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秋收

回家里拿了一包晒干的玉米须,裴老太交给李家村的那个半大小子。<\/p>“这玉米须是有用,但喝多了也不好,你去医馆问清楚伎俩,可别再喝出什么问题来。<\/p>今儿你先回去,安顿好了就过来给我们家做工。”<\/p>打打杀杀的事儿她做不出来,若是别的地主家出了偷东西的,往往把人腿打断,手打折。<\/p>可这样不是让本就贫穷的家庭更加贫穷了吗?<\/p>更穷了之后,他们还会怨恨地主。<\/p>现在自家走的是仁义,善良的路线,要留一个好名声在外。<\/p>七月中,秋玉米已经悉数种下去。<\/p>那么多的种子,只他们一家人是种不完的,便分给了几家相近的人家,先小范围地种着。<\/p>这些人都不是胡搅蛮缠不讲理的那种,就算种不出来什么东西,也不会埋怨,都是自发地愿意先种。<\/p>苟大人也安分了许多,大概是上次他以为自己一定完蛋了,没想到侥幸没出事儿,他仍旧是那个县令。<\/p>后来,苟大人也不再找裴老太的麻烦,书院慢慢有了雏形,约莫年底就能建好,孩子们现在在任家老宅也生活得很快乐。<\/p>上课,巡店,谈谈生意,回家陪家人,这就是裴老太每天的行程。<\/p>秋天就带着孩子们秋游,在山上野餐,日子过得十分惬意。<\/p>秋玉米七月中旬种下去,十月下旬就能收获,玉米长起来看着就十分喜人。<\/p>比人还高的杆子,跟树苗似的,一个挨着一个,笔直地站在地里,枝繁叶茂,郁郁葱葱。<\/p>庄稼长得好,看着就没烦恼。<\/p>跟卫兵似的,站着好大一片。<\/p>这个季节,地里好多庄稼都该收了,田地里随处可见收获的人,收成好,每个人都带着笑意。<\/p>何秋雨和谭泽,一人站在队伍最后面,一人站在队伍最前面,中间带着十来个小娃娃。<\/p>“咦!这是哪家姑娘,怎么生这么多孩子?”<\/p>地里的农人擦了擦汗说道。<\/p>“这两人这么年轻,娃都这么大了,这才叫多子多福。”<\/p>“这么多,咋养的起啊!”<\/p>何秋雨带着她们往地里走,一路上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p>“到了,现在请山长讲话!”<\/p>何秋雨把她们带到地里,裴老太早就在地里等着了。<\/p>“今天,我们要学习掰玉米,明天春天,你们也要开始种植玉米。<\/p>今天掰的玉米,给你们带一些回去,看谁掰得最多!”<\/p>这么多孩子,那就是这么多劳动力啊,做农活儿好,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学习。<\/p>远离大自然的学习,那是有问题的。<\/p>“像这样,简单得很,这个就是果实,给它掰下来就成了,叶子不用扒,等回去再扒。<\/p>要注意不要被叶子割到了,小心,有时候不注意能被喇出口子呢,累了就歇会儿,中午来家里吃好吃的!”<\/p>裴老太给她们打样,掰了几个玉米,就把孩子交给何秋雨跟谭泽了,别说,看起来真像一大家子。<\/p>小孩子干活儿其实很快的,这种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的活儿,只要速度,小孩又精力充沛,一个一个地比着干。<\/p>裴老太看了会儿,就准备溜达回家准备饭菜,她们好不容易过来一趟,又是干的体力活儿,就当给她们加餐了。<\/p>“哎,这是哪家孩子啊,怎么去你家干活儿了?”<\/p>“是啊,这夫妻俩看着也眼生得很,雇人怎么雇一群娃娃。”<\/p>乡亲们见裴老太路过,忍不住问道,实在是两口子带十来个娃娃的场面太壮观。<\/p>村里一般人家,家里就四五个小娃娃,都还得担心地里的粮食不够吃呢。<\/p>裴老太笑笑,“这不是他们的娃娃,这两个人是我们书院的管事儿,这些是我们书院里的学子。”<\/p>这就让大伙儿觉得更奇怪了。<\/p>“书院?你还开了书院啊?我咋没听说过呢?”<\/p>“不对吧,刚刚那些娃娃里只有几个男娃,全是女娃呀,你家书院收的是女娃?”<\/p>大伙儿纷纷伸长脖子望望,还果真是女娃多呢!书院不都是只收男娃的吗?<\/p>“是啊,我的书院在城里不远,如意街那边的山下,名字叫墨香女子书院,现在还没正式收学生呢。<\/p>我这家书院只收女娃,这几个男娃是因为可怜,没地儿去,才暂时住在书院里的,以后若是你们家的女娃想来上学,也可以来报名,我们收学生只看品行。”<\/p>裴老太伸直了腰板很自豪,但她没敢说包吃包住这话。<\/p>村里有些人家她知道的,生一堆孩子,又养不起,一个个养得邋里邋遢不说,还有些偷鸡摸狗的毛病。<\/p>女孩子也是养的又馋又懒,她的书院,普通人家进来是要交学费的,只有那些被捡到的,真正无家可归的女娃,被遗弃的女娃。<\/p>在县衙登记后,和原家庭再无瓜葛,只属于书院的,这种才能不收分文。<\/p>否则有的人会故意把孩子送来,给孩子混口饭吃,养大了再抢回去嫁人。<\/p>她的书院不是养出好女子再让她们嫁人的。<\/p>“哎呀,那你们书院管饭不?我家娃想读书嘞,闺女去识两个字也好,一年要多少银子啊?”<\/p>有位妇人,埋着脑袋听了半天,这会儿才抬起头问问。<\/p>“收,收得少,管吃管住,每五日休沐两日回家来。<\/p>都是乡里乡亲的,我就实话给你们说吧,我这书院哪哪都好,但是有两个规矩,一个只收女娃,另一个就是毕业了的女娃要留下来做事,有工钱,但20岁之前不能嫁人。”<\/p>裴老太说道,她当然希望学生多点好,但也不想任何人占便宜!<\/p>“啊!20岁才能嫁人?那都成了老姑娘了,还有谁要啊?<\/p>我说你这哪哪都好,就是这条规矩不行,那闺女大了就得嫁人,否则认再多字又能怎么样呢?<\/p>老姑娘了,不好嫁。”<\/p>有人语重心长地劝道,裴老太明白,现在都是这样,养女儿就指着嫁出去。<\/p>“我知道,我的书院也不是谁都能进的。<\/p>里面的学生读书不是为了给谁当妻子,给谁当娘。”<\/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