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11云灵羽雨

的士司机将两人送到村口。

刘源付清车费后,推了肖航四五下,他才睁开眼睛。

嘴里念叨着“到了?”、“送源源回家”、“下车”、“台阶”……这类自言自语。

晃悠悠地,将刘源牵到居住屋楼下。

松开刘源手后,肖航嘴里念叨着“的士”、“自家住址”,向村外离去。

刘源贪恋肖航掌心温度与力度,拉住肖航手腕,不让他离开。

“源源?”肖航晃悠悠地回身,断断续续地询问刘源。

刘源弱弱请求道:“航哥,今晚能不能不要回去?好不好?”

“不行!我妈妈,说了。11点,以前不到家,12点,以后,不睡觉的,都是坏孩子。”

醉醺醺的肖航,话语已经不太利索。

出口的言论,如孩童一般幼稚。

霎时唤醒刘源对肖航的过往回忆。

没想到,航哥你11点前必回宿舍的规矩,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没想到,航哥你还是个听妈妈话的妈宝男。

果然男人,都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可是,这样幼稚的你,我还是爱着的呀!

航哥,为了我!

为了你的源源,今晚陪我做一次坏孩子吧!

“航哥,就今晚,好不好!求求你了,就今晚!”

刘源泫然欲泣的苦苦哀求,似乎起了作用。

“那,我先打个电话,问问他们。”guqi.org 流星小说网

肖航抽出手机,不看屏幕,盲点解开了锁屏密码。

正当他准备给父母打电话之际。

刘源提前抢走肖航手机,向楼上跑去。

上楼过程中,还滑动了“确认关机”图标。

航哥,我知道我这样很卑鄙。

我知道你现在不清醒,我知道我这样做是趁人之危。

但是我是真的爱你!

你的源源很担小的!

担小到,不敢让你知道我喜欢你!

担小到,不敢亲口告诉你,我有多喜欢你!

你的源源这辈子恐怕只有这一次勇气。

即使是片刻的欢愉。

就今晚,让我们成为独属于彼此的存在。

第二天,你清醒后,无论你会怎样想我,无论你愿不愿意为此负责。

我都不后悔!!!

肖航追着刘源,晃悠悠地来到刘源家门口,意外地没有抢夺手机。

他紧紧盯着组合柜某处,呆立不动。

两行清泪,自眼角流下。

泪痕刚到颧骨,肖航突然蹲下,抱头呼痛。

这出乎意料的一幕,吓到了刘源。

她匆匆上前安抚肖航。

任凭她使尽浑身解数,依旧收效甚微。

只能看着肖航疼得在床上抱头打滚。

就在山穷水尽之时,一声声有节奏的清脆铃声传入刘源耳中。

顺着声音循去,是挂于梳妆台一角的装饰风铃。

风铃的一根铝管,无风自动,不自然地轻触周围铝管。

单调的声音,组成一种特别旋律。

如一个人哼着什么调子一般。

在这调子中,一直冷汗连冒,直呼头痛的肖航,缓缓平静了下来。

难道是!

想到一种可能性,刘源从组合柜的一个杂物抽屉内,拿出洛京夜市买到的铜铎。在心中想着肖航与百绘的默契相处画面,借此找回那种特殊的心痛感。

那些“蒲公英”再次浮现眼前。

果然如此!

那团一直在肖航附近的“人形蒲公英”。

如今不在肖航身侧,“她”正在梳妆台边,费力地拨弄风铃。

伴随每一次风铃声响起,大片大片的“蒲公英光絮”,从“她”身上四散逃逸。

“你是肖莹莹吗?”刘源出声询问,“人形蒲公英”没有任何反应,仿佛听不见声音一般。

刘源上前拿走风铃,阻止她继续奏乐。再次开口询问“你是肖莹莹吗?”

“人形蒲公英”依旧没听到一般,继续尝试触碰风铃。

怎料。

“人形蒲公英”的手,在接触到刘源身体的一刹那,如杨絮遇到火焰一般,毫无征兆地消失了一大片。

“人形蒲公英”吓得迅疾缩回手,身体其余部分的“蒲公英”,向缺失的部分移动,构成新的手掌。

经过这次触碰,“人形蒲公英”形状大体没变,不过整体明显小了一大圈。

“人形蒲公英”放弃风铃,在房间内四处游荡,另寻可以移动发声的物件。

你似乎只能看见周围,听不到任何声音。

触碰活人,似乎会令你的灵魂极速消散。

你难以触碰活人,只能触碰死物。

对死物的影响也特别弱,移动风铃管这类物品,也会消散灵魂。

这些灵魂消散后,大概得不到补充。

消散太多,肯定保持不了人形。

你肯定是肖莹莹。

你都死了,还在航哥身边守护他。

你值得航哥对你如此恋恋不忘。

而我——

我……

刘源心情沉重地跌坐在地。抱着腿靠在床边。

嘴里如谴责自己般,重复哼着“肖莹莹”刚刚奏出的简单曲调。

航哥!对不起。

她是真的爱你的。

对不起!

你也是深爱着她的。

对不起!

可是我该怎么做?

对不起!

航哥!

我也是真的爱你的呀!

刘源沉沦在自己复杂的心情之中。

口中哼唱的曲调,不禁停了下来。

随着曲调停止,肖航再次发出头疼欲裂的哀鸣。

肖航痛苦的呻吟声令刘源不忍。

她将复杂的心情抛在一边,凑到肖航耳边,再次哼起调子。

在刘源哼唱的曲调中,肖航神色缓缓放松。

从肖航口中,传出刘源熟悉的梦话声。

“嘤嘤、嘤嘤、嘤嘤”

如今,她清楚,肖航一直重复的梦话其实是“莹莹、莹莹、莹莹、莹莹、莹莹、莹莹……”

带着种种难以言明的情绪,刘源一直哼到黎明。

望着熟睡的肖航。刘源调整好肖航睡姿,整理好床铺。

给肖航盖好被子,这才离开了房间。

顶着疲惫不堪的黑眼圈,睡眠不足的面容,万般憔悴的精神状态。

刘源得到医院开出的安眠泡腾片。

再回到屋内时,肖航依旧熟睡着。

心情复杂到无法正常入眠的刘源,喝下半杯溶解了两片安眠药的饮用水后。

以头脚相对的同床方式,躺进床铺内侧。

(作者:曲子是什么?

肖航:原曲是钢琴曲《洛列莱》,当年我还不太会弹,所以我与莹莹之间的这首曲调,是自己简化版的。

作者:为什么会突然头疼?

魍魉:因为波长同步的关系,醉酒后,容易被周围同频率序列物,引起共鸣,导致脑波改变。致使有关那个铎的有关记忆,从十三维云端,暂时涌入脑中,大脑一时处理失调的缘故。

雪:对了,你知道,那个铎最开始是什么吗?

作者:你三章前的“作者的话”里,不是说了吗?看灵体的呀。

雪:那只是那个铎的主要功能而已。

我要说的是。这个铎,其实原本是一把剑上的组成部分。

那把剑魍魉还记得吧?毕竟是你,前几世制作的。

魍魉:记忆中有这部分印象,剑名应该是“灵泉”,灭恶灵入黄泉之意。

是祭祀用的灵剑,用于超度恶灵,度化灵体时用的。

雪:“灵泉”只是它最初的名字而已,史书记载的剑名是“龙泉”。

作者:什么!历史上“龙泉”是欧冶子造的耶!没想到那一世他是欧冶子!

确实!毕竟那个铎是春秋时期的。没想到是“龙泉”剑的一部分。

雪:不!不是你说的那柄“龙泉”。

你说的那柄“龙泉”,史书上记载的剑名叫“龙渊”,后来到唐代,避讳李渊名字,才改名“龙泉”。

我说的“龙泉”是墨冶子造的,也就是他锻造的。

不过欧冶子也有参与进来,是他收的尾。

作者:什么意思?

雪:那就是很长的一段故事了。详见《缘州奇珍异人录》

作者:那可以长话短说吗?说个梗概也行。

雪:你去问那个墨铁蛋。

作者:墨铁蛋?

魍魉:你别乱说,虽然差不多是那个意思。不过你说话能不能文雅点。用“墨冶子”来称呼。

作者:???

魍魉:墨冶子,欧冶子。其实不是名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墨打铁师傅,欧打铁师傅。这种意思。

你知道的那个欧冶子,名叫欧椿。她说的那个墨冶子,名叫墨崔。

作者:听你的意思,两人技术是不是差不多?

对了,雪之前说两人一起铸剑,是不是还认识?

为什么我只听过欧冶子,从不知道什么墨冶子?

魍魉:技术还是差很多的,当年椿的悟性,是我遥不可及的。我……

雪:你别再那感慨墨迹了,来!我跟你说。

墨冶子他们一家是为王族铸造灵器的家族。

手艺和技术当然一流。也是后来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墨家”的先祖。

欧冶子曾拜他父亲为师,学习他们那一脉的铸器技术。两人算是有同门之情。

对了,那边那个魍魉。你还记得墨冶子的女儿叫什么吗?

魍魉:记得母亲的祖上是姜尚,所以叫墨姜。同时……

雪:好了,你个话痨可以闭嘴了,磨磨叽叽的。

魍魉,他总是只记得身边的事。根本不管你们大众眼中的情报。

他刚刚说的那个墨姜,倒是世人皆知的人,她后来的名字是莫邪。

说到莫邪,就必然会提到干将。

干将是他的徒弟,也是他预定的上门女婿,看好的接班人。

铸“灵泉”剑时,干将正处于出师,外出游历的状态。那时根本没有手机这种通信手段。等干将收到消息回来,一切早已结束,所以这件事里不用提到他。

记得当年,我刚好在吴国当妃子。吴王手下不慎把历代流传下来的国器损坏。

为了祭祀,吴王命墨冶子在期限内重铸灵剑。

那时世间的灵力衰竭,灵物稀缺,想完成灵剑,流行的方式,是用为此特殊培育的灵物或人魂祭剑注灵。(注:东方“注灵”,类似西方“附魔”。)

不过那年代根本没多少人练灵力。

找人重新练,也不是一年半载能达到标准的。

唯二的祭剑人选是他与他的女儿。

他当年为了保护身为女儿的她,自己傻了吧唧地跳铸剑炉祭剑。

真是有够傻的!

本来,浪费点血或者截个肢。弄个徒有其表的残次品也行。

反正那时也没几个识货的。

结果他非追求什么不出假货的工匠精神。非要以身祭剑!

那么精益求精。干嘛不拖着女儿一起跳!整个更高端的作品呀!

他跳炉祭剑后。

他的好友兼助手由稽,遵守与他生前的约定。护送他女儿墨姜,也就是莫邪。到越国欧冶子那边寻求庇护。将莫邪托付给欧椿,认欧冶子作义父。

对了,这个叫由稽的好友兼助手,并不是打铁方面的。他是个剑客,只是他帮他铸剑维护,他帮他找材料的关系。

事实证明,傻子的朋友也不是什么聪明人。

他死后,他的助手倒是把莫邪送到欧冶子那去了,顺便让欧冶子给“灵泉”收了个尾。

结果回国献剑时,那个傻x助手反手就去刺杀吴王。

我建议他行刺前,先搞清楚刺客与狂战士的区别。

哪有先嘴炮再动手,堂堂正正去“刺杀”的?

没开无双的实力,讲什么光明正大!

自己死了不说,还牵连自己亲族。害得墨姜改名为莫邪。

他取名“灵泉”的剑,因伤王族之龙,被史官记录为“龙泉”。

后欧冶子为“龙渊”取名时,估计也有纪念他最后一把作品“龙泉”的意图。

没想到,千年后“龙渊”又被人叫做“龙泉”,真是无巧不成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