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全营包饺子

通讯员一听立刻屁颠屁颠地从马龙手里接过了猪肉和猪头,蹦蹦跳跳地去了旅部伙房。等通讯员提着猪肉和猪头出了旅部后,马龙趁机又从大裤口袋里掏出了一瓶老白干,放在了张子清的办公桌上,张子清看了嘿嘿一笑道:“马龙啊,你还会变戏法呀!怎么又变出来一瓶白酒呀?”

孙家新也微笑道:“你小子,又搞什么鬼名堂?”

马龙调侃道:“首长,你可过奖了,如果我真会变戏法,就不变酒了,我会多变些坦克加大炮,早点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让全国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这瓶酒也是我母亲派人送来的,这是我们家里自己烧得老白干,味道很不错的,送给两位首长品尝。”

孙家新听后对张子清说:“对了,我想起来了,有一年马龙的父亲请我们学校的老师们吃饭,就是喝得这种老白干,味道的确不错,子清,这瓶酒我可同意留下了,你看呢?”

“好吧!既然党。委。书记批准了,我这个副书记一定服从。”张子清听了咧开大嘴乐了起来,他平时就喜欢喝酒,立刻把那瓶老白干收了起来。孙家新看后伸手指着张子清呵呵大笑起来。

马龙见东西都送上了,他也该回去了,他立刻将身体一挺,朝两位首长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临走时说:“首长,我该回去了,不过我们营明天中午吃猪肉饺子,请两位首长去品尝。”

张子清和孙家

新碰了一下眼色,张子清微笑着说:“明天中午,你们自己吃就行了,我们就不去了,省得你们还畏手畏脚的,不过今晚加餐,我和孙政委可要偷偷喝几杯了。”孙家新听后也开心的笑了起来。

第二天早晨,一团三营的战士们听说中午全营要改善伙食吃饺子,大家乐得简直要蹦了起来。在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流传着“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倒着”的说法,尤其是华北地区,饮食以面食为主,饺子又是面食中最经典一种。但解放前,农村的广大老百姓生活很苦,饺子虽然好吃,一年时间里也只能在过年的时候吃那么一次,平时根本吃不上饺子。在战争年代,解。放。军部队经常连续行军作战,根据地的老百姓生活很艰苦,部队的生活也很困难,经常忍饥挨饿,一个月都吃不上一次白面,就是供应条件稍好时,每天也不过是喝玉米糊糊,吃窝头,每年也只能在过年时吃上一次饺子,还都是素饺子,肉饺子只能在梦里品尝。

今天马营长的老母亲挂念着儿子,派人从老家送来了猪肉和白面,但马营长却把这些东西分到了连队,让战士们吃一顿饺子,各连的气氛当然相当的热闹,就像过年一样,大家吃完早饭就磨拳擦掌,跃跃欲试,等着包饺子。

三营所属三个连队上下纷纷行动,首先每个连都是统一抽派少数人员,去炊事班帮厨做饺子馅。然后炊事班按照人头

把面粉和饺子馅分发给各班,各班自行和面包饺子。一个连都是三个排,包饺子没有那么多面板,战士们只好把空弹药箱洗净擦干,准备在上面和面包饺子。面粉和包饺子的肉馅,都是炊事班准备好的,但和面战士们都用班里的脸盆,这些脸盆既当脸盆洗脸,又用来洗脚,还用来和面。如果现在人们看来很不讲究,也不卫生,不过这可是战争环境下的没有办法的应急办法。

连队同时还规定哪个班先包完饺子、哪个班先煮、哪个班先吃。这无疑把包饺子变成了一场竞赛!在全部由男子汉组成的连队里,那场面真的是热闹非凡。包饺子几乎是人人动手,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人和面,有人擀面皮,擀面杖有用木制的、有炮弹壳、更夸张的是还有用酒瓶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个时候,北方兵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主力军,南方兵只能边学边配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有人负责包,什么也不会的,就负责在弹药箱子上上摆饺子,或者帮助压面皮。

擀面皮儿和包饺子时往往会有几个“高手”借机在大伙面前露上一手。有的能同时擀几个面皮儿,有的能把饺子捏成麻花边,有的能两手一合将饺子“一挤而成”,令大伙儿看得眼花缭乱。也有一些南方战士一开始不会包饺子 ,包的饺子五花八门,乱七八糟,不过连续包几个基本就成手了。

在包的过程中大家根据自

己的想象,发挥自己的创意,包出来的饺子简直“千奇百怪”:有大的、有小的、有长的、有圆的,五花八门,形态各异。

马龙和营里的干部都分散到了各连和战士们一起包饺子,他来到了一连,看到战士们包饺子的热气腾腾的场面,听到战士们各种呼来唤去的咋呼声和欢笑声!这种官兵一致亲如一家的氛围,深深地感染了他。可以说,战友之间的集体荣誉感和传帮带的情谊,在包饺子盛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战士们都听说这猪肉和面粉是马营长母亲派人送来的,他们见了马龙后都激动地站了起来,一连连长和指导员一齐走过来,想像平时那样向马龙报告连队正在集体包饺子,马龙一看连忙摆了摆手,笑嘻嘻地说:“不用报告了,你们继续包就是了。”说完后,他走过去看了看战士们包的饺子,虽然皱了皱眉头,但还是鼓励道:“难看是难看了点,味道应该是一样的,来,我教你们包。”

马龙在一班的位置坐下,拿起面皮做了一个示范,身边的战士们一边看一边学着包,大家包了几个以后,马龙看了看笑着说:“不错,比以前进步很大嘛!”

有一个南方兵,是这次解放石门城战斗中俘虏的国。民。党士兵,经过教育后参加了解。放。军。他包了几个饺子后,马龙一看微笑着摇了摇头说:“你包的饺子一看就是边捏得不紧,这样一下锅煮就会破,你先

不要包了,我来教你包吧!”说完,马龙顺手拿起了一个饺子皮,先给他示范,然后再让他亲自包一个,发现问题后,继续给他纠正,直到他包出了合格的饺子。

马龙微笑着鼓励他:“这次报的不错,就这样包。”这个战士听后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对战友们说:“真没想到共。产。党的营长对我们士兵这么热情,还教着我包饺子,国。民。党部队的营长都是大老爷,见到我们士兵,不是打就是骂,哪还能教我们小兵包饺子,以后我是跟定共。产。党了。”

连队包饺子是展现官兵平等、内部团结的一处具体体现,更重要的是传承了我军官兵平等、内部团结的优良传统。小小的一个饺子,也是与我军的战斗力紧密相连。尽管部队每人每天的伙食费很少,通过包饺子让战友们的生活得到改善,感受部队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学好包饺子的技能,这次马龙手把手的现场教学,使他身边十几个战士基本都学会了包饺子。

因为每个连队只有一个锅,因此,各个班都争着去占锅,第一锅下饺子。有时战士们饺子包了不到一半,班长就安排人去占锅。有时候,各班为占锅下饺子,还开展了包饺子比赛。

炊事班利用各班包饺子的功夫,提前把锅里的水烧得开开的,还规定哪班包好了,哪班就上灶台煮饺子,不准提前占锅。一连一班包的最快,第一个获得了下饺子的权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