政,何为从俗而治,东西异制。何为制礼作乐,以德化民。”他嘴角勾起,“墨家那老匹夫怕也已经带领他的徒子徒孙去投奔秦始皇了,我儒家怎能落后于人。”

孔鲋转身看向一院子年纪各不相同的儒生,他们的眼中皆充满了对入仕的渴望,他扬声道:“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拿起我们手中笔,去为百代皆行的秦法,留下我儒家的印记罢!”

院中的儒生听到这话顿时睁大双眼像是听错般,反应过来则是兴奋,他们激动的举拳附和!“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为秦法,留下我儒家的印记!”

孔鲋看着洋洋洒洒的一群儒生去收拾他们的行李。不选择这个时代的人,是会被时代抛弃的。而他孔鲋,孔子八世孙,不能让儒家被时代抛弃,这世间得留下他们儒家的大名!

哪里仅仅只有儒家在收拾他们的行李,此时墨家钜子也在指挥手下的人收拾东西:“快快快!我们要赶在孔鲋那老小子前面到咸阳,争不过第一家法家,我们要做第二家投奔嬴政的百家!”

他再也不想和孔鲋那老小子中分天下!

而农家的小院也不逞多让,都不用收拾直接动身了:“还好你们师兄早早来信让我们到咸阳边上住,你们看我们农家定是第一个投奔秦始皇的!”

当百家正在赶往咸阳的时候,秦始皇看着面前小屏幕显示出来的文字意思而感到啼笑皆非。

【叮咚,积分随机赠送盲盒洗脑之音——募贤广告已发放天下英才,请始皇陛下注意接收。】

秦始皇捂脸,他还真没想到就一个什么历史值积分爆表能有如此多的奖励。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