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曹操两次猜错、脑筋急转弯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曹冲直接给徐庶念了一遍曾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要不说是神童,一字不差。

默背倒写,信手拈来。

“你要这么理解也行。”徐庶古怪的看了一眼曹冲道:

“这是狭义的格物,而我要教你的是广义的格物。”

“比如,两个大小不一样的铁球同时从高楼上落下,你猜哪一个会先着地?”

…………

晚上回去!

曹操将曹冲叫来。

“冲儿,今日徐元直教了你什么?”

曹冲回道:“父亲,师父今日先教冲儿做水,要像水一样柔而无形。”

做水?

让我儿子当女人!

徐庶,你教的这是什么玩意。

不过听到柔而无形四个字后,曹操顿时明悟过来。

徐庶这是在说曹冲锋芒太盛,刚过易折。

徐庶到是真心为吾儿着想也。

曹操还以为徐庶不会教什么真本事给曹冲。

毕竟这个徒弟是顺杆子硬爬上去的。

“那后来呢,元直又教了你什么?”曹操心情大好的又问。

曹冲回道:“父亲,后来师父教我格物之道!”

格物?

曹操甚为不解。

莫非徐庶觉得自己宠曹冲,偏爱曹冲,会将位置给曹冲。

还是说,徐庶觉得我曹操应该平天下,当天下共主?

“父亲,你肯定不知道,两个重量不一样的铁球,哪一个先落地吧?”曹冲学着徐庶的口吻负手在后,翘首以盼的等着曹操来猜。

两个重量不一样的铁球哪一个会先落地?

曹操捋须笑道:“冲儿,当然是重的那个铁球先落地!”

重者落,轻者飘,这不是常识吗?

有什么好教的,徐庶是否太敷衍了。

真拿曹冲当三岁小孩子哄了。

曹冲听后使劲摇头:“非也!非也!”

“父亲你在猜?”

不是重的先落地?

曹操露出狐疑之色,旋即道:“那就选轻的先落地!”

“呵呵呵,父亲错了!”曹冲咯咯直笑:

“是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若父亲不信,可做实验,命人取两个不一样重量的铁球站于高楼之上,楼层越高越好,同时松手放开两个铁球,必定是两个同时落地!”

两个同时落地,这怎么可能?

曹操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这是妖法吧。

都不一样重,竟然能同时着地。

徐庶还精通术法?

“冲儿,此事,元直已经带着你验证过了?”曹操疑心未消的问道。

曹冲点头,接着又问:“父亲,一斤铁跟一斤棉花,哪个重哪个轻?”

“当然是一斤……”曹操下意识的就要回铁,结果突然咬住了舌头,接着便是哈哈大笑,手指着曹冲。

“险些中吾儿计也。”

“此问也是徐元直教你的格物之道?”

曹操溺爱的盯着曹冲,脸上笑容比刚才更灿烂,仿佛如花一般要盛开。

曹冲道:“师父说,此为脑筋急转弯!”

“格物之道,太过滂湃,非一日一时所能掌控,亦非此辈所能学会弄明白!”

“先生除了教格外,还说日后会传授地理、方夷之语,先生所会者,甚为奇也,非先贤文章诗赋可比肩!”

曹操微微颔首!

地理,此乃兵法还有治理地方,治理帝国之重臣方能学也。

可见徐庶是没打算藏私。

至于方夷之语,曹操是万万没想到,徐庶还懂这个。

不过一想到荆州便有蛮族,徐庶游历荆州这么多年,学了也不足为奇。

突然曹操双眸绽放精芒。

莫非徐庶赞同我南下用兵。

提前布局,想借冲儿之手,为我平定荆州等南方。

曹操兴奋激动,但同时又更迷茫了。

自己多次试探透露,希望徐庶入府为官,接替郭嘉之军师祭酒,徐庶可都没有松口,也没有接手的想法呐。

为何突然,这般积极了?

…………

时间,在一场场大雪纷飞的寒冬中度过。

大学封路,泥泞难走。

徐家煤矿的煤,难以运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购买煤炉的人渐渐少了。

囤积的蜂窝煤也够邺城的百姓们使用了。

徐庶便将赵云等人唤了回来。

“仓舒包过饺子吗?”徐庶见人都回来齐了,眼看要过年了,于是张罗着要做点好吃的。

曹冲问道:“师父,何为饺子?”

徐庶闻言,轻轻的捶了捶脑门。

饺子现在还没有推广呢。

就是前文里提到过在长沙当太守坐堂问症的名医张机发明的。

原为帮家乡的人治瘟疫治冻伤。

于是将药材还有羊肉下锅一起炖。

炖好后,汤分给乡亲百姓们喝。

肉跟药材斩碎用面皮包起来,再下水煮着吃,鲜美又能治病,大受欢迎。

因为酷似耳朵,遂叫交子。

慢慢的演变叫成了饺子。

后来北方便有了无饺不过年的习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