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清穿(六十五)

京城。

接到胤禔折子的康熙愤怒无比。

什么叫做对方的武器皆是□□,什么叫做费扬古危在旦夕,什么叫做对面拥有比红衣大炮更加诡谲凶猛的武器,什么叫做对方神出鬼没,着实叫人无处下手?

他的数万大军呢?

他的红衣大炮呢?

愣着作甚,直接碾压式轰炸啊?

什么?

对方战术诡谲,擅长以小博大,神出鬼没,无声无息穿插入敌营后方,所以才导致他们防不胜防,且对方深谙擒贼擒王的道理,费扬古伤重,其他将军也是各有伤亡?

康熙第一次感觉到了头疼,对面打仗不按套路啊。

看着御案上面整齐摆放着的几杆枪,康熙站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去伸手拿起枪来端详。

枪的外表很是普通,把手处用麻布随意的缠绕着,增加摩擦力,预防使用时从手心脱落,拉栓处还带着硝烟,往里看,枪膛发黑,仿佛被火燎过似的。

若说漂亮,这肯定比不上他私库中那镶嵌满了宝石的火铳漂亮。

但若说威慑力,眼前这杆枪却比所有枪威慑力都强。

这是真正见过血的,杀过人的枪,可那些抓在手里打打猎物的不同……

康熙捏着枪,也不知过来多久,手指都变得冰凉了起来,旁边的梁九功一直缩着脑袋不敢吱声,眼前的皇上是他从未见过的皇上,他不敢在此时开口,生怕被迁怒。cuxi.org 猪猪小说网

突然,康熙转过头来吩咐道:“梁九功。”

梁九功猛然一个激灵,往前走出一步:“奴才在。”

“传戴梓。”

“嗻。”

梁九功颔首,迅速出了门,不一会儿就听见外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渐行渐远,去传唤戴梓去了。

戴梓过来觐见的时候,康熙真靠在龙椅上闭目养神。

戴梓跪下请安:“微臣恭请皇上圣安。”

“起吧。”

康熙睁开眼,也不客套,直接对着戴梓招招手:“你过来,看看这几把枪。”

戴梓愣了一下,才‘嗻’了一声,上前去取了枪仔细看了起来,戴梓不愧是枪械方面的天才,不过一会儿就看出了门道:“这枪构造着实不同,一时半会儿,微臣也只能看出分毫来,若是能与制作者当面详谈,或许能知道的多些。”

戴梓眼底染上狂热,神情也带上几分兴奋:“敢问皇上,可知这是哪位大家的手笔?”

“东北叛军。”

康熙冷哼一声,给了个答案。

戴梓猛然跪下:“微臣不知此事,还求皇上恕罪。”

康熙摆摆手,他并非迁怒之人,戴梓的话也并非冒犯,再说他还要用到戴梓,自然不会在此时将人定罪:“起来吧,你再看看这枪,若叫你仿制的话,需要几日功夫?”

戴梓擦擦额头的冷汗,再次拿起枪仔细端详,这一刻比之前更加的仔细,心情也更加的凝重。

他曾经仿制过英吉利的枪,那时候为了皇上的颜面和大清的威严,他废寝忘食,三日功夫便仿制出来了,那时候虽然任务紧迫,可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无非时间太短,导致好似很难似的。

本以为这次也是这样,只是翻来覆去的看了许久后,他的额头冒出了一层冷汗。

这把枪,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内里许多地方,却是他从未见到过,也从未接触过的。

“难道说,这把枪是来自西洋的?”

戴梓忘却自己所在位置,不自觉的喃喃自语,却不想被康熙听在耳中,只见他立即扬声:“宣南怀仁。”

南怀仁是比利时人,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也是康熙天文与几何的启蒙老师,算得上帝师,他将欧洲取的科研成绩全都告诉了康熙,这也是整个天主教在大清赖以生存的根本,只是他也没想到,康熙竟然故步自封,如此多的科研教学竟然成了他的私人知识,并未传播出去。

这对南怀仁来说,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

好处是欧洲的科学还在进步,可这片富饶的东方土地却还处于冷兵器时代,未来将不再是欧洲难以企及的对手,坏处则是天主教的宣传力度得到了压制,他没办法发展出更多的信徒。

如今,南怀仁病了。

他年岁已经不小了,三十岁时,因为‘历法之争’而入狱一年,那一年他的日子很不好过,年轻的时候无所谓,如今年岁大了,当年受过的罪就体现出来了,尤其是这关节,一到天寒地冻,就疼痛不堪。

南怀仁踉跄着扶着小太监的手进了乾清宫。

康熙依旧不废话,让戴梓将枪递给南怀仁。

只一眼,南怀仁就发现,这枪与他之前接触过的都不一样,里面许多改进连他看了,都忍不住拍案叫绝,甚至想要分解开来仔细研究。

要知道,他以前可是参与过铸造大炮的人。

他参与督造的神武大将军炮到现在都还是大清准头最好的大炮。

可这把枪,却依旧叫他看了觉得惊奇不已,甚至有的地方,都有些看不懂。

康熙没有贸然开口,而是观察南怀仁的表情,所以南怀仁一系列的表情变化并没有逃过康熙的眼睛。

“南师瞧瞧,咱们大清的枪如何?”

康熙有些模棱两可的问道。

南怀仁又仔细翻看了许久才长叹一声:“自然是极好,已经比我记忆中的欧洲枪支先进许多了,若臣没看错的话,陛下在子弹方面也做了很大的改进,枪膛中的痕迹可以显示出,这子弹的威力一定极大,只是臣学识浅薄,只能看出一些端倪来。”

说着,他忍不住摇头感叹道:“看来臣真是病了太久了,没想到竟然变化这么大。”

“那按南师所言,这枪当真是极好咯?”

“自然是极好的。”

南怀仁抱拳:“看这些痕迹,想必戴大人也试验过千百次了吧。”

戴梓听到这话,顿时有些尴尬,汗颜着摇摇头。

只是他不知康熙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所以只能埋头默认。

南怀仁对戴梓向来不喜,要知道,天主教之所以能得康熙赞许便是因为他们先进的物理与化学知识,能够更好的帮助康熙铸造出新式武器,而戴梓,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武器天才。

但凡他们提出的理论,本想卖个关子从康熙那边得到更多的好处,结果总能被戴梓破坏。

他已经快死了,可别的天主教徒却无法像他一样成为康熙的心腹,所以他才深恨拦路石戴梓。

所以这会儿他误会这枪是戴梓造出的,也就按捺不住心底的怨愤了。

只要戴梓没了,日后康熙能依仗的,就只有天主教了。

于是他思索一瞬,便转而开口:“不过,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康熙心事重重,闻言立即抬起眼来:“南师快讲。”

“这个技术虽然臣不会,却曾经在英吉利那边见过,若臣没猜错,这该是英吉利造枪的技术,若没有身后的武力与化学方面的知识,是造不出来的,皇上还是仔细查探一番,别叫人钻了空子。”

可怜老主教,为了宣扬天主教一辈子留在了大清不说,到了最后还违背教义说了谎。

这番话说的天衣无缝,可偏偏,南怀仁错算了一笔,那便是这枪并非戴梓所造。

相反,这枪是叛军所有。

这一番话反倒不是什么挑唆,而是说到了康熙的心底。

康熙再一次确认,叛军与国外势力有勾连,为的就是颠覆大清,果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南怀仁虽为康熙天文化学方面的启蒙恩师,可不代表康熙忘记他并非本国人。

康熙打心底对天主教起了忌惮之心。

于是挥挥手,叫南怀仁回府继续休养。

康熙没有惩罚戴梓,南怀仁有些失望,却也知道不该心急,便从善如流的先离开了。

而他走后,康熙背着手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

最终,他才对站在下面的戴梓说道:“在京城你可有把握研究出这枪的奥秘来?”

“微臣不敢妄言,刚刚南大人也说了,这枪不仅本身经过改进,甚至连子弹都改进过,如今只要枪支没有子弹,微臣斗胆,求皇上让微臣前往盛京,亲临战场,方可全方位的观察这种枪支在实战中的模样。”

戴梓直接跪下。

康熙抿嘴,私心里,他不愿戴梓远走,南怀仁的目的他是知晓的,但他也知道,戴梓是把双刃剑,因为他毕竟是汉人,用的好则好,用不好容易反噬。

倒不如让他上了战场,若能研制出更先进的武器,到时候再解决也不迟。

于是康熙下定决心,直接下旨,让戴梓立即动身,前往盛京。

于此同时,听说御书房内南怀仁与戴梓交锋的四阿哥胤禛不由心中焦急,他深知戴梓的重要性,当初他死后看到国破家亡时,心中无数次的痛恨自己当初为何不曾提前找到戴梓,以至于叫这等人才死在了宁古塔。

想到这里,胤禛的人开始运作了起来。

一直到了下午,才探清了事实。

只是胤禛与康熙想的不同,他第一时间想到了范婉身上。

他是亲眼见识过那个世界的。

那个时代的女人可不像如今这些居于后宅的女子,她们真的太强了,无论身躯多么娇小,力量多么微弱,但她们的意志极为强大,甚至于你如今许多男人都要强悍。

范婉的离去他始料未及,但又那么的理所当然。

对于他来说,大清是他的故乡,是他的遗憾。

但对于范婉来说,大清却是一切灾难的开始,从清初起,便是汉人的噩梦,更别说,华国百年屈辱,正是大清造就。

想要将一切灾难扼杀在萌芽中,想要推翻这个腐朽的,压迫的朝代,此时看来,仿佛也并不难理解。

胤禛背着手,看着乾清宫的方向。

若他出手,必定会暴露自己,猜忌,防备……甚至会提前被‘夭折’。

若他不出手……等他长大……真的还有与范婉抗衡的机会么?

要知道……那可是参与制造蘑菇蛋的顶级武器研究员啊。

她若真想一门心思研究造武器的话……

胤禛攥拳。

不敢想象。

原本清晰明朗的未来,在此刻瞬间变得扑朔迷离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达楞:快,戴梓来了,准备套麻袋!

————————————————————————

倒春寒要人命啊,太冷了e!!!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