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九章紧张且愉快的毕业学年(上)(2)

第四十九章紧张且愉快的毕业学年(上)(2)

(169)偏辟山村当教师

时间溜得真快,转眼之间,那是已经到了1956年的下半年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正是在全国范围内,举国上下都在认真地学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的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认识,解放思想,并在大力地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各级的教育事业相应地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我的印象当中,全县范围内的教育也在飞跃向前发展。当年,便猛然之间,就增加了东平、水鸣、宁潭三间新成立的初中。可是,由于当时初中增加多了将近一倍,而师资的力量一时之就显得严重不足了。

于是,教育行政部门就不得不从下面的各间小学当中,临时地抽调一部分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老师或干部,进一步去充实和加强初中学校的师资队伍,以解决师资力量暂时严重不足的矛盾。

这样一来,下面小学的老师被抽调了后,小学又显得师资力量薄弱和严重不足了。于是,当时母亲便被从在凤山初中正在做干事工作,就直接被抽调出去当了一个小学老师了。

我记得,那个时候对于母亲被这样地进行抽调,她也毫无怨言,表示愿意服从组织的安排和工作的需要。

毕竟,她曾经还是解放前广州市的一间女子师范学校的高材生。对于当一个小学教师来说,正是适用于她过去曾经所学过的专业知识。

亚坤的父亲熊景杰干事,也是在这次抽调当中同时被抽调去新成立的水鸣初中,负责进行专搞基建及做后勤总务的工作。

就在随后不久,她全家也和熊干事一块搬迁过去了。只是剩下亚坤一人还是一样留在了这里继续读书。

我记得,当时母亲正是和陈洲校长的爱人李益明老师一起,被分配到了龙城的一间偏辟的乡村小学当老师的。

那时候,为了提高小学老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在每个星期六的下午,他们都会全部集中到凤山中心校进行集体备课或集中学习一次。因此,每逢到了周末那一天,母亲就能趁这次老师集中学习的大好机会,有空回来与我们全家人团聚一次。也能够和大家在一起共享这短暂的“天伦之乐”。

但是,到了第二天下午吃完了晚饭以后,她又得匆匆忙忙和李益明老师一起,步行近一个小时的山路,再回到龙城那间偏僻的小学去上课去。

我记得,母亲在每个星期回来时,全家人个个都十分高兴。特别是,那两个还未到上学年龄的七妹和八妹。此时,外婆总会特地到凤山街上多买一些鱼、肉之类,给全家人加些好吃的菜肴,打打牙祭,以表示庆贺一下吧!

有时候,在第二天吃了晚饭以后,七妹总是会闹着也要跟妈妈一起到龙城学校去。此时,大家又总是往往在进行哄骗她,一直到使她乐心了,她才安心地在家带小“八头”去外面玩耍去哩!

就是在这一年当中,伊妹已经是凤山中心校的毕业学年了,明年也和我一样得参加升学考试。所不同的是我考高中,她考初中而已。此时,尹妹只是才读小学的三年级。另外,只有七妹还在家里,但是她得要负责继续带带才两岁多的八妹玩耍。

那时候,全家人还算平平安安地能团圆在一起,虽然时间短暂。但这样的日子过得也算顺心如意。外婆也像以往一样,继续辛劳地操持起家中全部的锁碎家务事,让大家能够开心地学习和工作……

正是:

教育发展是大事,发展教育靠师资;

服从安排离家去,偏辟山村当教师。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