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再回玉雪堂

王阳明见此,笑着点了点头。

青山书院和圣言书院相争大齐第一书院多年。

却一直没个结果。

近些年由于当朝宰相出自圣言书院,他青山书院隐隐还被压了一头。

此番若是录下这首诗词,虽难以改变现状,但短时间也能扳回一城。

也幸甚,这李长辞是他弟子的外甥。

让他青山书院占了个先机。

“慕容,五日后便是儒祭了,到时候咱们京兆府所有书院的顶尖学子都会参加,今年儒祭,礼部尚书魏寒魏大人也会一起来观礼,他也是今年秋闱的主考官之一,且不可松懈。”

“魏大人是我青山书院走出去的门生,也是欧阳院长的弟子,此次若是在儒祭中有所展露,相信以后入了朝堂,定会获益匪浅,务必要做好准备。”

杨慕容听后,立即抱拳道:“学生明白。”

儒祭。

是京兆府三年一次的书院盛会。

可以说是科考前的预热。

相当于是给考生加油助威的活动。

八月有乡试,次年二月又有会试。

这儒祭的参与者,主要便是参加这两次应考的学子。

其流程大致先是祭拜圣人,随后再由德高望重的前辈出题,现场学子作赋。

鉴于都是口述,故学子大多以短小精炼的诗或词居多。

每一届在儒祭中崭露头角的学子。guqi.org 流星小说网

在后续的应考中也多半能金榜题名。

可以说,这儒祭就相当于一次模拟考试。

随后,王阳明再次勉励了杨慕容几句,后者便拜别了。

门外。

杨慕容拿着欧阳朝闻的亲笔信。

心里叹了口气。

大外甥啊大外甥。

连欧阳院长都给你亲自写信了。

不过此事,他也不羡慕。

毕竟读书人都有自己的骄傲。

杨慕容好歹也是风光过的。

这种用别人的诗来泡妹子赚名声的事。

他杨慕容更是不屑一顾!

当然,若是他在香山洞穴中发现此诗。

怎么也要先改一改,调色一番。

再用......

......

清河县。

范知县一众送别萧云雀后。

李长辞便将捕快老周的事和众人说了说。

听后,不仅范知县心中一阵唏嘘。

就连那几位师爷议丞都冷汗直流。

这金吾卫,看来是早就做好了大干一场的准备。

竟还在半路设下埋伏。

杨志恭此刻也是面色凝重。

这老周从进衙门开始,就一直跟着他办案。

虽然能力平平,但却对他这个老捕头毕恭毕敬。

事事鞍前马后,任劳任怨。

当听说此刻老周躺在玉雪堂后,便立刻和范知县一行去了玉雪堂探望。

范知县一路心中也是焦急。

若不是老周拼了命掩护小林撤离。

这萧千户说不定到现在都不知道他清河县发生的事。

这次老周可立了大功!

几人来到玉雪堂。

西门才见范知县亲自到来,连忙过来跪拜迎接。

“草民拜见大人。”

他随即认出了后面的杨志恭,“见过老捕头。”

“西门大夫,不用多礼了,快带本官去看看老周。”范知县立即扶他起来。

那西门才也很懂事,不多言语,立即便带着几人往内堂走去。

众人进了一处厢房,只见老周躺于床上。

其四肢的匕首此刻已尽数取出。

伤口位置缠着厚厚的纱布。

此刻老周已醒来多时,见到来人,顿时紧张的就要下床行礼。

“老周啊,快躺好,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意这些繁文缛节。”

范知县连忙上前将其扶平。

“大人!衙门的兄弟现在怎么样了?”

老周躺好后,神色有些紧张的问道。

“你放心吧,云燕那丫头请来了锦衣卫千户大人,现如今金吾卫那些人已经被千户大人给打发走了。”

“这还得多亏了你和小林,若是没有你们拼死去京都求援,咱这清河衙门怕是凶多吉少啊。”

范知县此时见老周的伤势已然得到控制,便笑着安慰道。

“幸好啊......这......这得多亏了上官捕头啊,竟然连锦衣卫的千户大人都能请来。”

老周此刻,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来了。

这时,他突然看见了范知县身后的杨志恭。

顿时浑身一震,双眼竟有些湿润,“老......老捕头......”

说罢,那黝黑的脸庞竟然留下了两行泪水。

“老周啊,多大个人了,还哭什么?以前带你办案的时候,可不见你这样啊,哈哈!”

杨志恭心中也是松了口气。

他见多识广,自然知道老周的伤势并不致命,只需再恢复一段时间就能回衙门了。

两人相见,自然又说了好一会话。

这时,范知县开口道:“周捕快这一次居功至伟,这里所有的医药费,都由我衙门承担。老周,你放心,衙门给你们的奖赏自然也是不会少的。”

老周听言,甚为感激,道:“属下多谢范大人。”

几位师爷议丞又夸赞了几句,众人便告别了老周,出了厢房。

来到门口,范知县叫来了西门才,大方说道:“西门大夫,这里费用都算在我衙门头上,日后老周康复,你直接叫人来衙门领银子便是。”

而此刻,西门才看了一眼后面的李长辞,笑道:“大人,李捕头来时已经给了一百两银子,想来不仅够了,甚至还会有些剩余。”

“哦?”

范知县偏头看了眼李长辞,惊道:“辞安,你给了一百两银子?。”

李长辞此刻,想了想,笑道:“范大人,当时情况紧急,我就先垫付了。”

垫付。

说到这两个字,李长辞加重了音量。

既然衙门要出银子,那他的钱能收回来当然最好。

范知县听后,定了定神,随即不动声色道:“辞安能有此心,本官甚是欣慰啊,既然如此,我就代老周谢谢你了。”

李长辞一听,顿感不妙。

什么意思?

怎么就谢谢了?

“范大人,这......”

李长辞话还没说完,范知县便打断道:“辞安啊,你看看,这一次因为你,衙门遭了多大的祸事啊,不过念在你积极出钱出力,这事本官也就不找你麻烦了。”

“好了,回衙门吧。”

范知县这次可要让李长辞出出血。

前段时间司徒家那五百两,他一分都没捞着。

这次说什么也要顺回来一点。

还有这小子最近又是拿钱又是升职。

还被六扇门的神捕看中了。

好事全让他占了。

祸事全让衙门背了。

这怎么行?

这一百两就先当利息!

日后等这小子去了六扇门,做了紫衣。

再让他连本带利还回来。

杨志恭看了看李长辞,也没说什么。

这小子,这段时间银子似乎离奇的多。

给家里都拿了四百两了。

当时司徒家也才只分了三百两。

定是还有猫腻。

这次又是他小子惹得祸,出点钱,理所应当。

李长辞此刻,看着范知县一众和老爷子本该如此的眼神。

叹了口气。

还是选择默默承受这一切。

算了,老周小林出生入死,衙门也有多人负伤。

出点钱,他心里也好受些。

当然,这是在他还有五千两巨款的情况下。

若是不然,说什么也要让二舅姥爷开他的小金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