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 大儒师(2)

这个世界也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易经》中的这几句话,成为某些儒家弟子提倡男尊女卑的理论指导。

汉朝时又有董大儒提出夫为妻纲,进一步弱化女性的存在感。

但秦、汉、唐、宋、明五朝,都涌现过举世知名的女大儒,以恢弘的气魄,驳斥了种种压迫女性的歪理邪说,同时展现了非同一般的儒家之力。

换句话说,你要讲道理,咱们就讲道理。

你道理讲不过我,想开打,那咱们就开打。

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武力值,咱们都不怕你。

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甚至某位姓班的女大儒,出于政治的原因,专门写了“女诫”,教导女性要三从四德。

应该说还多一从,除了顺从丈夫,还要顺从婆婆。

可想而知,众多男大儒对她推崇至极,宣称如她这般,才配与吾等并列儒家祠堂。

但同一时期以及后来的女大儒们,将她骂个狗血喷头。

每每提及,都是“班某人事男以媚......”

班家女眷们也以她为耻,班家男儿娶媳妇都难。

裹小脚、男女七岁不同席、贞节牌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等陋习,也曾有男大儒提出过,下场都很惨。

有的身败名裂,有的妻离子散,有的命丧黄泉。wutu.org 螃蟹小说网

叫嚣得越狠越极端,结局越让他不能承受。

在这里,七杀想给女大儒们点个赞。

总之,在诸位女大儒前仆后继的努力之下,女性的地位逐步得到提升。

到了大盛朝,女孩们也能上学,也有资格入朝为官。

七杀厘清思路,整理好身上所穿的儒袍,走出宿舍。

哦,这里不叫宿舍,叫风斋。

大约三十平米一间,两人共住,有床榻衣柜,书桌屏风,布置得颇为雅致。

原身名叫郑巍,今年十六岁,是江南琅嬛书院的学生。

她已在琅嬛书院上了三年学,上个月,刚刚晋升到新秀。

儒家弟子共分六个等级,学童、新秀、儒生、儒士、儒师、大儒师。

前三者都是学生,到了儒士这一级别,就可以选择继续念书,或者参与朝廷的科举。

儒师这一级,能开书院教书育人。

并且不需要通过科举,就能入朝辅佐君王。

——君王召不召他是另一回事,但资格是有了。

朝中若无空缺,可以留下名号,排队等候。

至于大儒师,极为罕见,原身印象中,世上仅存三位。

据说他们已非凡人,有移山填海之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七杀很想见识一番。

但以原身现在的等级,还不够格走到大儒师面前。

她七岁开蒙,十六岁才达到新秀,资质不说鲁钝,也绝不出众,就很平常。

平常得像个充数的路人甲。

好在心胸豁达,意志坚定,多少跟她一批的同窗已是儒士,她也不嫉妒不惊慌。

心态很稳定。

七杀喜欢这一点。

穿过风景秀丽的庭院,来到后山校场。

校场里有很多人,都在练习儒家之力。

这边口诵“燕燕轻盈,莺莺娇软”,满天飞起燕子黄莺。

那边喊着“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一阵狂风袭来,吹得那人东倒西歪。

但没有出现舟楫,显然是儒家之力不够。

七杀找了个僻静之处,念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儒家之力是如何通过圣人之言、诗词歌赋具现的,她很好奇,万分好奇。

这是和修真完全不同的力量体系。

也不同于修真界的言灵之术。

她迫不及待想要感受。

尴尬的是,数息过去,什么都没发生。

没有刀光剑影,也没有侠客疾行。

她猜测是原身儒家之力太弱,不足以驾驭这杀气十足的诗句。

那就换一个。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还是没有,黄鹤没有,黄鹤楼也不见踪影。

七杀一咬牙,换首更简单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直换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艳阳高照的天空,忽然出现一轮皎洁的明月,月光中,有松林若隐若现。

耳旁似乎还能听到山间小溪流过石头的潺潺声。

此景极美。

七杀却没空欣赏,忙着捕捉方才那一瞬间,周遭气场的微妙变化。

她确信,就在那一瞬间,她的心灵似乎与诗句发生了共鸣,这共鸣改变了天地间的某种规则,使得异象出现。

为何如此?

她百思不得其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