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渡河

莱犁刚说完,发现叔向的脸色有点悲苦,醒悟他已经受尽了赶路之苦,又补充道:“或者,大夫可以留在此地,与县尉征发本地戍卒……”

叔向摇摇头:“此事我令县尉去办即可。我身为侍中大夫,此时若无君命不可远离国君,千将请放心,我能撑住!”

说是即刻起兵,但武卒刚刚结束一天的训练,正松懈着;有些在吃饭,有些家住在附近的,甚至告了个短假,出营与家人小聚去了。

要出兵还要大略准备一下干粮、筹划一下路线,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加起来,也得耗费一些功夫。

一个时辰之后,就在叔向与莱犁准备停当,武卒也基本集合完毕之时,武卒营外面竟然来了不少庶民,鼓噪着要随莱千将与羊舌大夫一起去新绛,救国君!

原来,出营的武卒被各自的同袍唤回,其家人邻居不免听到些消息。于是乎,一些闲来无事的庶民发挥想象力,传来传去,变成了新绛被围困,国君出不了固宫,生死未卜!只有羊舌大夫逃了出来,来搬救兵!

这还得了?以前在郤氏手下挣扎,朝不保夕。好不容易赶上一个爱民之君,没两年又要没了?绝对不行。

众人不断赶来,在营外喊叫个不停。

“汝等武卒为何还不出发救国君?”

“带上我吧,我曾为郤氏执戈,虽然比不上武卒,但也会打仗!”

“羊舌大夫,你上次来教我写的字……”

“羊大夫……”

当然,这些都是家里条件说得过去的,冬春之交也能吃饱穿暖,才有精神来裹乱。那些最穷苦的野人氓隶,全家都凑不齐一件冬衣,想出门都出不来。

叔向和莱犁哭笑不得,劝了半天,也说不清楚。

最后他们只得告诉这些庶民,如果想为国君效力,去找冀县的县尉,说不定可以作为戍卒帮忙。

“走了走了,羊大夫说去找县尉……”

叔向望着远去的众人,感叹道:国君得民心若此,真让我等欣喜啊!

而这段时间远在成周的韩厥,心里十分不痛快。

他在晋国是正卿,一人一下万人之上;可到了成周,只能自称晋侯之陪臣,地位低了不止一点,仅相当于天子的上士。

没办法,周天子虽然没本事,地盘越来越小,兵也没几个,却还剩下名分。晋国可以把贡赋自己收了不给周室,也可以想尽办法占周室的便宜,但区区一個卿还不敢公然骑周天子的脸。

忍忍吧!

所以韩厥见到赵氏信使和他的次子韩起,听说国内有变,还真有点动心,想回去。

可回去要怎么跟周室解释呢?韩厥犹豫再三,也没敢自作主张。直到他见到国君的使者。

“国君安然无恙,命我完成使命之后再回国?”

韩氏只有韩地一个封邑,韩地户口虽众,毕竟比不上那些拥有好几个县的大族。韩厥做正卿没多久,还没来得及扩张私家势力。何况,他对公行的战力,还是有所认识的。

中军将佐二人,韩氏不论是谁在国内,也只能自保;智氏的实力也没强到哪去,何况封地远在河西。

国君啊国君,你可真会安排……

想到这,韩厥只觉得无话可说,叫来韩起,叮嘱他,如果内乱没有迅速平息的话,不要擅自参与,表面如常,只需调集甲士,保住韩邑,不要受战乱影响耽误了春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