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相信自己无限极

几个女孩子看着易昕吃完肉片,相视一笑,又继续吃起饭来。

在回教室的路上,易昕说:“玉汝,下个月学校组织的歌咏比赛,我可就参加不了了。不过,我写了一首歌曲,倒是蛮适合参赛的,你要不要听听?”

梁玉汝一脸的惊喜,顾子玟等人也露出了关注的神情。

“是什么歌曲,你先清唱一遍吧。”梁玉汝说。

“歌名叫《相信自己无限极》,我就清唱一遍。”易昕说完唱道:

我听到我的呼吸

在说要尽全力

为人生种种经历

留下美好回忆

我感谢每次风雨

给我更多鼓励

让我领悟生命真正意义

我们能改变命运的轨迹

创造值得骄傲的时机

我相信做好自己

我相信我就是奇迹

……

一曲歌罢,迎来姑娘们一阵掌声。

顾子玟拍着手说道:“太好了,太合适了。”

梁玉汝说:“对,就选这首歌了。”

“到教室,我把歌曲写下来,接下来就要麻烦你们组织同学们练习了。”易昕说。

“好。”

“没问题。”

10月15日,易昕就要去天京参加出国前的集训,集训时间一个月,然后直接飞印度,他自然也没有精力去指挥大家练习。

易昕和靳教练等人一起出发去的天京,随身携带着自己的护照,对于出国,易昕还是蛮期待的,而且,他还没坐过飞机呢。

“易昕,你的箱子怎么这么重?”靳教练问。

“哦,我拿了一些书和本子。”易昕说。

靳教练摇摇头,咂了一下嘴,心里也是感叹,这小子太爱学习了,还真是一个异类。不过,如果不是这么爱学习,他也不能考入实验班。以后,如果想让他和其他运动员一样全天训练,估计难度不小。

哎,还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入住田管中心后,易昕坐下来,心里也是有些无奈,对于靳教练提出的训练建议,他无法给予回应,国内的运动员与国外的不一样,国内的运动员都是职业的,在退役之前,运动员每天的工作除了训练还是训练,这可不是易昕想要的生活。

就像祖敏之等人,虽然已经进了大学,可是能在学校上课的时间非常少,如果她们进入国家队,那么,她们现在就是在大学占个学籍,事实上是休学状态,等到她们真正退役,才能继续修学分,完成学业,当然,自学也是可以的,只要完成学分,也是能按正常时间毕业的。

而在国外,职业运动员就比较少,大部分有自己的学业和工作,运动员的身份反而是兼职。

好在田管中心每年只会组织两到三次专门的集训,其他时间,运动员都在所在省份进行训练,不然,易昕真没有时间在学校上课了。

集训是非常枯燥的,就算易昕的自控能力极强,他对这种无休止的训练也有些厌烦,而且,这种训练方式真的容易受伤,易昕已经有过几次轻微伤,好在有自己的药膏,恢复挺快的。

再过十年,宗国人就会清醒地认识到,宗国运动员的平均运动寿命是世界上最短的。

以国球乒乓球为例,乒乓球运动员在25岁之前大多就会退役,而国外,甚至有年纪达到40岁以上的选手;国外的体操女选手一般可练到20~25岁,男选手一般可以练到近30岁,而宗国很多女选手17、18岁就被要求退役;还有游泳,宗国的游泳选手和其他的运动项目一样,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也普遍偏短,一般女选手很少有23~25岁以上年龄还去参加世界大赛。

宗国建国以后,自十五年前开始参加奥运会,至今已经参加五届。宗国培养运动员,推行的是举国体制,运动员过早退役,不仅是个人的损失,而且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宗国的运动员是从小就开始进行魔鬼式的封闭训练,他们放弃学业、放弃娱乐活动、重复着各种各样枯燥的动作,每天过着机械般的生活。长期专业训练造成的文化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欠缺,使得很多队员在年纪尚小时就不得不考虑自己退役后的出路,在心有旁骛的情况下,并不能一心一意专注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是因为伤病。伤病一直是造成宗国运动员早早退役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国内训练时强调的是大运动量、大强度,通过时间堆积出运动成绩。“轻伤不下火线”,“打着封闭上赛场”,可以说被广泛提倡。很多运动员训练时受到小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使慢性损伤越来越重,导致伤病缠身,这些做法都极大程度上影响训练和比赛,严重影响运动寿命,因此不得不选择退役。

所以,宗国运动员出现运动高峰的时间早,保持的时间也短。

虽然易昕撰写的《运动训练新理念与实践》一文已经在《宗国体育》杂志上发表,国家体*委也对论文及玉京市两次集训的成果进行了调研,但是,新理念的推广还需要时间和广泛认可。

易昕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只能藏拙,控制着训练所能达到的极限,循序渐进,在不透支自己身体潜力的前提下尽全力训练。

易昕对于此次集训是非常重视的,训练时,易昕一直有意识的以外在的动作带动内力运转,力争将动作与内力形成自然的统一,做到气力合一。

每天,他的训练先保持内力与形体统一,在将内力消耗一空之后,再仅凭体力训练到感觉体累就停止训练。

虽然他有所保留,但训练量已经比其他运动员大,在靳教练看来,易昕的训练特别刻苦。

这次集训的作用还是蛮明显的,易昕已经初步达到心与意合、手与足合的程度,也就是说,他已经进入了气合中期。

就在易昕在天京集训期间,中央组织部派员到中州省专门对甄致远进行考察,很明显,他的五篇文章使他进入了国家首脑的视线,这次考察,是中央要加担子的前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