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云中修行

灵米果然不同凡响,半个小时不到,整个弥远阁香气四溢,淡淡的米饭香,使得汪伟口水直咽,回想起地球上的情景,亮晶晶的米饭端上来后,一家人团坐在桌子周围,小琳琳不会用筷子,却偏偏喜欢学着大人的样子,拿着和手臂一样长的筷子,好不容易夹起一个菜,还没到嘴边又掉了,嘴角轻轻一扬,往事的回忆,虽不见得一定是幸福,但总是美好的。

彻底熟透的灵米,体积比原来大了一倍左右,原本晶莹剔透的样子,变成了紫金色的珍珠模样,形状也由原来的圆形变成了米粒般的长梭形,汪伟直接将锅端起,拿起筷子挑着就吃起来,没有外人,这一锅都是他的,也没必要再用碗盛出来,挑起一颗放在嘴里,软糯的就像是汤圆,轻轻咬开灵米,立即,一缕精纯的灵气伴随着清香瞬间充满口腔,如巧克力般的香甜,灵气如玉带般丝滑,在唇齿间流淌,待咽到肚子,感觉整个身体都是暧暧的,全身每个细胞,似乎都焕发了新机。

汪伟惊讶的看着锅里的米饭,不愧是灵米,味道真是好,还能补充灵气,只是,这一颗含有的灵气太小了点,要靠灵米提升修为的话那得吃多少米才行?不过好在即可充饥,又可补充灵气,于是三下五除二把一锅饭全部吃完,后面也就不去细心体会味道了。想起明天一早就要跟师傅去修炼,看看外面也不早了,把锅洗完,便开始打坐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陶淑平一缕传音,将汪伟叫醒过来,汪伟来到来到陶然居门口一看,师父已经在等她了,赶忙上前行了礼,陶淑平也不多话,轻声道:“抓稳,”柔荑伸过来,让汪伟抓着她的手腕,一跃飞到空中,一柄一尺来宽的飞剑正好落在脚下,带着汪伟往高空飞去。汪伟踩在飞剑上,离地越来越高,起先有点害怕,轻轻用力踩了踩,发现很稳,这才放下心来。

飞剑在皑皑的白雪上飞过,火焰一般的倒影中,映照出两人神仙般飒爽的身姿。越往上,汪伟感觉到空气越是稀薄,同样的吸气时间,已经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求,待到穿过上千米厚的云层,空气已不足陶然居的十分之一,汪伟拼命呼吸,仍然感觉肺部越来越扁了,就像溺在水中的人,肺部被压得喘不气来的感觉。

陶淑平见汪伟几乎站立不稳,出声提醒道:“灵气入府,强进弱出,心见识取,灵气如手。”汪伟一听,稍一思索,立即依言调动灵气进入五脏六府,这样肺部的压迫感总算好点了,可是灵气不是氧气,不能被吸收,身体机能还是处于缺氧状态,后面三局话却是一时不知何意。

又往上飞了几百米,终于降落在山顶,圆盘般红彤彤的太阳,从海的另一边缓缓升了起来,万丈霞光没有任何障碍的晒落在山顶周围,晒落在下面波涛般的云海上,在地球上从来没有心情去专门看过日出的汪伟,也不得不承认,这绝对是人生难得一见的美景。可是,由于缺氧,脑袋已经有点昏昏沉沉了,也没心情去欣赏,见师傅起步往一个山洞走去,一点也不受这里空气稀薄的影响,想了想,终究开口问道:“师父,对不起,我还是不能自由呼吸,难道师傅已经修炼到不用呼吸了吗?”

陶淑平走进山洞,招手让汪伟也进入其中,递给他一个瓶子,道:“第一次能坚持这么久已经不错了,看来之前你的内府已经得到过灵气滋养,比普通人要强壮一点,这是一瓶化氧丹,共100粒,你取一粒含在嘴里,即可呼吸自由了。”汪伟急不可奈,立即倒出一颗含在嘴里,深吸一口气,瞬间感觉全身所有细胞全部从昏睡中清醒了过来,思维也活跃起来,这感觉太爽,不觉又多吸了几口。

陶淑平见状抿嘴一笑,旋及道:“一天只能用一颗,似你这般吸,一颗一个小时不到就用完了。”汪伟赶紧放缓呼吸,再一感受,丹药就这一下,已经小了一点点,陶淑萍继续道:“我辈修炼之人,可以纳灵气入内府以强健五脏、血肉,然灵气虽然含有可怕的能量,却不能替代氧气被细胞吸收,可是若我辈过于依赖低空的氧气,如何翱翔于九天之上?”

汪伟点了点头,说道:“是呀,听说元婴及化神期前辈,皆是于九天之上飞行,居于云宫之中,可是弟子愚钝,不能领会控制呼吸的方法。”

“强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五脏、血肉,就能去芜存真,最大限度吸收吸进的空气,这样,吐出的废气也就少了,在高空之上,并非没有氧气,如感受灵气一般,我们也可通过精神力去感受氧气,只是氧气无灵,无法感受召唤,”说到这里,陶淑萍精神力外放,召唤身体周围的灵气,山顶周围的水灵气,受到召唤,如一张大网,包裹着大量的氧气向她飘来,轻轻一吸,所有氧气便被吸入了樱桃小口,看着汪伟道:“可有感受到?”

汪伟再次点了点头,并模仿着做了一遍,也终于尝到了一口新鲜氧气的味道,不过由于修为的限制,远没有陶淑平那样的效果,还是必须配合着化氧丹方能保证呼吸自如。陶淑平见汪伟已经领会,便轻移莲步,走到洞中的一个蒲团上坐好,指了指茶几边上的另一个蒲团,“现在开始打坐吧,这里灵气纯净,全身心吸收即可。”

汪伟应道:“是,师父,”却没有立即坐下,而是打量了一眼洞内的摆设布置,洞府不大,也就二十平方左右,靠近洞口的左、右两边,对称立着一对莲花状香炉,里侧中间有一个小案几,上面排放有茶具,案几左边有一个小梳妆台,右边靠墙则放着一张小床,床上有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被一层垂帘挡在后面。

汪伟心想,师父平常不去陶然居,这里应该就是她得起居之所吧,清净是清净,就是太过简陋了,连地球上普通人的居所也不如。汪伟坐在蒲团上,想像着按照地球上的装修风格,怎么才能把师父的洞府装修得豪华大气,像真正的神仙洞府,忽地想起化氧丹一会就用完了,赶忙开始修炼起来,按照师傅所说,现在的任务是每天花两个小时来此吸收纯净的灵气,然后回去,通过战斗,将体内的灵气消耗空,这样,气海、筋骨、血肉、内府五脏之中,留下的只会是新吸收纯净灵气,之前的灵气,将最终被全部替换干净。然而平常修炼,最多几分钟,便可灵台清明,心无杂物,可今天坐下半个小时了,精神力外放出去,不但能感觉到身边的灵气环绕,还能感觉一个温婉的身体就在身边,而且这里是她平时的起居之地,相当于闺房,心便无法静下来。睁开眼,看了一眼师傅,那边陶淑平感觉到汪伟的目光,睁开眼看了过来,汪伟赶紧闭上了眼睛,摇了摇头,心道,也许是第一次与别人在同一处修炼不适应吧,努力将精神完全放在引导灵气之上,一边念着静心诀,最后终于完全沉浸在修炼之中。

直到口中丹药全部化完,再次缺氧,汪伟才从修炼中醒了过来,第一眼便看向旁边,见师父已早已停止修炼,正在品茶,赶忙起身道:“师父,我修炼了多久,两个小时到没?化氧丹已经用完了。”

“嗯,超过两小时了,第一次修炼丹药能坚持这么久算不错了,比你师兄们要强。”陶淑平将茶杯放下,说道,“走吧,我们下去。”

回到陶然居内,汪伟拉着鲍青雷陪他修炼,一直战斗到再也没一丝灵气,方才停歇,累到扶着墙才走回弥远阁,如是过了两个月,即便汪伟每天不想晋阶的事,还是在一天早上修炼时达到了脱凡十二层,陶淑平看着汪伟,无奈的摇了摇头,别人是担心修为难以提升,我这徙儿却得担心修为提升过快,不过他心镜与修为相符,即便压制不住,轻易晋级筑基期,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只是遭人妒嫉而已。

汪伟却不这么想,心道师父让压制修为,要几年后才能筑期的,可不能再这么快了,于是,每天例行的与师父上峰顶修炼、与师兄、师姐战斗灵气消耗空后,便不再修炼,而是从卷经阁借了大量的典籍过来看,除了功法,什么都有,法术、阵法、炼丹、制符、炼器、樟星人物志、地理风土出产等,反正有的是时间,其它都只是看看,了解便好,剑术及法术,却是记下不少,特别是剑法,但谨尊师父教诲,并未练习。

一年后,在汪伟极力压制下,仍然达到了脱凡巅峰的修为,这一年来,每日与师父同上同下,师徒感情倒是增长迅速,汪伟再也没有刚开始那么拘谨,也了解了师父在外人面前极为清冷,但对自己的亲人、弟子,却是极尽关爱。物别是对自己,穆倩云有一次就说,她拜师近百年,还没有汪伟来这一年与师父相处的时间长。这一日,陶淑平见汪伟修为已达脱凡巅峰,体内的灵气亦全部提纯,便对汪伟道:“小伟,接下来便不用每日来此了,我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里有两套剑法,”汪伟接过一看,分别是《跃水剑法》《游花剑法》,“今后一段时间,就在陶然居内习此剑法,不得使用灵力,以手持剑,你回仙霞已一年,也该给门派做点贡献了,领会剑法意境后,就去接个任务完成吧。”

两人回到陶然居,这天,汪伟没有再耗光灵力,而是急不可奈的拿出剑法看起来,在卷经阁,汪伟已看了大量的剑法,心道师父给的,肯定要比摆在卷经阁给所有人看的要高级,翻开一看,傻眼了,跃水剑法,就一页,一人持剑,插入水中,水面平静如镜,波澜不惊。另一本游花剑法,稍微好点,有两页,第一页,一人持剑指花,第二页,只有人,无剑、无花。汪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精神力渗透过去,也是一样,又到处摸,看是否有机关之类的,然而办法想尽,就只有眼睛看到的这些。

想来师父总不可能捉弄于我,肯定是我没看明白,汪伟心想。先看跃水剑法,此人是从水中拔剑,还是将剑插入水中?剑名跃水,看来应该是跳入水中之意,那应该是插入水中,不对,跃水,应该既有跃入、亦有跃出之意,哎呀,想来想去,不如现场一试,立即往半山中的洗剑潭走去,来到潭边,取出陶淑平所赠的颜渊剑,先将剑插入水中,一圈涟漪在颜渊周围荡漾而去,拔出时一样,比插入水波更大,速度越快,动静越大,难道师父授此剑法是希望我慢下来,于是便将剑一寸一寸地插入,一寸一寸地拔出,一直练到天黑,方才回到弥远阁,却没有任何收获。晚上,又翻开游花剑法来参详,将在路上摘的一朵花插在墙上,右手持剑,指着花蕊,却不知下一步该如何了,心念电转,游花游花,当在一个游字,手腕一抖,挽出一个剑花,却是将一瓣花瓣给削掉了,忽又想到,是不是指剑法要快,一剑刺出,每朵花瓣都会被戳穿?复又仔细观察剑法上的花瓣,然而花瓣完好无损,全没有被剑损坏的痕迹。看来,一下子是领会不了的,和衣躺下,脑海中依旧不断思索,游花剑法,游想过了,花看过了,剑法中画的一人、一剑、一花,人作为持剑者,应该没什么问题,难道问题在剑身上?

翻身而起,这下把目光全部聚集在剑身,从剑柄一直看过去,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待看到剑尖,汪伟终于有了一点眉目,只见剑尖上,一点未干的墨汁印残留其上,这绝对是画者故意留下的破绽,游花剑法,剑影如花,一剑刺出,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朵花来,这就是这第一页的意境么?这得多快的速度?对力道的控制,得多么精准?

汪伟举起剑,对空刺出,剑尖根本不收控制的乱擅,剑指所指尚且难以做到,如何才能在纸上画出花来?看来,只有勤练了。

于是,每天洗剑潭边,多了一道身影,汪伟如凡人一般,每天吃饭练剑,不动一丝灵气,转眼半个月过去,游花剑法总算有了一点点进步,剑花还谈不上,但一剑刺出,已可以洞穿两个花瓣。可跃水剑法,汪伟自认为练了这么多天,对战斗技能是一点帮助也没有,不过将汪伟的耐性倒是练的更好了,刚开始,每天几千次的慢慢插入,再慢慢抽出,几百次后,手壁就不收控制的擅抖起来,几天后,肌肉和韧带总算适应了这种强度,可汪伟仍然不认为这对自己有什么帮助,看来自己并没有找到跃水剑法的真谛。

这一日,汪伟与师兄鲍青雷告了别,来洗剑潭边,如往常一样,练着跃水剑法,几个仙霞派弟子从旁边经过,见汪伟一直做着奇怪的动作,其中人一疑惑的问其它人:“那人特意跑到洗剑潭来洗剑?”

另一人道:“我认得那人,他就是陶长老新收的关门弟子,乃是我仙霞派第一天才——汪伟。”

第三人道:“哦,那他在干嘛,以剑钓鱼?”

“不知,这种天才行事,岂是我等可知的,走吧。”第二人说道。

几人走远了,汪伟无奈摇摇头,钓鱼?你以为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呀?等一下,汪伟感觉想到了什么,钩入水中,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钓鱼,那跃水剑法,将剑插入水中,是为了什么?剑法,当然是用来伤人、杀敌的,我所看到的,只是水面的平静,水下呢?随着思索的不断深入,剑法的真谛终于揭开面纱,呈现在汪伟脑中。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