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悟情

普通的三年对于人生百年来说似乎并不算什么,平淡的三年对于江湖而言好像也并不算什么。可波澜壮阔的三年却不能不让人记忆深刻。

这三年有着怎样的大事能让茶馆中的茶客们津津有味地闲谈呢?

这三年有着怎样的故事让酒肆中的醉鬼们乐此不疲地谈论呢?

这三年有着怎样的事件让酒楼中的过客们喋喋不休地讨论呢?

这第一件事就可以说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时年十八岁的顾东诚接任黄泉谷主。

可就在黄泉道人邀请三门十二教掌门人观礼的这天,黄泉谷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最后结果是新任黄泉谷谷主和观礼众人宾主尽欢,而上一任的黄泉谷主黄泉道人被镇山王连逐九十里路。

第二件大事也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时年十八岁的南疆圣女蝶落成为南疆族主,而阔别南疆两百年的南疆守护神鲲蝶回归。

另有一件小事据说与这个南疆新主有关,已晦暗两百年的晦月渊不再晦暗,有一条星河流转其中。

第三件大事是一件惊掉众人下巴的大事。释门长老大勇和尚收了一个法名为悟情的带发修行弟子。

这位法名叫悟情弟子的身份让天下人议论纷纷。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位神秘的弟子到底有着怎样的来历却迟迟没有人能出来解答。

二月,冰雪消融的时节。二月,莺归燕来的时候。二月,细柳吐芽的时月。

二月,万物苏生,春风卷起阵阵花香,解冻冰河。二月,兽奔禽飞,细雨荡起点点泥土,激荡河山。

莺歌燕舞时分,鸟语花香时刻。正是学子埋头之时,正是耕夫挥汗之时。

南边是水的世界,江河之水哗哗地流入天边,幽泉之水汩汩地进入山间,细雨之水滴滴地融入心田。

南边是桥的世界,石拱桥之上是文人墨客激扬文字,红木桥之上是红颜佳人巧笑嫣然,黑铁桥之上是武林豪侠快意江湖。

泉水悠悠,钟声阵阵,细雨滴滴,一个奇怪的和尚懒散地横卧在桥头上。

要说他为什么奇怪,他虽是和尚却不将发丝除去,他虽是和尚但不将经书轻诵。

他只是懒散地卧在那里。他既不管那缠绵细雨,也不理那回荡钟鸣。他只是在春风中,在泉声中享受着这份静谧。

静谧终究要被人打破。

正在他闭目养神之际。一个小和尚偷偷摸摸地跑来,他的手中还拿着一个葫芦。

小和尚边疾跑而来,边谨慎地查探四周。当他看到这懒散和尚时,立刻兴奋地将葫芦递了过去。

“悟情师兄,这一葫芦酒怎么说也能换五个故事吧。悟定师兄盯上我了,他可凶啦,要不是我小心,都要被他抓住打板子了。”

小和尚一脸希冀地看着懒散和尚,两眼中闪动着期盼的光芒。

“好滋味呀。”

懒散和尚也不回答小和尚,他自顾自地先饮了一口美酒,赞叹了一声,随后就开始闭目享受了起来。

正在小和尚忐忑之时,懒散和尚像是回神了一般。

他正义凛然地说道:“悟心师弟,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咱们可是有言在先的,一葫芦酒就只能换三个故事的。出家人不打诳语,你这样可是陷师兄于不仁不义呀。”

懒散和尚可真是有趣,他一边酒肉穿肠过,一边又说着出家人不打诳语。

悟心小和尚知道他的秉性,他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小和尚闻言也只是有点失望,随后又迫不及待地催懒散和尚讲起了今天的故事。

懒散和尚又喝了一口美酒,待他回味多时,才终于给小和尚讲起了主人公为逍遥的擒龙拿虎的故事。

他讲故事的本事是相当可以的,直把小和尚听得如痴如醉。

正当悟心和尚沉浸其中之时,他却在最关键的时刻停下,只留给小和尚一句且听下回分解的话。

悟心可怜巴巴地看着懒散和尚,可最终也只能接过他喝完的酒葫芦,悟心又像做贼一般悄悄地离去。

当悟心离去之后,此地又陷入静谧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这懒散和尚像是休息够了一般,他猛地坐起身来。

当他坐起身后,他望着幽泉在思念着,也不知道他在思念着什么。

正在他思念之时,一声狮吼声传来,直把他震得耳朵嗡鸣。

来者正是释门长老大勇和尚。他先盯着懒散和尚看了一会儿,随后又讨好般地说道:“好徒弟,师父是三天没见酒肉了,你快救救为师吧,师父着实是挨不住了。”

懒散和尚懒洋洋地说道:“那你来迟了,悟心都来过了。”

大勇和尚哀嚎一声,连忙跑到懒散和尚身边给他锤起了腿。

奇哉,怪哉,师父倒服侍起了弟子。

大勇和尚边给他捶腿,边向他小心翼翼地说道:“好徒弟,明天有酒了,也给你师父留一点儿呗。”

三年之前,要说大勇和尚最得意的是什么,那一定是他的化缘术了。

别看大勇和尚有着一张凶神恶煞的脸,可他化缘之时,那也是舌灿莲花,引经据典,好一副高僧模样。

尤其是大勇还会说一些祝福语,让不少香客都把他视为怒目金刚,所以好酒肉的大勇和尚生活一向是过得很滋润的。

可情况在三年前大勇收下悟情和尚的时候就变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交会徒弟饿死师傅。

虽然大勇并没有交过这徒弟化缘术,可他这徒弟无师自通。

没过多久,别说新来的香客就连大勇和尚的老主顾的缘也都被他这徒弟化去了。

看着他这徒弟那威武但不失秀气的脸,想着当日在观潮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勇和尚都恨不得锤死当时的自己。

要问大勇和尚为什么这么悲伤,除了这好徒弟抢了大勇的生意不说,更要紧的是悟情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不止化香客的缘,他还要化和尚的缘。

自从悟情来了以后,小沙弥们除了念经就又多了一项事情,那就是听悟情讲故事。

悟情故事可不白讲,他提出了用三个故事换一葫芦酒的交易。

小沙弥们虽有心拒绝,但架不住悟情讲故事的水平高超,惹得白天诵念六根清静的小和尚们,晚上听着他讲故事心里激荡不已。

最后还是释门掌教大智和尚的首席弟子悟定和尚刹住了这股歪风邪气。

只是悟定和尚也少不得受到了小沙弥们的白眼。

悟情的故事实在是好听,小和尚们怎么能忍住不听呢。

最后,他们选出了一个领头人,偷偷摸摸地与悟情做交易。这个肩负重任的领头人就是悟定和尚的师弟悟心和尚。

该说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吗,悟定和尚可没有想到平时老老实实的小师弟,居然还瞒着他与悟情做着如此交易。

总之无论怎么说,都让大勇和尚对悟情每天白得一葫芦酒眼馋不已。

悟情正了正身子,他向着大勇和尚问道:“你找我想必也不是为了酒的事吧?有什么话不能直说的呢?”

大勇和尚讪讪一笑:“你也知道,马上就到了释门论禅的时候了。悟定和悟心肯定是要参加的。你也得参加为我涨点面子呀。”

悟情闻听此言不置可否,他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要我参加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没有好处是万万不能的。你得把守山大阵的手印教给我。”

大勇和尚听完这话,心中倒也没什么波动。

毕竟释门的守山大阵名为七宝八戒大阵,共有五十六道手印。

虽然手印看上去不多,但每一道都繁复得很。

虽说手印只能由释门长老以上才能习得的,但以悟情的资质,恐怕用不了几年就能成为长老的。而且,悟情在小沙弥中的呼声极高,他可比自己这长老受人喜欢得多。

大勇虽然愿意教,但他还是决定留一手,他说道:“这毕竟是释门机密,我只能教你二十八道手印,而且我只教你一遍。”

悟情对大勇和尚的严苛并无异议,他淡然一笑道:“好吧,毕竟你是我的师父,我还是很尊师重道的。”

大勇和尚转瞬之间就是二十八道手印打出,看着悟情思索的样子,大勇心中的得意极了,他又留了一个心眼。

原来大勇和尚的二十八道手印是从后往前演练的,他也有些害怕悟情恐怖的学习能力。

三年之前,他带悟情来的时候,曾经在悟情面前打出过完整的五十六印。

即使悟情默记了一些,现在以自己这不按套路的做法,势必让这懒散和尚乱了阵脚。看着陷入沉思的悟情,大勇得意一笑,他大踏步而去。

待他走后不久,在泉水汩汩声中,悟情也是一笑。他在轻笑中挥出了五十六道手印。

这让大勇和尚苦学七日的手印,现在却被这惫懒和尚看了两遍就学会了。

而且,大勇和尚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悟情之前掌握的是一到二十八的手印。如今大勇和尚弄巧成拙,反而让这惫懒和尚补齐了二十九到五十六的手印。

这到底是大勇和尚的疏忽,还是这悟情和尚一直以来的计划呢?

他如今迫切需要得到这五十六道手印的用意又在何处呢?

春风不言,细雨不语,悟情将心中的盘算全都望向了幽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