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论才大会

钟灵刚进死胡同,就借着月光看到里面站着一个戴着铁制面具的男子。

“属下参见内使大人!”

钟灵连忙抱拳道。

她心中很是疑惑,平时都是外使罗山跟她联络。

怎么今日是内使钱穆来了?

难道是山寨出事了?

钱穆直视钟灵,冷声道:

“你最后一次见到罗山是什么时候?”

钟灵瞬间有些莫名其妙,糯糯道:

“回内使大人,自从两天前我跟外使大人见过一面,就再没见过外使大人。”

“具体是什么时候,又是在哪里见的面?”

“两天前的子时时分,我和内使大人在朱雀大街的望客酒家见的面。”

钟灵福临心至,忽然有些明白过来,随即心中暗喜。

一定是罗山没有回山寨,钱穆才找来了。

然而,她们山寨规矩极严。

罗山这么久没有回山寨,只怕是凶多吉少。

如此一来,罗山交代给她的事也许就可以不了了之了。

然而,还没等她高兴一会,钱穆的一句话立马让她心中一紧。

“雪盐之事进行的如何?”

“回内使大人,前日北方三大世家派人攻打基地,现在基地内防守的很严,属下暂时还没得手。”

“你说北方三大世家对雪盐也感兴趣?”

“不错,这是萧长风之子萧玉亮亲自审问出来的。”

钱穆皱着眉头思考了一番,而后说道:

“雪盐之事对我们屠龙会干系重大,你务必要早日把练盐之法拿到手!”

钟灵连忙抱拳道:

“属下一定竭尽所能。”

“你来大梁也有段日子了,有没有听过关于天将军的消息。”

钱穆又问道。

钟灵很是纳闷。

大魏人人皆知天将军已经战死。

他不明白为什么钱穆还要问这个。

“天将军不是已经死了吗?”

“那只是谣传,此人可能没死。”

“总舵主想拉拢此人,你注意打探一下此人的消息。”

……

翌日。

大梁城外。

玄武湖边,搭建了一个很大的台子,台子上挂满了彩带。

而且,台子上还坐着一个和尚,两个白发老者,三人面前各有一张桌子。

台下则挤满了许多人。

整个场面很热闹。

李旭带着钟灵和小舞挤在最前面,他们身边还有南梁王世子楚彦。

本来李旭想找萧玉容一起来,但她说要紧事没来。

反倒是楚彦找上门说要跟他一起来论才大会,李旭有些莫名其妙,但也没有拒绝。

四人有说有笑,很是欢快。

而后楚彦看向李旭,随口问道。

“小王已经好久没看到过这样的盛况了,不知李公子可有把握夺魁?”

李旭微微一笑。

“小王爷,你也太看得起我了。”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天下十之七八的才子只怕都在此,我怎么敢妄言有把握。”

要不是为了萧、李两家的名声,李旭才不愿意来参加这个论才大会。

现在国事这么艰难,这么些人还有闲心搞这个。

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楚彦笑着摇了摇头,语气肯定道:

“依在下看来,天下才子之中没有人可以出你之右。”

“今日你必定能夺魁。”

钟灵立马跟着说道:

“我也觉得公子能夺魁。”

李旭立马摸了摸钟灵的脑袋,笑道:

“重在参与,要是得失之心太重,反而不美。”

楚彦神情一愣,而后哈哈笑道:

“李公子言之有理,不过李公子和萧大小姐之间的约定,大梁城人尽皆知。”

“难道李公子就不想抱得美人归?”

李旭笑而不语。

美人跑不了了,自己想什么时候抱就什么时候抱。

在现场的另一处,有三个模样俊俏,手中各拿一把折扇的年轻公子。

这三人不是别人,正是萧玉容、萧玉凤和楚婉钥三人。

楚婉钥前几天突发奇想,也想参加论才大会。

但论才大会,历来只有男子参加。

她就拉上萧玉容和萧玉凤一起女扮男装参加论才大会。

但萧玉容和萧玉凤可不好意思这么做,只是答应陪她来,并不打算参赛。

萧玉容一直在人群中寻找着李旭的身影。

然而,人太多,她久久都没找到。

“姐姐别找了,以李旭的才华,他一定可以脱颖而出。”

“到时候,你不就可以看到他了吗?”

一旁的萧玉凤打趣道。

萧玉容被说得脸色一红,狡辩道:

“哪有,我只是看看来了多少有名气的才子。”

“公主不是要参加比赛嘛,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话音刚落,旁边的楚婉钥就提醒道:

“萧大公子,我说过多次了,这里没有公主,只有金岳。”

萧玉容连忙打开折扇,好笑道:

“差点忘了,你现在是金兄。”

楚婉钥立马无语得白了她一眼。

就在这时,一阵锣鼓声响起,现场立马安静下来。

随即一个身穿文人服饰的中年男子出现在高台之上,高声喊道:

“诸位,今日是一年一度的论才大会。”

“所谓论才大会,就是要天下才子在一起交流才学。”

“这次的论才大会,我们请来了国子监祭酒王安王大人、金山寺慧海大师、卢轩学堂静安居士卢海三位来作评委。”

一语既出,顿时哗然。

“王安王大人竟然来了!”

“他可是桃李满天下,可惜他不收徒了,不然我一定要拜入他的门下!”

“慧海大师精通佛法,是闻名天下的禅师,平时可是难得一见!”

“静安居士也来了!”

……

中年男子继续说道:

“第一关,以春天为题,作诗一首。”

“我们将选出诗作最佳的前五十名进入下一关。”

话音刚落,一个手拿折扇的青衣公子就高声喊道:

“在下吴州方泰,我先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好!”

“果然好诗。”

“早就听说方泰才华横溢,今日一见,传言非虚!”

听到周围人的赞美声,方泰连连向众人拱手道谢。

李旭暗暗点了点头。

此人的诗作还算可以,但绝算不上顶尖。

不一会儿,又一个才子站了出来。

“在下青州姜伦,也来作诗一首。”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

“扬州蒋方云。”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

林少聪往李旭那里瞟了一眼,眼中恨意一闪而逝,缓缓站了出来,

“大梁林少聪。”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