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风波将起

说着这话的时候。

陆仁的目光极为的凝重,是一字一句道:“便以汉一朝,自刘邦其后,亦历之数代,方才彻底平定诸侯。”

“陛下须知,若以变革,昔日之孝公、商君,亦非一世而成。”

陆仁的意思,其实嬴政哪里是还不明白。

只要是变革、变法。

哪里有什么一世而成的?

便是昔日的商鞅变法。

亦是遭到秦国上下,无数老旧势力的阻挠。

直到惠文王之时,变法之实,才算真真正正的在秦国稳定下来。

而代价,却是无比的惨重。

甚至卫鞅这个变革者本身,最后都是在敌对势力的反扑下,丢掉了性命。

眼下的嬴政和秦国,要面对的,是比此前的孝公以及卫鞅,更加复杂的局面。

毕竟昔日商鞅变法,其敌人不过是秦国一国中的老旧贵族。

而眼下。

若欲变法。

嬴政和秦国的敌人,将是六国贵族、是士族各家……

甚至还有前面,和嬴政站在一起,为大秦一统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那些功勋们。

如此的阻力,或许会是昔日商鞅的十倍、百倍。

见得依旧是沉默的嬴政。

陆仁缓缓摇头:“陛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陛下一统天下,已是千古奇功,一代人有一代人该做之事,欲速则不达,又何必毕功于一役?”

当陆仁说出这一句话的时候。

嬴政抬头。

深深的看了陆仁一眼。

许久。

嬴政终究是没有给出陆仁答案。

是夜,长公子府。

“时日匆促,尚未及得为先生准备住所,府上简陋,还请先生勿怪。”

扶苏朝着陆仁微微的一拱手。

不必他吩咐。

便有府上家奴,为陆仁准备好了一切。

陆仁见得扶苏,轻笑着摇了摇头:“若是长公子府都算简陋,这世上何处可为豪舍?”

陆仁打量着周遭的一切。

不得不说。

虽然可以看得出来。

扶苏府上的陈设,已经是尽可能的精简了。

但毕竟身份摆在这里。

整个长公子府,虽然不是极尽奢华,却也是富丽堂皇。

而后。

陆仁低着头。

嘴角却是带上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笑意。

陆仁敢保证。

或许再没有比自己更惨的穿越者了。

从一穿越开始。

就是死囚的身份。

所面对的,只有咸阳狱中,那冷冰冰的墙壁。

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曾经陷入了迷茫。

因为他看不清楚自己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而现在。

至少陆仁的心中,有了一丝的盼头。

客厅之中。

扶苏和陆仁席地而坐。

犹豫再三,才是沉声道:“先生,父皇他或是有所犹豫,并非不应先生先前之请。”

陆仁自然是知道此刻的扶苏在想些什么。

只是回头询问道:“公子觉得,陛下和何等样人?”

扶苏微微一愣,很明显是没想到。

陆仁竟然会突然会问出这样的话。

还不待他回答。

这边的陆仁便是抬头:“若以后世之言,始皇帝其人,可用二字归纳。”

“矛盾。”

听得陆仁此言,扶苏抬起头来目光中透露着迷茫:“矛盾?”

陆仁轻轻的点了点头:“对,就是矛盾。”

“他既是千古一帝,却又是残暴不仁。”

“他雄才伟略,却又独断专横。”

“他拥有成为雄主的所有优点,却又带着暴虐之主的所有缺点。”

“他想以一世,而成万世之功。像他这样的人,注定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有着什么样的报负,又想去做什么样的事。”

陆仁仅仅一句之后。

便是让扶苏直接的陷入了沉默。

因为陆仁的话,让他想到了从前的自己。

不正如同陆仁所说的那样。

对自己父皇所说,所为都不理解。

便连他这个长子都是如此。

又更别说,是天下其他人呢?

慢慢的。

扶苏开始觉得,自己开始理解了什么。

而与此同时。

赵高府邸。

“事情可曾打探清楚了?”

赵高转头,望着面前之家奴。

而随着赵高的询问,那人拱手是恭恭敬敬道:“启禀主人,自那日陛下探视后一日,长公子和那名叫做陆仁的死囚,皆是从咸阳狱中而出。”

“陆仁之卷宗,也尽数消失不见,但是何人下令处理,小人并不清楚。”

听得此言。

赵高脸上的表情,是愈加的凝重。

因为他明白。

除却头上那个高高在上的大秦之主外。

何人还有这本事,将一个原本已是死罪的囚犯,从咸阳狱中提出,甚至连其卷宗,都悄无声息的处理掉?

“眼下,那陆仁尚在何处?”

随着赵高的询问。

那位赵高的家奴,自然不敢有丝毫的隐瞒。

连忙是沉声道:“眼下,小人得见那陆仁同长公子同乘一驾,自宫中一道返回长公子府邸。”

“且今日白日,陛下戒严章台宫足足数个时辰,不许旁人进入。”

赵高目光又是一凝:“你是说,陛下此举,或于陆仁此人有关?”

那家奴点了点头:“虽不得详尽,但或是八九不离十。”

随着这一句。

赵高深呼一口气。

身为中车府令,对于嬴政这个始皇帝,赵高自然是再明白不过了。

若非有重大之国策、国事变故。

嬴政绝计不会如此。

所以。

在戒严的这几个时辰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陆仁和嬴政,又是议论了什么?

才能让一向是崇尚严刑峻法的始皇帝陛下,破例为一个死囚开恩?

“陆仁?”

赵高那眉头都已经皱成了川字,于府邸之中,来回的踱步着。

不多时。

便是径直一招手:“备驾,吾要去得十八公子府邸!”

随着陆仁的出现。

小小的蝴蝶,终究是开始煽动起了它的翅膀。

于是乎。

翌日。

章台宫。

今日,乃是十五日一度的大朝议。

所以于平日的小朝议不同的是。

朝野上下,几乎叫得上号的众卿,皆是参与此次朝议。

而且。

和此前的朝议不尽相同。

这是自大秦一统天下之后,所举行的首次大朝议。

所有的人都是明白,这其中代表的意义。

朝议尚未开始。

一场风波,便已在酝酿之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