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

老李头是个老光棍,张家村里老人大都跟他很熟。

有时老李头会提一条芦花鱼跟其他老人蹭酒喝,没人会讨厌这个整天乐呵呵的老头子。

老头子无儿无女,以打鱼为生。他以打鱼为生却不怎么会打鱼,偶尔钓到几条小草鱼也是自己吃了。就算这样他整天也是知足常乐的样子。

张家村里姓李的就他一个,至今还有一些仅存的老人会回忆起老李头来张家村时的情景。这个故事放今天能写一本传奇小说。

那一天刚下过大雪,外面冷的吐口唾沫都能摔成八瓣。村里面家家灯火通明吃晚饭。村头的张老三正在喝酒,突然他听到门外传来了几声敲门声。

张家村民风淳朴,张老三端着酒碗就去开门。门一开张老三先看到一条半人高的大鱼再看到一个拎着鱼的汉子,汉子脸色清白大冬天只穿着一件四处漏絮的破棉袄,一件单薄的裤子,一双露脚趾的草鞋。汉子也没多说话,直接将手里的鱼递给了张老三,张老三顺手接过,汉子看到张老三手里的酒碗,闻到了碗里的酒香,直接拿了过去一仰脖子干了一海碗的白酒眉头都没有皱一皱。

一碗酒下肚,汉子的清白的脸上终于有了两圈红晕,这时他开口说话:“这一条鱼就当是这酒钱啦!打扰老哥你啦!”说罢他直接掉头往外面走。

张老三看他喝半斤白酒眉头都没有皱一皱暗自里佩服他是个汉子,看他给一条半人高的鱼就想走哪里会同意。当下拉住了老李头:“慢走慢走,外面那么冷怎么还能出去,快来屋里暖和暖和吧!”

汉子连连摆手:“那怎么行,老哥你给我碗酒我就知足啦。怎么能麻烦您!”说着人就已经走到了路上。

张老三人也豪橫,当下把鱼往雪地里一扔:“你要走,这鱼我也不要了,你还我的酒钱!”

汉子无奈,只好留下。张老三吩咐自家婆娘将那条鱼加料细作,烧了一锅鱼汤端上来和汉子喝酒。汉子海量,人也直爽,和张老三也谈的过去坐着坐着也就放开了,一海碗倒多少喝多少,喝酒和喝水似的面不改色。张老三佩服汉子是个人杰,当晚就留他过夜。

汉子哪里同意,直言自己在屋檐下将就着就睡一晚了。张家村热情好客是出了名的,让客人睡房檐底下还不让村里人看轻?张老三哪里同意,好说歹说终于把汉子留下来了。汉子看着张老三也没多说什么感激的话:“你这分恩情,我老李今天就记下来了,日后定将报答!”

张老三于是与汉子秉烛夜谈。知道了汉子叫李思鸿,赤条条一个单身汉。早年学过些拳脚读过几年书,后来被人诬陷身家全被官府抄了去,他自己一时间身无分文无处可去索性远走高飞,四处漂泊,靠像今天这样拿鱼换个半饱。最近来到这里,天寒地冻,他破冰从江里捞出一条大鱼,想着找户人家换顿饱饭,一开门就闻到酒香,这就把他胃里的酒虫勾出来啦!当下也不管饱不饱饭了,先把这碗酒给喝了吧。喝完他就后悔了,他对自己说,李思鸿啊,李思鸿!你堂堂七尺男儿,为了碗酒就把持不住自己啦?你还有啥脸面跟人家要饭?他想着可不是这样!酒也喝了,就算饿死了也不能死乞白赖讨食吃了。想着他就想走,结果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阵劝终于被张老三留下来了。

张老三聊到后半夜终于架不住酒劲沉沉睡去,李思鸿把他搬到炕上,自己在床边坐了半夜。

第二天天刚破晓,张老三从被窝里惊醒,看看屋子里面没有老李头的身影连忙披了件大衣到外面找。

一开门,外面路上半尺深的积雪被扫的干干净净,再回屋,他才发现桌上用火炭写了几个大字:知遇之恩,定将相报。旁边放着一块金元宝。

这还了得,张老三拿着金元宝赶忙跑出村外,挨个拉住路上的人问有没有看到一个穿的破破烂烂的汉子,就这样一口气追了几里地终于在路边找到了汉子。

李思鸿看到张老三也不惊讶,没等张老三开口就抢先说话:“老哥,是我老李粗心大意没跟你说清楚那个元宝的来历。你放心,那个金元宝乃我李家发家之资,清清白白绝不是什么赃款。”

张老三哪里肯收,只想把金元宝塞进老李手里:“那怎么行,李家发家之资张家就能要了吗?我张老三可不是那样贪财的人!”

老李洒脱一笑:“这玩意我拿着冬天冻手夏天硌人,算什么李家发家之资?我看是李家糟心之物。我李思鸿饿了抓条鱼裹腹,馋了换碗酒打打牙祭,在世间逍遥快活好不自在,要这黄白之物又有何用!老哥您拿着这就当是我老李付的住宿钱,一点心意,您可千万别嫌少!”

张老三对李思鸿人品越加佩服,又怎能放这样的豪杰离开,当下心生一计便假装为难:“这钱我便收下了,只不过兄弟我确实有些难处钱解决不了。”

李思鸿侠义心肠当下进套:“什么难处老哥但说无妨,我老李知恩图报定将全力相助。”

张老三故意唉声叹气:“兄弟有所不知,我张老三体性寒凉,一到阴冷天气骨头缝里就往外冒寒气,苦不堪言,只有吃些鱼汤喝些烈酒才能稍稍缓解。可惜这天寒地冻哪里有鱼可吃。”

李思鸿一拍大腿:“这有何难,兄弟放心。我老李自幼习武,两尺厚的冰层跺跺脚就能踩破。这点小事不足挂齿,我每天给你捉上那么一两条来!”

当下二人回村,老李说到做到,每天在张家村旁的大清河晃荡抓鱼。那块金元宝张老三没动分毫,全都用来给老李在河边盖了间小房剩下的全都是给嗜酒的老李买酒喝,久而久之老李便在大清河旁边扎下了根,周围村上的人偶尔都会来老李这要两条鱼,老李一般都是白送,村民逢年过节便送来一篮子鸭蛋,几件冬衣,几块月饼什么的,老李越过越滋润,笑容也越来越多。这块金元宝倒也真成了他李家的发家之资。

后来张老三自己承认什么体性寒凉都是骗老李的,这时老李已经在大清河定居下来了,他听了也也不恼哈哈一笑便算是揭过去了。

春去秋来,当年的老李变成了现在的老李头,村上的人也差不多换了一茬,只有村里的那些喜欢在墙角晒太阳的老人还记得这些陈年旧事。他们的儿孙也不怎么在意,只是觉得大清河边那个老屋里的老人笑口常开,待人和善。听到了这样的事迹也就只当一个故事听听混不放在心上。

这天老李头钓到了一条大黑鱼,他费力将黑鱼装进了鱼篓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清河刚好驶过的一艘大船刚好看见了老李头钓到黑鱼这一幕。大船停下,不一会儿几个汉子划着小船驶到了老李的小屋跟前,一个笑盈盈的华服少年站在船头喊:“老人家,这黑鱼可不算小!”

老李头捉到这样大一条黑鱼也很高兴:“可不是!”

少年接话:“我家主人也这么觉得,他想用一两银子买下这条鱼,您看成吗?”少年很大的手笔,市面上一两银子买到的黑鱼绝对要多得多。

可惜老李并不是一个贪财的人:“多啦,这黑鱼哪有那么贵!你家主人想要吃我送给他得了。”

少年挠了一挠头露出为难的神色:“这怎么行,我可不能白要您的鱼。这样,你同我一起去船上尝一尝刚钓起来的新鲜黑鱼如何?”

李思鸿就是喜欢这样豪爽亲切的人,当下也没有管两者身份是否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张口答应:“好主意,船上总该有酒?”

少年微笑:“这个自然。”

老李便跳上小船,与少年一起上了大船。大船好生气派,船只上雕龙画风,侍从来往不绝。几个侍女见到老李含笑欠身行礼,丝毫没有什么不待见的意思。走上了几阶台阶,少年拨开了一处珠帘露出来里面斜躺着的一个中年男人,男人两耳垂肩,面如冠玉,国字脸,留着胡须,很有贵气。见到少年也没有什么架子,轻轻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少年虽叫男人主人,但也只是一叫,到了地也很自然的坐下没有主仆的意识。男人见到老李也没有作态,只是笑着说了一句:“老先生运气不错,这么大一条黑鱼看得我直流口水。这样新鲜的鱼在街上可吃不到。”

老李丝毫没有怯场:“嘿嘿,借了您的光。平常这种情况也少见的很。”

男人话锋一转:“老人家对这里很是熟悉,看来也待了几年了吧。”他说话间拿起了酒杯,手臂处衣袖滑落,露出胳膊上纹身的一角。

老李见到这个纹身目光突然之间从平和变得锐利:“是呆了很多年了,我时常在想这把老骨头再过几年就能安安心心入土了。不过看样子是不能了。”

男人给老人倒了一杯酒:“老人家不要太担心,我看老人家精神矍铄身子健康的很。”

李思鸿干笑了两声又叹息了两声:“借你的吉言,看来沉睡者也不能一直睡下去。”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意犹未尽地咂了咂嘴,这个杯子小了些。

男人又亲自为李思鸿满上:“为您壮行!”

李老头摆了摆手:“还没到那个时候,等以后吧。”

男人笑而不语。

下午,有个村民看见老李在河边磨刀,他笑着打趣:“老李头!磨刀打算割两斤猪头肉?”

老李头抬头很正经的解释:“不是,磨快了好去县里割掉那个贪官的脑袋!”

旁边的人以为是笑话,尽皆大笑,有人在船上大叫:“老李头这刀磨的好!那狗贪官都快胖成猪贪官啦!”几个巡逻的士兵听了也是微笑着摇了摇头,这样的老头又能翻出什么风浪?

老李看着大笑的众人也不由跟着笑了起来。没有人觉得他说的是真话。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