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秦之田租

《管子》言:租税九月而具。

进入九月后,太康乡邑一片热闹场景。

太康乡下辖的各里里人,都要在这一个月带着田租前来乡中缴纳。

官府在法律上允许黔首拖欠田租三十天,可一般进九月后,各地秦吏就要开始不停的催促。

因为秦法动辄株连,如果黔首拖欠田租超过了三十天,不仅自己要赀罚一甲,就连负责收租的乡啬夫、相关吏员也要跟着赀一甲,再往上负连带责任的丞、令、令史还得各罚一盾。

如果拖欠国家田租的人死亡或者逃跑,找不到责任人,那么乡啬夫和手下吏员,就必须要自己掏腰包将这个窟窿给补上去。

“吾等资财亦是辛苦所得,岂能因黔首逾期而遭受罚没。各吏员速速催缴田租,敢有拖延者,重惩之!”

这种情况下,每年一进入九月,乡啬夫和乡中吏员全都像打了鸡血似的,扯着嗓子催促各里速速缴租。

如果里人稍微慢上几天,就会有当地里典和田典上门,威胁恐吓,绝不准你拖延,家中刚收获的粮食更是被盯得紧紧的,不给你匿租的机会。

这般紧急催逼,大多数人自然不敢拖延。

所以这一日放眼望去,每条乡道上都是人来人往,空气中尽是扑鼻稻香。

在那无数缴租的乡人中,吴广的身影又格外显眼。

独轮滚滚,在乡道上辗转腾挪,快速前行,超过一个又一个的负粮农夫。

吴广从平安里出发到太康乡邑近二十里的路途上,不知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一声接一声的询问,让吴广讶然。

“这下要出名了。”

吴广硬着头皮,将车推进乡邑,来到缴租的地方。

这一路不仅邑中的乡人农夫感到惊奇,就连乡吏都不免多看吴广几眼。

“此物是车?有些意思。”

负责统筹收租的田部佐刚清点完一人的田租,抬头时见到吴广推着独轮车到队列后方,好奇的打量了一眼。

不过因为今天缴纳田租的人太多了,乡吏事务繁忙,他们十多个人就要管全乡上千户人的缴租事项,虽有注意但没时间去多想,更别说是上前询问了。

其他乡人好奇吴广的独轮车,可在这邑中不好询问,且缴租在前,农夫的心思都放在今年的租额上面,相互议论着收成和要缴的数额。

“今年的租额是每亩8斗呢。”

“这么多?”

“没闹灾,自然收得多,若是灾年才会降一些。”

“今日缴了田租,下個月还得纳户赋啊,唉。”

吴广听着里人的谈论,脑海中盘算着他这一年要缴纳的租赋。

秦代除去一些特殊税种,黔首向官府缴纳的租赋主要分成两类,分别是田租和户赋。

其中户赋要缴纳两次,分别在十月和五月,现在还不用管。

吴广这一次来缴纳的主要是九月份的田租。

田租包括禾稼与刍稿两部分。

禾稼是缴纳收获的粮食,其计算方式是先确定田亩的实际面积,然后根据“什一”之率确定税田的面积,再由税田产量去征收田租,这叫做“取禾程”。

秦的禾稼税率是什一,要比汉代的十五稅一、三十稅一重得多。

相比前面的春秋战国,这税率又只属于常态,称不上太过剥削。

值得注意的是秦的田租并非是按照黔首的实际收获量来征收,而是按农户所拥有总田亩面积的十分之一去计算,用亩数乘以官府给出的“税田产量”,这就是一年要缴纳的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