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太子能替朕分忧

私下动手之事,高山瞒得很严,哪怕人人都能猜到,但只要他不承认,这事儿就没发生过。

就算是丁小白追问到他跟前,他也咬着牙没承认,倒不是有心骗她,而是不好意思开口。

背后下黑手,实在不是君子所为,要不是碍着皇上的面子,高山更愿意明刀明枪地收拾那孙子。

说起下黑手,高山还颇有些遗憾,那孙子实在太弱了,都不够他三拳两脚过瘾的,几下就打趴了。

要不是提前堵了嘴,肯定得跟个娘们儿似的哭天嚎地,半点筋性也没有,哪像个男人。

堂堂尚书把子孙教成这副熊样,这家人还能有什么规矩?没有个能立得住的小辈,秦家在京城也没多少日子好混了。

这么一想,就觉得秦龙飞还是有眼光的,早早脱离了秦氏一族,一旦秦尚书倒台,秦氏消亡,他也能免受牵连。

当然,秦氏的好赖不关高山的事,他的本意是把这件事儿给摁住了,背后阴人到底好说不好听,不了了之是最好的结果。

奈何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先是孙驰骏把他看穿了,一个战壕出来的同袍,想瞒也瞒不住。

这也就罢了,更可恨的是,孙驰骏借机揍了他一顿,又灌了他一顿酒之后,还是把事情说漏了。

这事儿说起来,都是嘚瑟惹的祸,孙驰骏提了礼物去秦府,美其名曰看病号,其不知就是去看秦龙简的热闹。

看完了回来,就忍不住跟丁小白得瑟,说都好几天过去了,那猪头还没消肿,两条腿折了只能瘫在床上,可得养着呢。

又说恶人自有恶人磨,衰人就该这样对待,不然还真当京城是他家的地盘儿,没人敢惹呢。

要说高山这一顿着实打的好,太解气了,可惜没有带上他,不然满嘴牙都给他打掉。

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再顺嘴胡咧咧,污人小姑娘的清白,再敢有下次,还是照打。

什么君子不君子的,对待这种卑鄙小人,就得用卑鄙的法子,不然他还真当这天下没王法了。

有了孙驰骏这一出,想瞒也瞒不住了,早就猜出真相的丁小白,直接就拎了高山的耳朵。

训他小不忍则乱大谋,为着秦龙简那样的人,被人抓了把柄多不值?好歹身上还担着官职呢,何必冒这样的险。

就那个人渣,想报复他的办法多了去了,揍他是最轻的一种,太便宜他,最好让他再也享不到京城的富贵荣华,才是对这个纨绔最大的打击。

而最让丁小白生气的是,都问到他面前去了,他竟然还敢瞒着自己不说实话,这还了得!

眼见自己惹了祸的孙驰骏,看小丫头真发火了,贴着墙根儿往外蹭,打算趁丁小白不备,灰溜溜地溜走。

结果被高山一把给揪住,哪能自己一个人挨训呢?好兄弟就得同甘共苦,何况这位还是罪魁祸首。

丁小白小惩以戒,这事儿也就到此为止了,真相止步在正巧来探望的秦龙飞,定格成了四个人的秘密。

经过了一场官司的丁小白,完全没有因为官司清闲下来,相反,比打官司前更忙碌了。

不止要忙着婚礼的筹备,还要忙着过大年,她郁闷得很,明明受了无妄之灾,让她歇上两天很过分吗?

可惜没人听得到她的心声,辅国公夫人和李小禾忙婚事忙得兴致高涨,每天不是嫁衣就是铺盖的。

俩人时不时的就头碰头开小会,不是商量嫁衣上的绣花要改一改,就是商量家具的样式还要多加些。

看两人忙碌得辛苦却开心,丁小白也不忍心泼冷水,用辅国公夫人的话说,这是继她忙过了钧儿身体后的又一桩正经事。

丁小白又是个孝顺的,不忍心让长辈们失望,自然无条件配合,手指头因绣花被扎了无数个针眼,也没有半分怨言。

时间总是不够用的,仿佛眨个眼的功夫,年三十儿就到了跟前,年夜饭热热闹闹的摆上了桌子。

丁小白看着满院无处不在的红灯笼,饭厅里插着的鲜花,挂着的彩绸,精神一瞬间有点恍惚。

这是她来到这里的第几个年头了?记得她从这个身体醒来的时候,才刚刚八岁多。

而过了这个年,她就十六岁了,就要嫁入将军府,成为某个人的妻子,时间,不会为了任何人停留。

晚上阖府守岁,小孩子们兴奋得里里外外地跑着,难得一年一次的撒欢儿。

手里拎着的小灯笼,时不时就被风吹灭了,这边儿刚帮着点上,那边儿又有小灯笼被烛火烧着了。

孩子们大呼小叫,下人们忙着照看,时不时还跑回来抓一把糖果或小点心。

最受欢迎的当然是丁小白的水果软糖,几年前一经推广,就风靡了京城,成了年节里,最受欢迎的待客之物。

大人们则围坐在桌边,吃着零食瓜果聊闲天,看着屋里屋外的热闹,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哎呦,我是熬不住了,这年纪到了不服老是真不行,你们陪着孩子们守岁吧,我们先去歇了。”

辅国公夫妇一向早睡,熬到了午夜,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夫妻俩把照顾孩子的任务安排给世子夫妻俩,便双双起身,准备回房。

“再等一下,再等一下,等看过了烟花再回去歇着,今年内务府出了很多新花样,不看可惜了。”

孙驰骏和秦龙飞、高山一迭连声地留人,紧跟着穿起外袍,跑出去准备烟花了。

秦龙飞来辅国公府过年,是因为无家可归,或者说有家不想归,而高山则是孤身一人,走哪儿哪儿便是家。

其实真正说起来,这里不是辅国公夫,而是孙驰骏的靖国侯府,只因辅国公还住在这里,大家便把这里当成辅国公府。

真正的辅国公府早就修缮妥当了,可因为这事儿那事儿一直没搬过去,辅国公夫妇打算年后就搬。

还劝着丁小白也跟着搬过去,出嫁的时候就从辅国公府走,丁小白却不愿意多折腾。

若是她搬去辅国公府,那边又要专门给她收拾一间院子,又住不上几天,不是一般的麻烦,便想着能省就省了。

听说要放烟花,夫妻俩很给面子地留了下来,孙驰骏他们仨把烟花准备好,就带着弟妹子侄,呼呼啦啦地去了院子里。

只见各种烟花一字排开,又让下人们把各自的小主子看好,三个人亲自动手,一簇簇烟花便被点燃了。

府里现在不差钱,自然买的都是最上品的烟花爆竹,此时在空中炸裂开,绽放出最美的样子。

孩子们大声欢呼着,拍手跳脚地蹦跶,又开心又兴奋,而在厅堂的一角,辅国公夫妇肩并肩坐着,是截然不同的静谧安然。

烟花燃尽,夫妻俩相视一笑,不管是孩子们的兴奋开心,还是独处一隅的安然静谧,都是他们想要的生活。

转过天儿就是大年初一,几近凌晨才睡去的孩子们,又都早早地爬起来,这精力旺盛得让人叹为观止。

不为别的,年后这几天的压岁红包,可是会让他们收到手软的,错过了今年就得等明年了,自然是谁也不甘落后。

辅国公府也是早早的就打开了大门迎客,来拜年的人络绎不绝,唱礼的管家喉咙都要喊破了。

辅国公府出了一位皇后娘娘,国公爷又深得皇上宠信,自然是京城里的香饽饽,拜年的首选。

这不,有那时间掐得准的,就赶上了皇上,皇后,皇子们给辅国公府送拜年礼。

先不说送的什么东西,只那一道道明黄的圣旨、懿旨传到府里,焚香摆案,跪拜的垫子半天也撤不下去,就已是天大的荣耀,够人羡慕好久了。

最让丁小白没想到的是,太子爷秦铮的贴身总管宁总管,给辅国公夫妇拜过年后,又特意去了她的院子里拜年。

往年皇后和太子爷以及四皇子,除了给辅国公夫妇送拜年礼,也都会给她另外备下一份。

可像这次这么正式地送到她的院子里,却还是头一次,丁小白虽然不至于受宠若惊,也还是有些意外的。

“咱家代太子爷感谢孙小姐,这一次您的鼎力相助,可帮了咱们太子的大忙了。”

“昨天宫宴上,皇上还特意嘉奖了太子殿下,说太子殿下一心忙于国事,堪当众皇子的表率。”

刚一迈进丁小白的屋门,宁总管就规规矩矩地跪下了,诚心诚意地给丁小白磕了三个头,丁小白拦都没拦住。

“孙小姐也是知道的,殿下能守住太子之位有多不容易,那么些个兄弟虎视眈眈呢?”

“各家的母族也是摩拳擦掌,暗地里不知道使了多少绊子,亏得咱们辅国公府是省心的。”

“不但没有那些糟烂子弟扯后腿,让有心人抓到把柄,反而政绩斐然,间接给了太子不少助力。”

“太子本身又是个能干的,就说这次制药,收益远远超过了预估,皇上高兴得不得了,说‘还是太子能替朕分忧,春天开荒买种子的钱有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