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方哲的炼丹初体验

方哲心中欢喜。

像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更像是LSP发现了一百分的美人,从头到脚,无一不中看。

毕竟孔夫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可见还是形形色色方面的欢喜,更具有标杆性和代表性,而且亘古不变。

炼制养元丹的二十一种材料,化为二十一位美人,翩然地向方哲走来。

走着走着,就从形而下变成了形而上。

方哲则从LSP化身贤者。

二十一种材料,不再是材料本身,而是化作蓄养通平四种真义的载体,在他的脑海中载浮载沉。

蓄者,开源。

人每天的吃饭就是一种开源,也是最为常规的开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有源头活水,根本作用不是让那渠清如许,而是使之不枯竭,生生不息。

是烧火之薪。

薪尽则火灭。

养元丹的配方中,“蓄”,作为最开始的源起。

如果以他这个空间而论,那就是空间最中心的灵泉。

想到这里,方哲从散步中微微止步,看向了不远处的灵泉,若有所思。

今日,他了悟的不止是通脉境的修行之理,也不止是养元丹的配方之理,更是在养元丹的蓄养通平四种真义中,感受到了涉及范围更大的事物运转。

养者,涵养。

简单来说,就是继吃饭这个开源之后的消化、吸收。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但事实上,从涵养的角度,饭后却是宜静休,宜躺卧。

那才是最适合消化和吸收的方式。

以他的空间而论,养,就是他拉入空间的这些草木。

这些草木,承灵泉而生,受灵泉而化。

灵泉因为它们,而有了存在的意义。

这也是方哲今日才真正体悟和感受到的事情。

空间若只有灵泉而无草木,那就只是止于“蓄”,有蓄而无养,那便是最基本的流动和转化都不曾发生。

所以任那灵泉如何汩汩流淌,其实都只会是一种假象。

那流淌之泉,其实是一种静态。

是千年万载都不会变的静。

是一滴落入大海中,却永远都不会晕开的墨。

通者,疏通。

疏通是将涵养的成果分散输送到各个部分,使其整体发生升华。

如果只有涵养而无疏通,则很快将达到上限,由蓄到养的流动,到了这一步的时候,又将被锁死,归于静态,或者说归于死寂。

他的空间……

他的空间就是止于这一步。

所以,于空间而言,下一步的“通”,是什么呢?

方哲没想到,对修行和养元丹的了悟,把他导入了对于空间的体悟。

前世,在地球上时,以他的见识,是未曾想到这一点的。

也因此,那就是他的生命等级止于一阶,并且止步于一阶36%再无寸进的原因?

方哲有一种如梦初醒。

不过暂时,对于空间的体悟只是一种延伸,像是一棵树上长出的歧枝,方哲放弃了这种延伸,只是把这个问题留存着。

留待后面专门地慢慢思考。

而当下,他的思绪,还是整体地转入对于养元丹的继续思考。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前面说,这个做法是错的。

但这里又要说,它其实并没有错。

它只是略过了中间“养”的环节,从“蓄”,直接过渡到了“通”。

大体无碍,不过存在瑕疵。

蓄养通平,蓄有了,养有了,通也有了,来到最后的平。

平是什么?

平是均天下。

事物螺旋上升的又一個起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