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地主家的饭菜

要说家里做饭好吃的人,那就只有裴老太一个。

大儿媳妇金氏,好吃懒做,就长的还行,如果不是老大非要娶,自家绝不会娶这么个儿媳妇。

老二媳妇儿胡氏做饭倒是能吃,也只是能吃而已,让她做糊糊还行,做肉简直是浪费了。

裴老太可是村里谁家办事儿都会请去做大厨房的人,有几把刷子。

买来的五花肉,先洗干净切片备用,家里剩的地蛋剁成块儿,五花肉煸炒出油,加入地蛋一块儿炒。

待快要熟了的时候,加水焖,撒上盐,大酱。

这酱是裴老太在丹阳县城顺手买的,丹阳本地产的,说是炒菜加一勺菜就有味儿了。

焖着地蛋五花肉,裴老太今天煮的饭是白米混合着糙米的,糙米让她筛了一遍,去掉了石子儿。

家里刚来,没种菜,吃的只有野菜,裴老太想起自己看过的“视频”,里面有一种菜就是用野菜做的。

取些白面,裴老太心疼,便加了这杂面进去,野菜焯水后过凉水,剁碎,和面混合在一起。

加水,加调料,揉成团子。

裴老太打开在老祖宗的铺子里买的油,那是一个木头做的罐子。

上面用油纸和木盖盖着,一打开,里面的油雪白雪白的,满满一罐儿!都是上好的细腻猪油。

弄出一点儿放进锅里,烧化后加水,水开后再把野菜团子挤进锅里,家里人太多,虽然菜的数量少,但份量多啊!

开饭!所有人都坐在桌前等着裴老太分饭,林牧看大家神色紧张又期待,好奇的问三丫。

“如春妹妹,怎么家里人都这么紧张?”

裴三丫脸一红,还没人叫过她如春呢,都是管她叫三丫的。

“奶今天买了肉,好吃呢!”

裴三丫想了想又从兜里拿出半块糕点,“牧表哥,你吃。”

牧表哥人有礼貌,糕点给他吃。

林牧看着这半块都快碎了的糕点,愣了,“我不要,你自己吃吧。”

裴三丫觉得这个表哥比自己家两个堂哥好太多了!

“日后咱们家就要在小满村,在丹阳县扎根了!一定要互相帮助,我们才是一家人,一家人往一处使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裴老太一边分饭,一边发表感言,大家捧场的说好。

裴老太夹了第一筷子后,众人才敢开吃,筷子齐唰唰的往那碗五花肉炖地蛋上夹。

肉味儿,没吃过的人惦记,好不容易吃过的人太久没吃更惦记,抓心挠肝的想。

她们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吃饭要一边唠嗑一边吃才香。

“娘,以后林牧侄儿就跟儿子一起住吧,明山明河睡觉不老实,三个孩子太挤了。”

裴老太怎么也没想到,这话是裴怀礼说出来的,老三最烦别人打扰了。

“怎么?跟你住会打搅你读书。”

裴怀礼眼睛一亮,“不会!林牧学问好着呢!还识字,想是在家里,舅舅们教过。”

“儿子看他是这块料,想带着他一起读。”

自家的两个亲侄儿,一个比一个傻乎乎,一个字教半天也学不会。

“那好吧,林牧你别打扰到你三叔念书就成。”

裴沉月听着她们说话,越来越觉得这个林牧不一般,普通的农家小子,哪有机会认字?

最重要的是这林牧的长相,之前在路上看着黑不溜秋,黄不拉几,营养不良的样子。

现在看,还是瘦弱,但精气神儿足,挺好看的。

“既然定下来了,家里孩子念书的事儿还要继续,赶明儿去问问族长,孩子们还在族里念书不。”

裴老太对家里儿子孙子念书的事情还是挺在意的,她那早死的丈夫心心念念让家里出个读书人,最好出个秀才,举人。

可老三才是个童生呢,他就死了。

族里念书,一个孩子只需要一钱银子,不要别的东西,夫子也是裴家族里的秀才。

只紧着裴家的人读书,其他村的想进来,得花上一些银钱呢!

“姑婆,我能和二位表哥一起去念书吗?”

林牧问道,他的眼睛亮晶晶的,像天上的星星。

裴老太一顿,你又不是我家的亲孙子…………

两个孙子本来就要两钱银子呢……再来一个……四舍五入半两银子都没了。

裴怀礼是不用去族学的,他已经是童生,平日里自己在家读书有问题的时候就自行去请教族里的夫子。

去念书的都是些小孩儿。

“答应他,让他去念书。”

裴沉月说道,这也是一笔投资啊,万一成功了呢?

不是她嫌弃,裴明山裴明河两个,屁股上就跟长了刺儿似的,坐着不动都费劲,不像读书的料。

“娘,让林牧去吧,儿子看他比明山明河聪明多了。”

裴怀礼毫不犹豫往亲生侄子心上插刀。

裴老太深呼吸两口,对上林牧可怜兮兮的眼睛,“好,你也去,牧小子,可得好好念书啊!不要辜负姑婆的期望!”

“谢谢姑婆,谢谢三叔。”

林牧得偿所愿,只要让我念书,我一定能念出一条康庄大道!

“姑婆做饭的手艺真好!”

裴老太笑笑,虽然不想出钱让林牧读书,她还想着让林牧就在自家以后娶三丫呢,都是看着长大的靠谱儿。

但老祖宗发话,肯定有她的道理,没准儿这林牧就是个读书的料子呢。

唉,就当是从三丫的嫁妆里支的吧!

三丫嫁妆-1

小满村的人等着县里发粮种,他们刚到小满村,能活下去就不错了。

小满村和裴家村不一样,许多作物都是这边才长的出来的,得等着县里发粮种下来。

闲不住的裴怀义带着大哥大嫂把家里的地精细的养了一遍,又整日整日的开荒,硬是多给家里开了几块地出来。

裴老太将手里从前攒下的菜种子撒在院子外,院外被他们开出了一块儿用来种菜。

六月末,七月初,县里发粮种了,他们来晚了,还能赶上种一季稻子。

六月末种,十月份还能收一茬儿。

第二种就是夏红薯,现在种正合适,十月份就能收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