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山南县供电所

现在的供电单位,不叫供电局,也不叫电业局,而是供电所。

不同于现代时候宽敞的营业厅,山南县供电所没有缴费大厅。都是工作人员走村串户收取电费。

于卫民、于悠、赵万、王斌、杨星光五个人站在供电所大门口。

供电所面积不小。

于悠:“这得不少职工吧?”

赵万解释道:“对,供电所配置有不少班组。设计班、电力基建架设班、修配班、电力线路维修车班、高压输电线路养护班等。”

电气化建设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工程,国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一直在艰难中前进。

虽然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但已经很有成效了。

穿着统一劳动部工作服的员工们,三五成群的往里走。精神面貌非常好。

于卫民是特意这个点等在大门口的。这次他决定不走门卫路线了,直接截胡。

“崔厂长,早啊!”

“早,崔厂长!”

崔建成推着自行车,抬头和门卫、工人们打招呼:“早!早!”

这不就来了!

于卫民上前伸出手:“崔厂长,您好!我是向阳公社第一生产队的村长,于卫民。”

崔建成被堵在供电所大门口。是个生面孔,并不认识。

不过来找他的人不少,都是为了通电的事儿。公事公办就是了。huci.org 极品小说网

右手扶着自行车车把,伸出左手握了握,说道:“于同志,你好!”

主动问道:“你们找来,是不是因为生产队通电的事儿?这事儿你们去填申请,交上资料排队就行了。等到排到你们,我们的人就会过去。”

于卫民:“崔厂长,我们不是来谈通电的事儿的。”

“我们也想为国家电气化建设出一份力,这次是特意来找您的。”

崔建成想不明白,面露疑惑:“出什么力,怎么出力?”

难道出人力,义务帮给他们的外线人员帮忙?

电力工人,尤其是外线工人,风里来雨里去,辛苦得很。

于卫民晃了晃手里的电力改良计划书:“咱们是不是办公室谈?”

崔建成仔细看了看于卫民几个人。

三个年轻小伙子有股子书卷气,这个村长和那个闺女则是面目舒展,看起来也不像村里风吹日晒的,更像是城里人。

确定这几人不像是来捣乱的。崔建成让几人在门卫那里签了字才带着几人进去。

并没有对他们表现出排斥,还让后勤人员给几人倒了水。

陶瓷的水杯里飘着几片茶叶。

于卫民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

味道不错,供电所的羊毛可以撸!

崔建成:“于村长,你们生产队能有帮助供电所的心,我们很欣慰。”

“但我们供电所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分配过来的,经过严格的培训后,才能上岗。”

“这些工作本身就比较细致,还带有风险。我们暂时不打算接受外援。”

于卫民:“崔厂长,您误会了,我们不是来义务帮忙的!”

开玩笑,他可没打算白干活儿!

“我们是来的目的比这些可重要多了!您先看看这份计划书。”

崔建成纳闷儿地接过计划书,只见最上方五个大字:“电力改良计划书”。

十分钟后……

看的正起劲儿的崔建成惊呼:“咦,怎么没了?”

于悠拍了拍军绿色挎包:“崔厂长,这只是计划书的一部分,剩下的在我包里呢!”

崔建成催促道:“快,给我看看!”

于悠护紧了挎包,说出来意:“崔厂长,您看,我们村也没别的要求。拉根儿电线过去,把电通上。后面的大部分维修我们都能自己解决。”

崔建成……

还说不是为了通电的事儿?

还自己解决维修,咋那么能呢你们!

为难道:“通电这事儿按难易程度、先来后到排着的,你们这不是叫我违背原则吗?”

于卫民引导道:“崔厂长,一个人做决定那叫违背原则,领导们集体做决定,那就叫特事特办!您说对吧?”

崔建成……

还可以这样理解吗?

于悠:“崔厂长,您还犹豫什么?这样吧,除了供电所的领导们,您把各个班组的组长都叫来。大家一致表决。”

他们可是带来了赵万、王斌、杨星光三个生力军,还没来得及发挥呢!

崔建成……

“行,你们等着!”

说完亲自出去召集人了。

半小时后。

供电所的确是个好单位,会议室都比普通厂子大上不少。

中间是由四张方桌拼成的长长的大板桌。

两侧整整齐齐摆着两排椅子。

墙上挂着一个大大的黑板,上面还有没擦掉的电路图。显然这里也经常用来培训。

厂长崔建成,带着财务科长谭鑫、供应计划科长曹进、设计科长连昌、设备管理科长宁振国。

还有电力基建架设班长吴坤、修配班长林邱、电力线路维修车班长万大海、高压输电线路养护班长石永春,坐了满满一排。

对面则是于卫民、于悠、赵万、王斌、杨星光五个。

于悠:“爸,九比五,差距有点儿大,怎么就觉得气势上被人压了一头呢!”

于卫民:“别怕,一会儿爸来主场。我一米七的身高绝对有一米九的气势!”

于悠……她爸一米七这个事儿真是纠结了两辈子。

崔建成让谭鑫把刚才的那部分电力改良计划书读了一遍。

大家都是电力系统的老员工,计划书有没有写在点子上,自然是清楚的。

怪不得厂长把他们叫来开会,光这一部分计划书就提出了两个改良点,后面指定还有!

连昌问道:“于村长,冒昧问一下,这计划书是谁写出来的?”

于卫民清了清嗓子,终于该他上场了。

“大家也听到了,我们生产队的计划书做的既有新思路又切实。”

“之所以能出这么好的计划书,那是因为我们村里有这样的人才。”

“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

“这位是电力计量领域的赵万赵专家!”

“这位是变电研究领域的王斌王专家!”

“这位是电力修试领域的杨星光杨专家!”

“大家为三位专家的到来,鼓掌欢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