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被噶腰子的夕阳汉武

【华夏穿越史上一个大难题出现了:如若你穿成巫蛊时期的长安官员,太子向你求助,你应该……?

不用应该了,无论怎么选最后的结果就是统统抓走!

众所周知,巫蛊之乱后汉武朝的监狱里关着四个人。甲:我帮卫太子说话。乙:我不帮卫太子说

话。丙:我什么也没说。丁:我就是卫太子。

或许还有最后一个:他没说话一直在哭。狱卒代为介绍:这是卫太子的孙子1。】

【网传的地狱笑话形象生动地表明汉武帝并非蠢蛋,等全部信息汇集过来后他就意识到被坑了,太子被坑了,他更是被坑了。他们都被这其中的信息差坑了,被将死者的反抗给坑惨了。

但汉武帝并非仁慈之辈,酷吏们将死的命运他本想留着让太子刘据下手,既然太子刘据没了,那又何妨?杀酷吏换养民,他亲手操刀!

于是在汉武帝的规划下帮太子谋反者死。谋反就是谋反,为了不给后世留下谋反不用背负杀身之灾的坏榜样,太子的众门客株连一波。

反对太子的‘用法之臣’死了一大波,其中以在巫蛊之祸中最为跳脱的死得最快。苏文烧死于横桥,江充诛九族。

刘、李二人欲立其他人为储君?笑话,汉武帝是那么容易操控的吗?于是刘屈麓腰斩东市,其妻枭首华阳。李广利前线打战又如何?知家族被诛投降于匈奴又如何?在卫律运作下也死。

在其中欲中立?不可能的,乱中受太子发兵之命令却按兵未动的任安与‘坐令太子使得以逃出’的田仁等人也得株连。

这场巫蛊之祸牵连数十万人,还有更多被杀的可能彼此都不认识,只是刚好在三族、九族内。起步身亡,三族消消乐全去监狱开趴。

换言之,朕亲手培育的太子死了,你们都得陪葬。

换言之,朕选的守成之主死了又如何?以为朕会放过尔等?危害江山社稷者——都得死。】

”扑通!”

”扑通!”

随着仙幕一句句话说出来,殿中跪下的人的越来越多,直到几乎全体跪下。

在场的众人只觉得凉飕飕的,要知道皇帝在场的可不是只有中朝的心腹,其中还间杂一些外朝大臣,而这些人中不乏被

仙幕点名说死的。

小黄门苏文、李广利等人早已晕死过去。“陛下,陛下....”

每个人心中都喃喃着仙幕所说的话,垂首涕泣,三族、九族消消乐这是什么地狱笑话这是能随便说的吗?

他们能在此那就代表他们乃是国之重臣,是皇帝心腹一般的存在,那为何太子会死?是他们死了还是他们也参与其中?或者做壁上观的也有他们?

无论怎么样他们都脱离不了关系。

汉武帝没有理会这些人,方才给他饮水用的杯子早已碎成残片,割破了他的手心,流下一地的鲜血。但这时候没人敢说话,每个人都两股颤颤,等待皇帝发落。

片刻后汉武帝终于道: “全力诛杀朱世安、江充、苏文等人,李广利、刘屈麓贬为庶人,永世不得录用。灭绝巫蛊!用者处以极刑,三族流放三千里!”陷害储君者就应当以死谢罪,诅咒、偶人厌胜和毒蛊之术就应当灭绝,绝不能使之复兴!

皇帝话语中的狠戾让人心惊,臣子们皆垂首不敢言,巫蛊之术在陈皇后之时就已有禁令,而这次怕是连根拔起了。

在角落装死的小黄门苏文、李广利等人则是完全不敢动弹,动了那诛杀与被贬之令就变成灭九族和凌迟了!

至于任安和田仁,刘彻看向卫青: ”仲卿,朕若没记错,这两人乃是你手下舍人?”卫青垂首: “陛下,此二人乃是臣麾下舍人。”汉武帝挥手: “如此,爱卿你处理便是。”卫青颔首,但眼中却有冷意,任安……

他都感受到小太子在本以为曾在他麾下任职的任安会助力其起兵,但却察觉对方按兵不动的绝望了。

至于同为舍人的田仁,可用。

【不过对于巫蛊之祸还有第二种说法,那就是汉武帝自己谋划的。】本以为一切尘埃落定,仙幕已经无料可透的刘彻: ”??”刘彻瞳孔震惊,一时间心中阴谋论起,仙幕要害他!

【汉武帝早就看政见不合的太子不爽了,就想扶持刘弗陵上位,没见给刘弗陵他娘建尧母门,最后上位的也是刘弗陵吗?

所以公孙贺父子冤死狱中,是想杀太子的前奏,是斩太子羽翼,意在砍掉支持太子的力量,若能再扯出刘据,就更好了。】

此话一出,众人看向仙幕的眼神充满了‘睿智

’。

桑弘羊嘴角直抽,这是哪里来的睿智言论?主少国疑的道理陛下不懂?荒谬。

仙幕的这一说法就连卫青都觉得荒谬,更何况听到这一说法脸色霎时间就黑沉下来的刘彻了。汉武帝看周围的百官对仙幕这一推测皆持对方似傻子的看法心情就舒爽了。

仙幕这个傻的,还好这话不是对整个大汉播的,要不然他皇帝的威严何在!

【但我们应该知晓,这其实是个较为荒谬的推论。要知道巫蛊祸起时汉武帝已年近七十。

那时齐王刘闳早死;昌邑王刘醇因反太子派的力推与巫蛊之祸有关而被厌弃;燕王刘旦倒是想觊

觎,第一时间就被皇帝砍了来使;广陵王刘胥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只有一个刘弗陵像个人样子,但那孩子才八岁!

没两年好活的人竟然还想着换储君?还是个不知未来会长成何样的八岁储君?

笑话,主幼国疑,汉武帝怎么会选择杀了培养四十多年的储君去下注一个不知未来如何的幼主?】

方才觉得仙幕傻的刘彻觉得自个儿可以收回方才的话,这仙幕还是带脑子的。

同时悬浮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还好真的不是他策划的,要不然他都得怀疑是不是他脑子有坑了,或者被史官给坑害了。

【实际上从汉武帝的只言片语我们就可窥探其想法。

当皇帝在甘泉宫养病时老阴阳人苏文打太子造反小报告,汉武帝言:太子必惧,又忿充等,故有此变,

翻译过来就是:小事儿,太子定是吓坏了,又对江充有怨气才有此变故,没什么大不了的2。一股子大权在握的闲适感,毫无储君谋反的紧迫感。江充要是看到了都得直呼一声好家伙,原来他只是个‘送’的?

怕是‘造反’太子真被请过来了,汉武帝都能指着刘据鼻子笑道: “你这小家伙太沉不住气了。”然后再感叹一番: “人生寂寞如雪,一切尽在掌握中啊。”最后再教导太子他这么做就是搜刮韭菜的另一种形式罢了。

这种对储君的信任世间少有,貌似也只有在明朝朱元璋对朱标时才能看到。

也不知是对太子的信任还是对卫青的信任,毕竟众所周之,太子是皇帝与敦厚老实的卫青一起教出来的‘爱卿结晶’。】

听到仙幕的推测与自己心中所想一样,卫青跳到心口的心眼子终

于放下去了。就是仙幕最后说的‘爱卿结晶’让卫青蹙眉,这是什么词语?实在匪夷所思。

但刘彻听到这只能说内心更凉飕飕了,认识仙幕到现在他对仙幕的口癖早就知道得一清二楚,他都猜到仙幕待会儿就是用各种角度嘲讽他了——玩脱了,打脸了。

仙幕……只能说仙幕并不负刘彻的期待,他道:

【可惜皇帝信任太子,但刘据对汉武帝还是不够信任、交心,要不然太子就会知道东亚第一爹不会那么早死的。

他爹是信他的,汉武帝要真不喜欢卫太子以老刘家刻薄寡恩的性格刘据早死了,哪能留到他将死之时,他留着刘据就是因为下一辈需要个偏“宽厚”的仁君。

……就是汉武帝没想到他老刘家还真就出了个实心眼真宽厚的种,可能这心眼子像了老卫家吧,老卫家要是不实心眼怎么可能会被汉武帝宠了那么久。】

刘彻:……还真别说,他确实觉得太子还真的是过于宽厚了,帝王心术方面还有待加强。

刘彻看向卫青,大将军耿直,让他放心,但太子却不能过于耿直。而要培养帝王之术,自然得由他这个老子亲自教学。

这一瞬间一溜烟儿霸气太子培养计划就在汉武帝心中成型了。若要汉朝万世永昌,他绝不允许太子是真‘宽厚’之辈。

【其实后世有这么个想法——卫青或霍去病若是或活着刘据是否就可以安然无恙了?

若论情史,汉武帝情史和渣史在龙凤猪三位千古一帝中最为丰富,什么陈皇后、卫皇后、李夫人、钩弋夫人、甚至连男宠,在历史上拉出来倒是赫赫有名的那种。

但若论君臣cp,刘彻却最为专一。

嬴政和李世民有各种挚爱,嬴政家的李斯、蒙恬和李世民家的长孙无极、房玄龄表示: ‘本宫一日不死,尔等终究是妃

但在刘彻这边,其他人都是过眼云烟,唯有卫青的地位真的是千古无人能动摇的存在,是正史野史都承认唯一‘正宫’,挚爱,是‘哪怕本宫死了,尔等也只是妃。

至于霍去病?……太子刘据和霍去病都是充当‘爱情结晶’的角色。

另一个‘正宫’死了,发癫成乱砍人的也只有朱八八一人,马皇后死了,群臣哭得像死了亲娘一样。不知汉武朝的百官们要是能提前得知卫青死后汉武帝会发癫,

会不会哭得像死了亲爹一样。

毕竟汉武帝失去的是‘正宫’,是大司马大将军,是挚爱,他们被诛灭的可是九族啊!】1

“呜呜……”安静的宫殿当中,几声憋不住的哭声传出来,这些哭声真的是清晰可闻,听在汉武帝和官员的耳中同绕梁三圈一样。

这都还没死呢怎么就哭了?

不小心哭出声的官员,默默出列准备领罚:……不是他想哭,是因为他听得想哭,他真的不想死啊!卫青怎么你真的不能死啊!

汉武帝扫视过去,百官们头更低了。

汉武帝:他能咋滴?因为这几声哭声砍了人?刘彻笑了,太闲了是吧?于是: ”仲卿在则无巫蛊,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没想到陛下竟然会为难他们,百官们脑中一梗,思考起了这个问题,片刻,身为丞相的公孙弘第一个被赶鸭子上架,他勉强道: “巫蛊之祸主因乃佞臣当道,奸臣当道乃财政崩而需佞臣,财政崩乃穷兵黩武,若卫将军尚在,不见得能改变穷兵黩武局面。”

桑弘羊觉得还真不一定,他道: “卫、霍两位将军擅快马奔袭战术,后勤无需过多,擅长以战养战,观仙幕所说汉朝后期胜少败多,士气大减,军费告急,若卫霍二将在,恐无需操之过急,且卫将军应当会护持太子。”

公孙贺看他们在讨论巫蛊内因而不关注皇帝的‘仲卿在则无巫蛊’这一问题,只觉得文臣就是费脑子。

他就觉得卫将军在不仅他不用赶鸭子上架成丞相,就连太子与卫家都可以不用担心身心问题,司马大将军在江充等人怎能近得了太子身,太子怎可能与皇帝有隙,太子怎可能见不到皇帝,最主要的是,太子怎可能干不过皇帝手下的兵?

但这话谁敢

不过皇帝确实也是这么想的,仲卿在他怎可能会受到奸人蒙蔽,所以.…

刘彻看向卫青: “仲卿,你合该保重身体。”顺便派遣手下人拿着谕令下去告知御医两三天就去卫家走一趟,务必保证卫青与霍去病的身体健康。

目睹这一番操作的卫青: “……”他能说什么?卫青只能颔首,乖巧应是。

【卫霍在而无巫蛊可能性很大,卫青霍去病就如太子坚固的伞一般。

如果卫青霍去病还在,霍去病即使是一刀

砍了江充,刘彻可能也只是感叹一句:卧槽,又被高速公鹿撞死了一个!

更有甚者压根就不会有巫蛊之祸产生,因为第二天就传来江充被上林苑的羊驼踩死的消息。

其实不仅仅卫霍是太子的伞,皇帝又何尝不是太子的伞呢,在卫家人相继去世后又给他立了公孙贺这把伞,即使公孙贺哭着喊着不想当丞相,也不得不赶鸭子上架,虽然这把伞没什么用。

所以刘据的悲剧本质上也是刘彻的悲剧,刘彻的的悲剧不同于刘据,他的悲剧比刘据要更早更深刻。

卫青之死是武帝朝重要的分水岭之一,卫青在时张汤、主父偃、司马相如、董仲舒等名将奇才的存在让汉武帝做何事皆有底气。但卫青去世后大批名臣能臣贤臣也随之调亡,标志着汉武盛世在人才方面的后继乏力。

接下去汉武帝的集权和军事行动并没有衰减,却人才凋零殆尽,无人可落实政策,即使他发布求贤令也无用,以至于全面崩盘。

所以元朔年的雄主汉武帝,在卫青去世之后能让后人称道的武功就是李广利费老大劲才征讨到的大宛。文治方面就只剩下王温舒、江充这等坏榜样,直接带坏整体风气。

朝堂大乱,内忧外患,风起云涌。

可怜猪猪这个夕阳老人,本来只想买个保健品罢了,却没想到屡被诈骗,最后还被噶了腰子。

同为千古一帝,秦始皇自灭秦朝与三族还是在他逝世之后,猪猪可是被推着自灭三族。一时之间不知道秦皇汉武谁更惨?】

东方朔他们偷偷看向汉武帝,秦始皇死的时候还是抱着扶苏会上台的期待。

但他们的陛下可是亲眼见他起高楼,亲眼瞧他高楼塌,亲手白发人送黑发人。只觉得论惨还是他们皇帝惨。

【最后我们只能感叹老刘家的刻薄寡恩确实是印在骨子里,汉武帝也确实同他的老祖宗一样真的做到了‘平等’爱人。

从上至下、从内到外,从后宫皇后、妃嫔到前朝丞相、百官,从皇室宗亲到黎民百姓,甚至是周边敌国,每个都是他手中的棋子,是维护汉朝万世永昌的棋子。

刻薄寡恩这玩意儿放在雄才大略的皇帝身上,是好品质,像桑弘羊这种由上到下全部割过去的经济制度能够运行绝对离不开汉武帝的支持。

像王安石这种以家国天下为理想的人如果真能遇上汉武帝

怕是祖坟冒烟,死了懂得黏在汉武帝身上。

但不好的地方你们也知道,常年战争积弊下的内政压力,让汉武帝与他的主战派亲手操盘的沙盘游戏与大数据收割越玩越刺激,以至于在他觉得只是狮子打盹片刻而已,手下那些他从未放在心上的佞臣就bug胆大爆发,灭了培养三十几年的继承人,还灭了皇帝三族,让他在迟暮之年尝到了父子相残痛失继承人的苦果。

只能说政治手段纯熟又如何?帝王权术玩得飞起又如何?

以为别人只是手下的刀,还嫌弃不能用其利只能用其钝,却没想到人心难测但不可欺,惶惶之犬也会生出不想死的狼子野心,酷烈的变革给群臣带来的就是即将被抛弃的恐惧,变法者的刀终将刺向变法者,没有一个激烈变法者能够安然无恙的下台,臣子如是,皇帝如是。

武帝是真的平

等对待所有人,对所有人都残忍.…】

仙幕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心有戚戚,好惨。

他们早就知道在皇帝陛下皆得是有用之人,无用之人?死是你最终的归宿。他们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真被仙幕说出来还是不免觉得悲伤。刘彻面色沉着没言语,要……改?

【总的来说对于下属还是不能赶尽杀绝。

能者上,不能退。

上了就不能退?兔子急了还蹬鹰呢,那不是要逼死人吗?

汉朝诸位皇帝在英明果决的同时还需考虑手下官员的身心健康,懂得平衡的同时还需分利,皇帝乃天下共主,但若真觉得人可欺,就离完蛋差不多了。

后世就有一人吸取汉武帝的教训——大气能容人。在仰慕大汉荣光的同时给了能者上的途径,同时也给了不能者退的机会,让臣子知道了无大过者可退,无过者更可退,有功者直接就摆上凌烟阁这个皇帝招牌店铺受万民敬仰,流芳百世。

皇帝胳膊可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完全就是为他发明的。

瞧,就这么个帝王他受到的赞誉更多,功在千秋的同时利在当下上至百官下至黎明,福荫千古,比罪在当下功在千秋好多了。】

突然被对比,并且被仙幕说在这点比不过其他帝王的刘彻:”!”

觉得仙幕说的非常有道理,甚至想为仙幕供奉长生碑的大臣们:对!就得这么说!会说话你就多说点!

他们期冀的目光看向汉武帝,仿若在说:陛下您学学?

刘彻: “…”要……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