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计划

一个发呆时想的背景下的时代缩影,无聊时随便写的,没剧情,总之什么都没有。反正没人看,就挂上来了。自我感觉世界观扩一扩就又是一个坑,一个比代言者传小一些的坑-(这个有点想放弃,虽然已经想好开头了)

宙斯和那座塔

公元前331年

巴戈亚斯在塔的顶端远眺人头涌动的空中花园,他听完前线传来的消息后,死寂的内心泛起一荡涟漪。仓皇逃窜的大流士三世就像曾经在他操控下的阿尔塞斯般无助。阿尔塞斯是一任不错的国王,因为难以控制野草般泛滥的思想,他不得不除掉阿尔塞斯。

他身为维戈尔,他有太多的限制,不能像国王那样赐死臣子——他低估了大流士三世的决心才拘禁于此。不过大流士三世也低估了他,把他囚禁在巴别塔顶端实在是一个愚蠢的决定。

他许诺贝苏斯在结束一场战争后上位,贝苏斯是一头只知道打仗的畜牲,他天真地以为自己能用数倍的兵力战胜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作为传闻中的宙斯之子,能战胜他的只有他自己。

巴戈亚斯侧身眺望巴比伦城外,远处的尘土溢满了天际。

“开门,就像说好的那样。”他命令道。

大流士三世兵败时,巴戈亚斯俯瞰着涌向宫殿外的皇室成员,时刻数年,他又回到这个位置。

“新的开始。”他轻声说。

同年,亚历山大大帝下令摧毁巴别塔,巴戈亚斯再度被囚禁。

--

“科学家宣布可控核聚变将在下一个五十年……”锗阳无视了内部网络上偶尔更新的无聊新闻,他的目光向弱智能给出的网址聚集。

“昆仑飞行控制部门第四十三次心理状态评估”,黑色字样在锗阳的镜片上停留了两秒,画面切换为冗长的选择界面。每月一次的心理状态评估对他以及其他乘员就像写工作报告一样常见。

他敷衍地在空格中打上勾,眼角的余光漫向三万六千公里外的地球。乘员休息舱位于昆仑站靠近地球的一面,据说时不时看看地面能降低发生心理疾病的概率。

选完最后一道题,上传数据,评估程序机械地给出心理正常的结论,锗阳毫无情绪地关闭页面,镜片中的背光熄灭,笼罩在黑暗中的太平洋好像明亮了些。东八区迈入黑夜后,太阳光会逐步射入昆仑站的底部,与此同时,舷窗会逐步增加阻光率。

碳通道底部的海上城市灯光已经亮起许久,右上角的美洲始终隐于地平线下。镜片的视觉增强能增加美洲西海岸的灯光亮度,但锗阳觉得这个功能就像上个世纪的虚拟现实或者拍月亮一样愚蠢。他又开始查看自己用于申请近地轨道站工作的邮箱,如往常一样,没有任何消息。

业界同行常吐槽“巴别塔”的倒立设计,负责碳通道设计的欧洲人也常用balal来暗讽其设计。虽说如此,后建造的昆仑站的碳通道强度比东太平洋上方的伊甸园强了不少。

乘员只有在非工作时间才能启用自己的设备,然后通过依附在碳通道上的光缆与地球保持联系。

锗阳生活用的眼镜主体制造于二十年前,数据记忆体保存着他将近三十年的生活记录。

上世纪末,普通人对隐私的极端需求一度夸张至用宽松的长袍和面罩来隐藏自己,记忆晶体的诞生顺应了人们的需求。这是一种理论上只能保存、读取而不能修改的单晶体,每位公民出生时都会免费获得一块,非必需功能的启用时间由自己决定。

锗阳的舱室环境偏暗,老式眼镜开机时会保持一段时间的初始设定,具体表现于早期的视觉增强效果维持了三秒。

东太平洋上突兀地出现数道淡得容易被忽略的雾气,在锗阳看不到的细节里,云迹就像高空中互不重叠的卷云。

还有国家在研发运载火箭?锗阳漫不经心地想。

他突然响起一些事,敲了敲不厚的隔板,大声喊道:“彦超,看下面,有老式的火箭。”

“啊?最近的一次发射实验是非洲的……好像是在明年,你眼花了吧?”

“自己看,几秒钟的事。”

“等我开机……火箭回收速度没那么快,不会是高超音速武器……可几十年前不是停止研发了?”彦超从善良的视角思索世界时,中子弹的引爆狠狠地刺激了他的眼睛,眼镜砸向地面的声音隐约透过了隔板。

第一代视觉增强技术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无法修复的硬件漏洞,只要接收到的光强够高,默认把背光升到极限,大致结果等同于看盛夏的太阳。

舷窗的阻光率骤然增加,在舱室用于警告的红光亮起前,昆仑站发射了数枚“烟雾弹”,一枚枚延迟引爆的烟雾弹将高折射率晶体泼洒在半径数千公里的范围内,路基激光的能量不足以穿透烟雾,更别提天基武器。

依附于碳通道的极音速天钩释放,这些一次性武器将在数小时里放射出千万吨级核武器的能量,如果没有阻拦,它能轻易抹去大半个新泽西州面积上的人类痕迹。

十二年前,一场亚欧不完全保密会议通过了逐步启用聚变堆的计划书,部分成员计划在半个世纪里逐步用聚变能代替延续数世纪的煤炭。聚变技术早在21世纪60年代成熟,但由于国际阻力,没有一个国家敢在明面上启用它。甚至于,在技术成熟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没有一个国家敢认真对待他。

21世纪初的人们猜测引起三//战的原因是石油,然而未来跟他们开了一个要命的玩笑。

长时间维持环绕碳通道的烟雾来防御激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尤其是在大气层下部,廉价的动能武器大幅提高了防御方的拦截成本。

部分极音速天钩承担着防御高超音速武器的任务,但同时它们也承担着来自未知方向的激光打击,红外隐形一直是未解的难题。

这是一场注定没有赢家的战争,但它还是发生了。

伊甸园释放的极音速天钩在三个小时后击断巴别塔的对流层部分。两天后,昆仑站紧急脱离与巴别塔的联系。

配重区储存了大量了化学燃料和氧化剂,那里对外只是存放太空垃圾的区域,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燃料从地面传输向配重区的途径。脱离巴别塔时,配重区隐藏的化学推进器启动,3g的加速度只持续了不到一分钟,增加的速度略超过同步轨道的逃逸速度,好像建造时就考虑到这一情况。

加速停止时,来自最高权限的广播在所有设备上播放。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同步轨道站的可行性研究会议中提及‘昆仑站’作为为“伊甸园”完工后出现的两//极局势迫使双方将战争堡垒改建为生态轨道站,那时的‘新世界计划’仅是备用方案之一。超级计算机对国际局势的推演以及数次会议都得出太阳系只能留下一个声音的最终结论,但任何一方的失败大概率会毁灭生物圈,至此,‘新世界计划’上台,昆仑站的最终目的地确定为火星……EHC会为我们争取半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足够我们离开地球的打击范围。2124年6月19日11点35分24秒,‘新世界计划’正式启动,此记录保存时间,无限期。”

“伊甸园的情况呢?”一个孤单的声音在频道中响起,这时人们才发现频道不是单向的。

“没有任何消息,它还在轨道上,我们只有一个任务,抵达火星。目前EHC没有终止任务,一切按计划进行。”

儒教和石渠阁会议

《公羊》、《榖梁》同祖,公羊高作《公羊传》,榖梁赤作《榖梁传》,二人同师。

公元前51年,石渠阁会议后。

汉宣帝望着席位中的五人,轻松地说:“榖梁立博士官一事已定,朕希望各位不要步嬴公弟子的后尘,不然左传那些人……最近听说他们跟萧望之走挺近……各位还有什么想说的。”

“必不辜负陛下期望。”距汉宣帝最近的尹更始慌忙跪下。

“平身吧。”

“臣还有一事,是关于眭孟的。”

“够了,这是朕自己的事,都下去吧。”

--

离开月球轨道后,电-磁帆展开,它就像有着透明伞面的雨伞,太阳风像雨点般落下,横贯其中的磁场与电场就像好玩的孩子,一圈圈转着伞柄,“雨滴”在离心力作用下飞溅。

电-磁帆的主要作用是减速,它给予的力微不足道,但若以年为单位,能等价于不久前的化学推进。

火星正在太阳的另一边,昆仑站的轨迹正在靠近太阳,之后是接近一年的航行时间。

工程部清点完昆仑站上的模块构件后,选取其中的一部分投放到火星地表。他们从未想过,声称用于存放食物的仓库里堆满了模块化的重工业设备,EHC的下属部门把空间利用率发挥到了极致。那段时间,太空站内还谣传过食物紧缺的传闻,不过没引起什么后果。昆仑站上还剩余一些化学燃料,足以让精密仪器进行多次软着陆。

空间站内没有提及修改社会秩序,一切都延续着战前的规章。昆仑站严苛的驻员选拔制度曾一度受到EHC官员的反对,但离开同步轨道的一年间没有因为内部原因而发生混乱。

昆仑站如预期进入火星中高轨道,让这个庞然大物着陆到地表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乘员选择了一种更为经济且简单的方式,物资分类,视具体情况决定着陆方式。

根据战前的制度,火星上不得配备任何形式的武装力量,但PERU在那也有一小块驻地。因为不确定具体情况,昆仑站花了几天探查地面状况。

携带货物的一顶顶降落伞在火星大气中减速时,就像划过近地轨道的卷云。

火星工业用七年形成一个闭环,锗阳在2135年抵达地面。当他等待高速列车时,彦超找到了他。

“告诉你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彦超神秘兮兮地对锗阳说。

“不违法规定?”

“违反,但大家都在传……第一代可控核聚变搞出来了,从开始到结束,我们只用了半个月,技术和装置都是现成的。EHC那帮人一声不吭地弄到第二代,瞒了世界半个世纪。”

“是不是有些太顺利了。”锗阳摇摇头,认真地说,“你找我就因为这件事?”

“出差回来碰巧遇见你……你应该知道这是个临时车站,在这里中转只有一个目的地。”彦超把背包放到自己的腿上,舒服地靠下,抬头看了眼时刻表,“还要等一刻钟,真慢。”

列车驶入比布利斯城前,列车还要经过一道加压操作。城内的大气压接近珠峰处的气压,短时间脱离供氧面罩已经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依附在火山边缘并向中心伸展的穹顶正在进行最后的密封测试。

“比昆仑站里的生态舱好太多了不是?”彦超越过空荡的走廊走向另一侧的车门,“我看着这里建起来的……马上要实行公养制度了……以后还分配房子和工作。”彦超折回后,习惯性的拍了拍锗阳的肩膀。

“悬在顶上的房子,真有意思。”

“嗯,第一次规划下面是一片热带雨林,最近一次是峡湾,谁知道他们怎么想的……规划里总说要把世界留给动物,整得我们不是动物一样。”彦超唧唧歪歪地说。

“好像我们才是战争的受益者。”锗阳喃喃道,“不过这些都挺好的,就像二战后腾飞的北美,他们的本土没有遭受到打击,就像昆仑站一样。”

耶和华和奥林匹斯山

公元313年

“去他的上帝,要得真多。”君士坦丁一世在进入李锡尼在米兰的无名别墅时狠狠地锤了一下门。

“你怎么会想抛弃自己伟大的神名,去信仰另一个不会给予神位的死——神?我们本都是最普通的人。”李锡尼拖长音说,他指了一个方向。“这边人少。”

“那你还同意我的想法。”君士坦丁跟上李锡尼。

“我不信你说的神,只是,我的信仰要求我接纳一切。还有,直觉告诉我你是对的。”李锡尼压低了声音,“就像我妈妈说的那样。”

“够了,罗马众神的时代该结束了,垃圾堆一样的信仰根本凝聚不出一个完整的帝国,更别提一支能够征服世界的军队。”

“终于,轮到政治来决定宗教了。”李锡尼笑笑。

“时代在变,我宁愿看到一个完整的宗教,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罗马众神,不如说他们都是人,我不想成为他们。”

“耶稣也是人。”

“够了,不管怎样,我想要一个完整的罗马,管他的名声。”

“明天你宣布吧……元老院不会乖乖执行你的敕令,我这边只能尽力。”

“十五年太长了,我们看不到结果的。”君士坦丁严肃起来。

“这是你找我的目的?”李锡尼撇了一眼自己的同僚,“那就当十年的皇帝?”

“要给那时候的战争留点原因。”

“你找我是为了这件事?明年?想法跟现实……”李锡尼的手指有节奏地敲打桌面,实木沉闷的顿声回荡,他突然说,“你觉得他不会继续分裂吗,你把政治引入宗教,那宗教……元老院那群老狐狸会不择手段的夺取我们的权力,比如用信仰……哼。”

“我们活不到那时候,相信我,我们不会像其他皇帝一样愚蠢地等待死期。”

--

“人类殖民火星迎来了第一个五十年,科学家宣布我们将在五十年内重返地球。”锗阳懒洋洋地等待标题划过,好像一切都是空白。

“爸,您是不是还在生我的气。”锗元思低着头问,他不久前瞒着锗阳向昆仑站投递了三年期的观测员申请,锗阳知道这件事后沉默了很久。

“生什么气,你爷爷倒生过我的气……我跟他吵了一架,反正……然后再没见过。”锗阳断断续续地说,“上面挺好的,当初的乘员舱应该还没拆,如果没人住进去的话,去看看,给我传点照片,这是房间号……如果还没拆的话。”他强调道。

锗元思没有说话,充气舱壁随着太阳的落下而逐渐透明,微风中混杂的沙砾翻卷着扑打在弹性材料上。此时太阳完全隐没在奥林匹斯山下,粉红色的晚霞和谐地融入昏暗的地平线。

“元思,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新世界计划是不是太顺利了?”锗阳轻声问。

“历史不都是这样,最近听到过新世界秩序什么的……战争过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吧。”

“是啊,就像,一切都像是计划中的事。”

--

火星上的第一处航天基地建造于奥林匹斯山,公告上的综合原因有很多,天气原因,发射位置等等。但大家都清楚,更多的是象征意义。

早上的发射任务因为意外的“降雨”而取消,直到黄昏,控制部门才决定点火。适用于火星大气层的离子推进技术已经很成熟,但他们仍启用了最后一代化学火箭——为了纪念一个时代的结束。

新的同步轨道站命名为奥林匹斯,昆仑站将继续作为一个观测站,而不是直接作为新轨道的框架,他是一个时代的痕迹,就算所有材料都被替换,他仍然是地球的象征。

火箭发射时的轰鸣经过六公里的传播后轻轻擦过舱壁,温柔得像幼崽的轻鼾,锗阳感到一阵困意。

半个世纪中,昆仑站负责接收来自地球的信号,但什么都没有,寒冷的阴霾一直笼罩在浑浊的地球大气层内。战争总会有结束的一天,至于赢的是EHC还是PERU,又会发生什么,都是下一个世纪的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