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识时务者为俊杰

“赵高,你我皆为人臣,安得如此祸国之言,太子之位,岂是人臣可议也?”

李斯咬着牙,浑身上下已经是杀意迸现!

反观赵高,却如磐石,在暴风雨洗刷之下,依旧岿然不动。

李斯言语虽厉,但在他看来,这正是李斯意动的表现。

否则。

李斯若是一心反对的话。

此刻恐怕就是命人,直接将他赵高拿下了,又怎么会给他说出如此的话?

然而,赵高不知道,非是李斯意动,而是心中惊骇莫名,几不能言。

当下。

赵高自以为胜券在握,自是愈加骄狂:“吾闻丞相出身上蔡,昔日不过为一小吏,学有所成而赴我秦国,何也?欲位极人臣而见之青史也。”

抬起头来,赵高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那目光仿佛已经将李斯都看个通透:“君为丞相,皆陛下旧而信之。然今有蒙恬,其三代而事秦,皆得厚信。自幼长伴于长子之侧,先却匈奴数百里地,天下之人无不信服。若扶苏继位,其信之孰与蒙恬?”

李斯头也不抬,只是沉声道:“新君继位,任免之事古而有之。蒙恬此人,年轻力盛,有勇有谋,忠心为秦,常伴长公子左右。今斯垂垂老矣,而位于其人之下,常理也。”

李斯说着这话的时候。

语气却又是变得十分的平淡。

就仿佛,对于那丞相之位丝毫不在意一般。

就连狡猾如赵高,也是愣了片刻。

毕竟。

以他对这位大秦丞相的了解。

无论是才智、魄力、权术……

面前之人,都当得起这大秦丞相之位。

唯独有一点。

其对权位之事,极为在意。

如今却能说出这番话,实在是让赵高有些预料不到。

毕竟,这还是他所认识的那个李斯吗?

不过赵高既然来得此处,自然是有了万全准备。

他知道李斯这位大秦丞相,师从荀子。

不但善奇谋,昔日以一言,而令先皇放弃逐客之令,舌辩之术,自是天下少有。

但是,人一旦有了弱点,自然就有了可乘之机。

赵高收敛心神,无论语气姿态也是放得更低了:“丞相,赵高不过鄙贱内吏之人也,自不若丞相经天纬地之才。却知秦国自孝公以来,英杰辈出。昔日卫鞅、张仪、范雎之辈,丞相自以为,与之孰贤?”

李斯连眼皮都不抬上一下:“此诸君者,皆古之贤相。且有大功于秦,岂是李斯能较?”

“那,丞相亦知,此诸贤者,皆乃大功之臣,然及其后?”

赵高那目光,逐渐是变得锐利起来,语气也是紧跟着带上了一丝蛊惑:“高未尝见秦免罢丞相功臣及有封及二世者也,其卒皆以诛亡。今陛下麾下诸子,皆君之所知也。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然其即位则必用蒙恬相,届时,君怀通侯之印而能归于乡里耶?”

说着这话的时候。

赵高的目光,一直是紧紧的盯着面前的李斯。

企图欲从李斯的脸上,找到那么一丝的破绽。

但是很可惜。

赵高说的话,李斯不明白吗?

自然是明白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是李斯早就从无数个历史故事中,习得的道理。

可以说。

若是设身处地,这的确是李斯的顾虑。

扶苏自幼而习儒家之学。

其师如淳于越等人,都是当世的大儒。

儒家仁义、德政、尊礼那一套,扶苏是极为的推崇。

而李斯呢?

从尊崇的是法、术、势。

以法令而治天下。

对于儒家的那老一套,不能说是完全不信,只能说是毫不沾边。

就连他老师荀子,推崇的是人性本恶、外儒内法的那一套,至今为儒家正统所不容。

所以,李斯明白。

若是扶苏继位。

他这个丞相之位,恐怕也是就做到头了。

而这,自然也是李斯的顾虑。

然而赵高不知道的是,现在的李斯却有着更为深层次的顾虑。

“府令可是想言,若得长公子继位,便欲除之吾这先皇遗相?”

“然长公子师从大儒,素以仁义而著称。礼贤下士,仁而爱人。此一时,彼一时也。”

李斯依旧是那一副平静的模样。

赵高依旧没有放弃。

毕竟对于赵高来说,李斯智谋高绝,可谓远在他赵高之上。

然而是人,便有利欲之心。

一旦有了利欲之心。,也就是有了弱点。

就如同千里之堤,而终溃于蚁穴,不外如是。

所以赵高大笑:“丞相有定国安邦之能,经天纬地之才。岂不闻君师曰:人之性恶。”

”今君示长子之仁爱之心?岂可知安可危也,危可安也。今临危不定,何以贵圣?

李斯平淡的目光,静静的放在赵高的身上。

而后。

“噌!”

随着一声脆响。

刹那间。

李斯拔出腰间佩剑,直接架在了赵高的脖颈之上:“在其位,便谋其政也。吾食秦禄,既奉先皇之诏,从天之命。今府令欲行不轨之事,而置吾于不义不忠不德之地也?”

在李斯将佩剑架在自己脖子的那一刹那。

赵高几乎是连呼吸都便得粗重起来。

他万万没有想到。

李斯竟然会如此的干脆直接。

他努力的让自己的表情变得自然,举起自己的双手的同时,缓缓向后退去:“丞相慎之,今赵高诚为丞相也,未循私情。”

”丞相言得不义不忠不德之事,然高窃闻成汤杀其主,天下称义;周武反商纣,不为不忠也;卫君弑其父,而卫国载其德。此三人者,孔子著之,皆称贤。夫大行不小谨,盛德不辞让,望丞相三思。”

李斯笑了。

只是那笑容,带着冰冷。

手一抖。

那剑锋割破了赵高脖颈,带出丝丝鲜血,而后,李斯贴近赵高,是一字一句道:“斯本上蔡之布衣也,先皇不以卑鄙,提擢为相。”

“今得侯位,凡我子孙,皆食秦禄。先皇托吾于存亡也,岂可负也?”

说实在的。

此刻赵高,听着李斯的一字一句。

终于是有些慌乱了。

在来此之前。

他本来以为此事,不过是十拿九稳。

然而现在,他却发现。

事情似乎已经是远远的超出了他的预料之外。

直到现在。

却又不由得是微微一愣。

因为此刻的李斯,不但言语出乎了他的预料之外。

便连这容貌,都隐隐的年轻了不知道多少。

这还是他熟悉的李斯吗?

还是那个贪恋权位的李斯吗?

赵高迷茫的抬头,注视着面前的李斯。

到底是忠贞不二,还是大奸似忠?

他哪里又知道。

此李斯,早已经是非彼李斯。

所思,所想,并不是那个熟悉的秦相。

感受着脖颈之间传来丝丝的凉意和疼痛。

赵高终是没有了方才的淡然,微微的喘着粗气,额头也是见汗,咬着牙脸上的表情也带上了一丝狠厉:“丞相,吾曾闻智者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今天下之权命悬于胡亥也,今丞相由外而反内谓之逆也,从下制上谓之贼也!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也!丞相何见之晚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