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是对是错

钱老笑而不谈,而是让林栢苼跟着自己参观了一下其他的大棚。

林栢苼看到每个大棚里种植的果树都不一样,除了常见的苹果树,桃树,还有梨树,杏树,樱桃等等,基本上能在北方栽培的果木都有种植。

当然这些也都不是钱老一个人研究的领域,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能研究好一个领域已经很不容易了。

钱老主要研究的是苹果树和桃树,经过几年的改良,桃树的种植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效果十分地明显。

就像钱老担忧地一样,苹果树的种植一直不温不火。虽然能嫁接出优质的苹果,但果农普遍都种植一个品种,导致苹果虽好却卖不上价。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林栢苼也明白了钱老的意思,就是希望把吴大爷和杜婶儿的果园改良成试验园。

优质的果树苗和嫁接技术钱老都可以提供,只是科研资金院里是不会出的,但钱老自己会资助这个项目。

林栢苼顿时就有些傻眼了,自己原本还想大干一场,三两年就能翻身。谁成想钱老居然指点的和自己想象得完全一样,这要是被吴大爷和杜婶儿知道了,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试验园虽然很好,但大多数的果树都是用来做实验的,最终产的果实不经过各种检测是不能推广的售卖的。

好在吴大爷和杜婶儿的果园面积也不小,按照钱老的说法,吴大爷的果园果树年龄比较大,已经到了要砍伐的时期。

杜婶儿的果园果树的品种比较杂,且树龄大小不一,想要大规模嫁接也不太现实。

如果只是嫁接成现在流行的红富士苹果,即使是丰年,由于市场早就已经饱和,根本就卖不上价。没有深加工的话,最后卖不出去很可能也就是卖给果酱贩子了。

深加工企业当地没有自主的,和外面合作的话产量少别人也不会看重,这就成了低不成高不就的尴尬局面。

钱老分析得很有道理,林栢苼当时也是想到过这一点,所以想培育一些稀有的品种,这样可以提高一点收益。

自己一个小果园,单打独干是成不了气候的。

别的不说,就算以后市场需求量大了,产量上不去,慢慢地就会造成消费者去吃其他品种的水果。或是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减产或是绝产也说不定。

实验园的经营方式就比较多样性了,比如出售树苗,嫁接技术,培训等等。

果园不是林栢苼的,林栢苼也不能全权做主,想着还是等回去商量一下。真是商场如战场,一番交谈,林栢苼发现了新的商机,可自己对这方面确实不是很了解。

“钱老,那您这不是在做私私人项目么?”林栢苼开玩笑说道。

“这算哪门子私人项目,你看看那些年轻人,十有八九不是在其他公司任职,就是有了自己的公司。更何况我这项目都是无人问津的边缘化项目,早上开会还为这个吵了半天呢。”

钱老也很是无奈,自己的想法很好,可惜却没什么人认同。别人都在铆足劲向终点奔跑,你却停下来说看看鞋子是不是合脚,这不是瞎耽误功夫么。

两个人回到了屋里,沐清湲和张健也核对完拍摄的题材,正在吃着水果。

“钱教授,这个苹果怎么这么甜呀?”沐清湲手里拿了一个又青又丑的苹果问道。

当时沐清湲以为是买苹果的时候没挑好,才买了这个丑丑的。不过那颜色和绿宝石一样,沐清湲还是忍不住拿起来尝了尝,没想到居然又脆又甜。

“林哥,你也尝尝,这苹果真的特别的甜。”张健用另一只手拿起一个苹果递给了林栢苼。

钱老笑着说道:“这就是我们正在培育老品种的印度青,怎么样,平时在市面上很少见吧。”

林栢苼小的时候吃过这个苹果,那种脆脆甜甜的味道一直记忆犹新,还别说现在超市和水果摊确实看不见这种苹果了。

钱老一阵感叹后也坐了下来,像是桃树里的黄桃,前几年风靡一时,这几年因为产量少,果农跟风都种植了蟠桃和白桃等。

不过市场回暖这个品种又备受消费者喜欢,这才又有了市场。好在之前实验园里有育苗,这才慢慢地解决了部分市场需求。

之所以有市场,也是其他的品种带动的结果,但这个印度青苹果目前却没办法带动,因为附近根本就没有苹果的特色产区,零零散散地孤掌难鸣。

最后钱老表示刚才是指感叹一二,这些就不要报道出去了,毕竟都是自己的个人想法,不代表院里的意思。

没一会儿的功夫李丽便敲门走了进来,表示食堂已经开饭了。

李丽在前面带路,几个人跟着李丽朝着一层的另一边走去,刚走了没多远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

食堂是开放性的食堂,一排排长桌两侧是椅子,随后便来到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桌子上已经摆好了几道菜,显然是李丽刚刚弄好的。

“钱老,你和沐记者先吃,有什么需要您再给我打电话。”

李丽身为助理,自然不会和钱老一起用餐,饭桌上的这些事情李丽还是很清楚的。

沐清湲一看,桌子上都是家常菜,并没有什么大鱼大肉的,显然有些传闻还是很虚的。

“都别客气,咱们这儿可不能浪费粮食。”钱老拿起碗先盛了一小碗米饭,然后夹了一块排骨吃了起来。

沐清湲吃着炒黄瓜,没想到这黄瓜味这么浓,还有这鸡蛋一点也不腥。又夹了一块小排骨,肉香四溢,猪肉味十足。

钱老看出了几个人的异样,于是主动解释道:“这些菜都是没有用过农药和化肥的,还有那猪肉也山里放养的土猪。”

“难怪这么好吃,和平时吃得完全不是一个味道。”

沐清湲也采访过很多人,像是上次去吃的水库鱼就特别的鲜美,根本就不是市面上那种水塘能养出来的味道。

“钱老,我估计这些菜在外面都吃不到吧?”林栢苼也夹了一块排骨尝了一下。

钱老点了点头,“产量低,品相不是很好,不符合现在的市场,恐怕你想自己在超市买到还要再等等了。”

这还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不管是人还是衣食住行的每一项,外表还是很重要的。

比如西红柿,自然成熟的是那种青红或是黄红的,而这种放在市面上根本就没人要,所以就要给西红柿穿上待嫁的红装才行。

午饭结束后,钱老要去眯一会儿,下午还有个研讨会要开。

林栢苼表示回去和商量一下,并没有立刻给钱老答复。

钱老也没有表示失望,因为这不是自己第一次和人沟通这事了,被拒绝的次数多了,心里反而也平静了下来,这事能成最好,不成也没关系。

沐清湲和张健也和钱老告别,三个人这才出了试验园。

张健是自己开车来的,看两个人没有要着急回去的意思,张健表示家里有事,于是先回去了。

沐清湲让张健路上注意安全,这才和林栢苼一起打车回了酒店。

采访结束,很多素材还是要整理一下。沐清湲下午要把解说稿整理出来,到时候给到张健。

张健在按照解说稿进行剪辑,后续自己在配音微调一下视频,这些都要等周一才能进行了,毕竟这里没有专业的录音棚。

林栢苼今天也了解了不少关于果树的知识,自己想做一个二道贩子并不是很难,低买高卖多少也能赚点。

想要帮助吴大爷和杜婶儿解决果园的种植问题,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很难起到帮助。

想到吴杭明年也要回来,钱老的想法吴杭也很是支持。之所以吴杭没有和自己说,想必也是感谢自己帮吴大爷保住了果园。

可持续发展这条路真的不是那么好走的,林栢苼突然感觉自己的这次创业要黄了。

公司已经注册下来了,现在还没有什么业务只是先挂着,多少也要做一些业务,不然一年到头都没有往来账也太说不过去了。

压力,林栢苼第一次感觉压力好大。

林栢苼和发小几个人已经商量好了投资的事情,等下个月会把资金都给到自己,到时候不能光存银行赚点利息吧,总要给几个人一些收益的。

岳崭岚和宋佳音的资金虽然说让自己随便用,可自己真的能随便用么,人家只是相信自己,自己也不能让别人亏本不是。

想想要是按照钱老说的,钱老出资,自己后续搞营销,也挺好,至少不用自己出资,依旧可以做个二道贩子,前提是吴大爷和杜婶儿都同意了才行。

思想转变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两天的功夫,但是对于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果园里的吴大爷和杜婶儿,林栢苼真的不知道如何开口。

看着沐清湲在桌子旁认真地做着解说稿,林栢苼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自己承诺给沐清湲的一切,到底要怎么才能实现,现在的林栢苼突然感到很是迷茫。

自己回来创业是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呢,林栢苼一时也不知道自己是对还是错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