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准备找条大腿抱一抱

二月廿十,宜会友。

对于已婚男人来说,什么样的事经常让你抓狂?

料想,大多数人会给出统一答案:等老婆。

可秦良玉偏偏要打破华夏五千年的全国统一。

她双手抱胸,还裹着一把宝剑,早早就站在门口...等老公。

等了良久,还是不见臭流氓出来,于是又朝屋里喊:

“呆子磨豆腐花嘞?”

“你啷个还不出来?”

话落,屋里响起不耐烦的回应:

“来啦来啦...就知道催催催,催债的都没你这么能催,赶着去投胎呀!”

“明明腿伤都好得差不多了,你一个大老爷们出个门还磨磨唧唧的,别人还以为你在里边忙着涂脂抹粉呢?”

刚迈出门槛的李弘贞,听了这话登时无语了:

“诶!你要明白今日咱们出门是去会友见客,当然要衣冠楚楚,精修边幅,如此才能...才能...才能那啥?”

秦良玉白了他一眼,帮他补上后面的话: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

“但...己所不顺,勿加于人,你也不能让我等太久!”

这话怼得李弘贞一脸懵逼,任凭他怎么搜肠刮肚,都凑不出一句“之乎者也”来反驳。

看他一副吃屎的表情,秦良玉心里乐坏了。

这次讲道理终于赢了一把,哈哈...好开心好开心!daqu.org 西瓜小说网

实在憋不出来,李弘贞只能拿她的穿衣打扮做文章:

“呀呀...好歹也是出门见人,你就不能穿条裙子吗?瞧瞧你穿成啥样,拿着把剑,穿一身劲装,这是要去打家劫舍,还是准备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还有,明明穷得连马都买不起,天天穿马靴,装给谁看呀?”

“我乐意这样穿,方便揍人。”

“......”

夫妻俩互怼之间,已经来到村口搭上牛车。

半个时辰后,来到玲珑书斋门口。

方掌柜早已在此等候已久,见二人到来,立刻招呼他们坐上马车。

车厢内的空间极为宽敞,屁股底下的棉花垫子很厚,丝毫感觉不到一丝颠簸,就连厢内的装潢也是雕梁画栋的,相当奢侈。

李弘贞看得啧啧称奇,这车放到现代的话,也是豪华商务级别的。

由此可以预见,周如梦这次宴请,八成是为了拉拢自己成为玲珑书斋的御用作家。

刚好李弘贞也有抱条大腿的想法。

上次回忠州,他向大舅哥秦邦屏打听过了。

这个周如梦是巴蜀的世家大族,她爹周华龙是嘉靖四十三年的进士,年纪轻轻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从翰林院编修做到现在南直隶的户部侍郎。

她丈夫梁祖龄的家族也是在巴蜀扎根两百年的书香门第。

先祖梁兴礼本姓黄,明朝初年入赘成都梁氏,由此改为梁姓。

曾祖梁万钟是成化五年进士,曾担任过浙江知县、杭州知府、两浙都转盐运司运使、南京管操署指挥同知。

祖父梁衮是蜀王府的引礼官,父亲梁承教是温江县学生员。

梁家好几代人积攒下来的家族底蕴,却没有让梁祖龄养成冗官的作风。

受良好的家风影响,梁祖龄勤奋好学,万历十四年参加殿试,以三甲第78名的成绩中得进士。

中进士后,他又在吏部观政一年,次年调任应天府江浦县担任知县。

在地方任职期间,秉公执法、清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被誉为第二位海清天。因政绩斐然,去年又调任南直隶担任户部主事。

听秦邦屏介绍完之后,李弘贞才后知后觉想起原历史中有一位姓梁的文官参加过抗倭援朝的战争,原籍也是四川人,看来八成是他。

当时听周如梦介绍的时候记忆过于模糊,一时没能想起来。

对于这种心怀天下的好官,李弘贞当然很乐意结交。

因此,他为了这次见面,还准备了饼干、蛋糕、面包三件套。

......................

白灵山庄。

周如梦手里捧着一本已经印刷成册的《跳蚤记》,正津津有味的阅读着。

这本书因为揭露人性过于真实、描述西方社会过于形象、嘲讽阶级固化的意味拉满,以致于她到现在也记不清刷了多少次了。

刚开始看的时候,会因为老金一家无法实现阶级跨越的艰难处境,而感到同情。

看到老金一家为了在圣诞节吃点好的,金妈把高档餐厅的残羹剩饭带回家,也会感叹穷人生活不易。

当看到老金一家为了能寄生贵族,故意陷害前保姆和司机,又把她的三观给击了个稀碎。

故事的最后老金一家得到应有的报应,又让周如梦有种如梗在喉的难受。

明明全家人都那么优秀,为何偏偏就要落得如此下场?

哎!时也,命也!

刚合上话本子,丫鬟恰好进来禀报:

“禀夫人,杜陈二位公子,已经驾临山庄。”

“好!将他们请到此处。”

少顷,杜少康和陈怀安联袂来见。

待三人互相行礼落座,周如梦便直奔主题。

“妾身派人给两位送去的这本《跳蚤记》,想必二位已经看过了吧?”

两人同时向她小施一礼:“已然阅之!”

周如梦接着道:“以二位之高见,此书可否置于书院私塾,作为学子课余读物?”

闻言,杜陈二人同时对视一眼,旋即便知周如梦在打什么如意算盘。

周、梁、杜、陈这四大家,在巴蜀都有创办自己的族学。

看来周如梦并不打算藏私,想把《跳蚤记》这本书共享出来,既帮李弘贞传播文学作品,也能在另外三家手上小赚一点。

杜少康顿时灿然笑道:“哈哈哈...着书之人,能得夫人如此赏识,实在是令杜某羡煞不已啊!如若可以,我亦想着书立传,于这世间留下千古青名!哎!怎奈腹中墨水仅限作得几首酸文骚诗,实在写不出这等佳作!惜哉痛哉!”

陈怀安附和道:“读过这本《跳蚤记》之后令我感慨颇深,以往许多关于人性的困顿也豁然开朗。此书故事虽短,却处处包含警世之意,而且我大明与欧罗巴诸国并无朝贡往来,对洋人也知之甚少,将此书置于书院供学子参读,我认为夫人此举慧眼如炬。”

听罢,周如梦恬静一笑:“既然两位与我不谋而合,那待会就劳烦两位,帮我游说一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