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故国不堪回首

随晋周一起入晋的五百户庶民、工匠等,一开始聚居在新绛公室南侧工匠区附近,形成了一个新的乡邑。由于这些属民是从成周过来的,因此被周围的属民称为“周邑”。

但很快有好事之徒提醒,国君的名讳也是周,叫周邑恐怕不太好吧!于是“周邑”变成了“成邑”。

晋周的什伍之制,在这成邑率先展开,逐步向公室领地缓慢地扩展。而且晋周还特意在这里开始尝试验传制度。

无他,这里的工匠实在是太重要了!

纸、石磨、翻车、曲辕犁、踏碓什么的,都是在晋周的“指导”下,在成邑发明出来的。所以,这里的工匠,一个都不能少!

成邑被分为三个里,两个是务农的庶民居住,一个里是工匠被专门分开来管理。验传制度在匠里也是最先实行而且是最严格的。

但匠里对此却没什么怨言。主要是他们已经习惯了没有人身自由的生活。当下,国君对他们颇为重视,毫不吝啬赏赐,这些工匠的生活水平快要赶上国君身边的甲士了。而且国君好像如有神助,搞出来那么多新鲜玩意,已经有工匠把晋周当成生而知之的圣人来崇拜了。

比如那被晋周任命为匠里里长的麻子张。他并不知道晋周任命他时的小心思:“麻子张啊麻子张,如今你当不上县长,就先当一個里长吧!”

晋周还让公学的士人每旬到匠里来给里中的孩童们教习文字和数学,美其名曰“扫盲”。其中师旷的弟子史赵来得最勤快,他说在这里他的数术最能派上用场。

如今用场可真的来了:一大群臭烘烘的耕牛、马匹,足有上千头,被几个衣着破烂的戎狄赶着,到了成邑。领头的正是那狐冲。

“下臣敢告君上,这些牛马,前些日子从狄地赶到了驹县,下臣不敢怠慢,立即上路为国君送了来。”狐冲对刚刚结束冀县之行就来到匠邑迎接第一批牛马的晋周说道。

“甚善,辛苦子行了。”狐冲的性格实在是不适合做县令,那驹县的户口田亩虽然在师旷徒弟的帮助下搞清楚了,但秋收驹县又是最差的。

刚刚从冀县回到新绛的晋周想,要不还是让狐冲去安心做他的牛马生意得了。

狐冲身边有两个戎狄打扮的人,确实一个魁梧、一个瘦弱些,晋周一眼就看了出来,这是夷羊五与清沸魋。

他们身边没有第三个人。是没找到长鱼矫?还是找到了,长鱼矫却觉得不应该贸然前来?

于是晋周有意忽略了那两个打扮成戎狄的故人,询问狐冲道:“狐冲,狄地之行,可还算顺利?”

狐冲道:“比下臣想象得要难一些。下臣本来也对狄人较为熟悉,找了几家惯于与晋人贸易而且牛马成群的大族,但国君派的那两位……”

狐冲转身看了看长发遮住了脸的夷羊五和清沸魋,接着说道:“五和戈,总是和狄人东问西问的,不肯早点把生意谈妥。下臣问他们为何,他们只说,有一个极为妥当的人选,要先找到他才行。还说这也是国君的意思!”

“唔。然后呢?”晋周又问。

“还别说,那二人费了不少功夫,果然在离大原不太远的地方,一个水草丰美的河谷找到了此人。他身边居然还有好几个狄女侍候着,但下臣问他是何身份,他却笑而不答,只与五和戈说了些话,就带领我们走访了一些地方,做成了几笔生意。但是下臣算来算去,也没觉得有多划算,也许是下臣又算错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