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老色批

第七十九章 老色批

“还是贤婿考虑的周到,就依贤婿所言吧!”

“关于商业一道,整个大唐,没有比贤婿更懂的,就以贤婿为主,朕会让户部多多配合贤婿!”

李世民大笑道,眼睛已经是变成了外圆内方的孔方兄的模样。

心里在美滋滋地打算着后宫又可以多修建几座建筑,可以多搞几个皇家别苑了。

如今李世民的內库,在跟着李政一路投资之后,可是充裕的很,所需费用都是从內库支出,完全让朝臣们挑不出毛病来。

这种有钱的感觉,真特么的爽啊!有钱是真可以为所欲为的卜。

偷懒了没几天,李政又开始在书房里面忙碌起来了。

因为李世民已经决定了,将于今年秋收之时,开恩科。

而李政,就是那位辛苦的主考官,需要梳理出来整个科举考试的条条框框起来。

科举虽然由隋朝创立,但是正式开始是在唐朝,从武德年间到如今,科举的条例都还在不断完善中,李世民任命李政为主考官,实际上也是希望李政能为科举确立一个正式的模板出来。

李政又是公认的文神,当初以一己之力大败吐蕃,因此完全有能力胜任。

之前的几次科举,都是比较随意的,只在部分大洲县进行初步选拔,合格者便可直接参加“省试。”省试名义上是由尚书省主持的全国性考试,相当于后来的“会试。”其录取人选与各人的名次,全由主考官一人确定。

也因此,主考官的个人品德和学识就十分关键,由于考卷不糊名的原因,有时尚未开考,名次,就已经定了下来,一科下来都是知名的世家子弟。

为此,唐朝又加了一道要求,高中的进士,必须经吏部考以身,言,书,判,合格后始能授官。

科举又主要分为明经,进士两科,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说白了就是填空题。

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

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的要求就很高了,不仅要求对仗工整,而且要言之有物,还有有意境才行。

因此民间一直流传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除了明经科和进士科之外,前几次科举还设置过秀才科,俊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道举科,童子科等多种。

其中秀才科的要求极高,上一次科举的秀才科,就有一科考完没有一个通过的记录,可见其难度之高明法科的目的是为了选取司法人才。

范围为律七条,令三条明字科,文字,理论及书法,考《说文》,《字林》明算科,考算术,范围很广。

选数学人才一史科,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任选一,考贴也考策三史科,《史记》,《汉书》,《后汉书》均考,主要是选拔史官道举科,考《老子》,《庄子》,《列子》,中举者多进入太史局钦天监童子科,十岁左右的童子,考《孝经》,《论语》等等。

比起明清的八股文考试,唐朝的体现了大唐的包容性,需要什么人才就考什么,考完了还要由礼部甄选品行道德,其实更符合胃口。

“这不就是大唐版本的公务员吗。”

看完李丽质整理完毕的科举资料,李政脱口而出道。

“夫君,什么是公务员考试啊?”长乐公主顿时好奇道。

“就是夫君要对科举进行的改革。”

李政笑道:“首先,目前的科举,试卷上面都可以看到名字,这样子主考官就很容易根据自己的印象来选择,而不是根据实际的才华。”

“比如我家亲亲小丽质要去参考,夫君肯定不敢不给高分啊。”

“哼,人家哪有夫君说的那么坏。”

长乐公主嗔完,也是认可地点了点头道:“所以夫君的意思是,考官阅卷的时候,要实行糊名制度和抄写制度是吧。”

“我家小丽质果然聪明。”

李政随手敲了下长乐公主可爱的小脑袋,换来了一个大白眼,笑道:“不仅如此,还要对整个考场进行严格的保密制度,严防有人作弊,无论是考官还是考生,一旦发现有作弊行为,从严查办!”

“包括之前的名人推荐和考生投卷都要禁止,无论是向礼部投的公卷,还是向达官贵人投的行卷,实际上便宜的都是世家子弟,还不缺乏欺世盗名之辈。”

“每个卷子,至少要由三个考官进行同时阅卷,取平均分之后再交由主考官进行最后的评判才行。”

“若是只有一个考官的话,还是有失偏驳,比如说遇到自己熟悉的学生,光是从一些用语习惯,就能猜测出来。”

“夫君果然厉害。”

李丽质嫣然一笑道:“按照夫君这样子的方案,想要再徇私舞弊就没那么容易了。”

“当然了。”

李政随手将李丽质拥入怀中,轻笑道:“科举的本质就是为了摆脱之前世家权贵的垄断,从民间选拔人才,因此公平公正是必须的,若是连公平公正都没有,又如何取信于民。”

“如今我大唐民间的读书识字之人越来越多,只要我们能保证一个合理的上升通道,他们的积极性自然就会高涨起来,参与科举的人数也会越来越多。”

之前的几届科举,整个大唐的参与人数都只有一千到两千人,相对于数千万的人口,比例实在是低的可怜了。

“嗯,还有呢。”

李丽质将李政所说全都记录下来纸上,仰起小脑袋道。

“还有的,就是真正的重点,考试科目的改革了,如今我大唐洋洋洒洒五十多种科目,实际上到最后合适当官的,也就那么几科,必须进行整合才行。”

李政皱着眉头道。

大唐版本的公务员考试,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尤其是考试科目,更是能直接引导整个大唐的学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