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当年的荣宝斋

而另一边,东南亚的那一批人,显然已经发现了诡异。

“咱们的事情暴露了,付家那个老头子,发现咱们了。”

“发现了又如何?他们还能怎么办?”一个人格外不屑地开口说道,华.夏能够对付他们的法师的,在他看来就没有。

所以说哪怕是被发现了,那又能够如何?

而且即便是被发现了,发现之后呢,难道要用这个罪名,来起诉他们?

开什么玩笑。

况且他们,也不是偷渡进来的。

只要不是偷渡进来的,这就是外交事件,外交事件可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与他们的不屑相对比的是,泰玄子那边的慎重,他似乎已经感觉了,这个地方的怪异。

看向了付振芝,开口说道:“付居士,对方比我想象中的强大,这里的气场,已经开始朝着一种邪恶的方向转变了。”

“那有什么破解之法?”

“找到他们人,才能够破解,而且咱们现在最好,马上就开始找,单单要找到人,还要把他们用来布阵的东西找到。”

泰玄子严肃的开口说道:“而且现在最好,立马就到你的居所去,那里他们可能也有布置。”

付振芝留下了一批人,在这里打算以一个宣传封建迷信的名头,来拘留那一批人。

而他则和泰玄子迅速的回到了住处。

另一边谢安石其实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在谢安石离世不久,荣宝斋才彻底没落的,他当年的后人,还有帮助过的人,多多少少都能找到。

只不过他没有去打听罢了,如果能找到那些人,至少能够让他们帮照拂父母。

而且程青这边,也多多少少可以帮忙,不说要让付家如何,至少父母亲朋,还是能够保住的。

不过虽然人能保住,但是之后呢,难道就要一直这样下去吗?

而且这个人情,以后怎么去还?

这都是麻烦的事情,也都等着他去解决。

不过以前的人谢安石还是有些线索的,比如说保利拍卖背后的家族。

那一家人,以前和谢安石的关系,可是非同一般。

不过时隔将近百年,这之中的种种变化,充满着不定的因素。

寻求他人帮助,始终都是下下策。

当天晚上,谢安石便和轩灵子一同,坐上了飞机直接到了京城。

蓉城是谢安石这一辈子的大本营,而京城则是谢安石上一辈子的大本营。

上一世,从小便是生活在这个地方,出生成长,最后死都是死在这里。

而这一世谢安石还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

看着林立的高楼,喧嚣的人群,谢安石的感觉便是沧海桑田,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我上个月也来过这里,去白云观挂挂单,感觉环境是远远比不上我们蓉城。”

轩灵子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轩灵子听说了他的事情之后,便一直暗示他,可以上山去,找到他的师父。

告诉他只要实力精进,一切的问题都能够解决。

谢安石怎么能不知道,但是即便知道又如何?

化境这之后是抱丹,到了这个境界,便已经是脱离了人的范畴,达到了真正的仙的境界。

便是所谓的地仙,也就是陆地神仙。

这个境界,便可以真正不畏惧人间武力了。

当然这也仅仅只是传说之中才有的事情,谢安石以往也只是听人说起过,在什么什么地方,有陆地神仙存在。

这一类传说,在西南地界,尤其盛行。

比如说青城山的剑仙,就比如说当年的那一位李真果。

这是传说,那一位李真果,现在还在世上。

现在是绵州云台观的太上,实际上不过只是一个傻子罢了。

至少从表面上看,谢安石没有看出什么怪异来,只当是那个庙里的道士,为了增加香火,搞出来的什么传说故事。

京城的古玩市场,相对于蓉城可就要大了很多,而且市场的数量,也远远要多过蓉城。

毕竟从明朝开始,这里就是国都。

全国所有的好玩意儿,都往这里送,无论是官窑瓷器,还是历代精品,这里都是不少的。

而最出名的,也就是琉璃厂。

古时候的琉璃厂,就一直有古玩生意,谢安石当年的荣宝斋,在这一片儿也是有铺子的。

那时候鬼市这东西,就是在这一片儿形成的。

其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的那些王公贵族,八旗子弟变卖家财的地方。

还有就是,一些下九流的人,偷来的抢来的东西,也就在这个地方出手。

古玩行里的规矩,便是不问来路。

在这鬼市的掩护下,好东西也就越来越多。

还有人专门写了关于这事儿的故事。

现在的电视剧,也是不少。

而现代琉璃厂,变成古玩市场,得从八九十年代说起,那时候这里还叫做旧货市场。

不过真正卖那些二手玩意儿的,少见的很,反倒是问一些老古董的,特别的多。

这一来二去,已经成了古玩市场。

这里边流出去的国宝,更是不计其数。

谢安石踏进这大门牌坊的时候,便觉得这个地方,才应当是他常待的地方。

这儿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虽然都变了模样。

但是感觉,还是那个感觉。

谢安石想要去找保利的那些人,也得有门路,得找到途径。

到了他们那个位置的人,不是谢安石想见着就能见着的。

所以谢安石打算在这边看看,试一试深浅,看看能不能捞到什么大鱼。

再借着这条大鱼,顺杆往上爬,才能遇到那人。

至于说那一位马爷,也得找个机会,去接触接触,探一探路数。

谢安石和轩灵子两个人,年纪相仿,虽然说一俗一道,但是走在路上,除了相貌之外,都也并不怎么惹人注意。

各地方的奇装异服,可是比蓉城多了去了,随处可见脖子上挂着大葫芦,杂七杂八的串儿,手上提着鸟笼,盘着核桃的人。

轩灵子这一身道袍,在这儿就是小巫见大巫。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