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吴广封王

陈胜抛弃扶苏、项燕的旗号,在陈地自立为楚王,一时间在整个陈郡引发巨大反响。

首先便是陈县再度成为了楚国的都城,城池内外尽是楚旗飘扬。

起义军上下摇身一变,成为了楚国将士。

元勋诸将个个高兴,希冀这位新王带他们走向富贵人生。

不过既然立国为楚,那各种官爵制度上就不能再秉承之前的秦制。

反秦复楚,恢复楚制成了政治正确。

可陈胜与手下众人皆起于微末中,底蕴有限,他们对于昔日的楚国旧制不甚了解。故而没有立刻进行人事变动和封赏官爵,而是先召集昔日楚国的豪贵,来商议如何恢复楚制的事情。

底层的黔首在闻听陈胜为王,楚国复立的时候,皆在城中兴奋庆祝。

他们被秦人压迫奴役了十余年,如今一朝得解,自然欣喜若狂,对陈胜十分拥戴。

相比黔首的喜悦,那些投降的故秦吏、豪族则大多心中彷徨。

在他们看来,起义军虽然打下半个陈郡,一路势如破竹,可秦国的体量摆在那里。刚开始只是被起义军打了个措手不及,等到日后秦军反应过来,大举来袭,陈胜能挡得住吗?

不称王可能秦廷还不会太过重视,今朝陈胜自立为王,那秦廷的关注程度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心里这般担忧,但面上没人会去触陈胜的霉头,反倒各种恭维,夸得陈胜心中欢喜,真以为人心皆在他的身上。

至于私下议论此事的人,也是少不了的。

“张君何故当众反对称王,此非陷我于不义乎!”

城中一处宅邸,武臣对着张、陈二人抱怨。

张耳苦笑道:“吾等亦是为大王计,希望能复立六国,为义军树党增力,早日诛灭暴秦,并无他心。”

陈馀亦道:“秦人势大,虎踞天下。今陈王于此称尊,号称要张大楚国,试问赵燕齐魏之地,有几人能响应楚人之号召,故而吾等认为只有六国复立,方能让天下尽起反秦!”

两人本是豪侠,口才不俗,几番言语便将武臣说得连连点头,责怪之意略减。

他离去前,对二人嘱咐道:“两位所言甚有道理,然则大王自有打算,吾等不好多言,只管听命便是。”

待到武臣离去。

屋室之中只剩张耳、陈馀。

两人私下密议。

“陈胜不用吾等之策,非贤主也。”

“然也,吾等日后当择机行事,以观天下之变。”

……

就在陈胜这边据陈县而称王时。

时间进入八月,楚地的战略形势再度出现了变化。

先是邓宗奉陈胜之令,南下攻伐陈郡守白喜。

途中所过项、新阳等县城皆望风而降。

陈郡守白喜征召各地县卒两千人,北上与邓宗统率的义军交战,两战两败,南下逃亡九江。

邓宗趁势克复汝阴。

战报传回陈郢后,陈胜大喜,给了邓宗将军称号,并命其继续南下,渡过淮水去收复位于淮南的九江郡。

楚国最后一個都城寿春位于淮水南岸,若能一举将其收复,定然可以大幅鼓舞楚人反秦之心。

南边战事势如破竹。

西边的战事也是捷报连连。

起义军攻入陈郡时,陈郡尉彼时正带兵在西边的上蔡县围剿大盗周章。

周章手下人数不多,但其人曾在楚国春申君手下当过门客,又在项燕军中效过力,颇懂兵道之法,与陈郡尉纠缠不休。

等到郡尉知晓陈县危急,正要回兵救援时,周章这边立刻紧随骚扰,拖延郡尉回兵陈县的速度。

这时义军中的宋留部率军西进,于道中阻截住郡尉统率的兵卒。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