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 填补历史的空白

陈睿一听这话,顿时眉花眼笑。

“真的?”

“怎么?信不过我的眼光?”

杨荣锦似笑非笑的看着陈瑞说道。

“那哪能啊?不过老哥,这书……您能不能给个准确点的估价?”

从杨荣锦刚才那几句话里,陈睿能够判断出。

他给出一个亿的起拍价,肯定是最保守的估价。

而这本书具体能值多少,杨荣锦心里肯定是有个大概的判断的。

“嗯,这个马,具体情况,还要看书籍的保存情况,以及这书的出版年代……”

“你这本《礼部韵略》嘛,从保存方面来说,状况好的没话说。”

“纸张也非常粗糙,甚至有些纸张上,还能看到没有完全化成纸浆的杂质。”

“这非常符合,北宋时期造纸术并不成熟的技术特点……”

杨荣锦伸手摩挲着面前的《礼部韵略》又开始给陈睿展开了科普。

陈睿听到这又是一愣:“什么?宋朝的时候,咱们的造纸术竟然还不行?”

杨荣锦白了他一眼:“你以为呢?”

“你不会以为,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之后,咱们就能造出洁白如雪的A4纸那样的纸张了吧!”

“啊,这……”

陈睿没太好意思说,不过事实上,他还真是这样以为的。

甚至很多国人也都是这样认为的,大家的印象里。guwo.org 风云小说网

恐怕都是认为蔡伦领导工匠们一起发明造纸术之后,咱们龙国的造纸技术就一路突飞猛进。

造出各种精美的纸张,那都不在话下呢。

而今天杨荣锦这饭科普,可算是给陈睿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很多事,原来并不是想当然啊……

“事实上,自从汉朝之后,咱们的造纸术,也一直实在不断的改进和摸索之中。”

“而真正到大成时代,也是元朝之后。”

“蒙元政府欧洲,从欧洲带回了大量的工匠,而这些西方工匠的理念和技术。”

“在和咱们本土匠人的技术融合之后,才形成了类似近现代的造纸术。”

“到那个时期,人们才找到了最佳的造纸材料,就是用木浆和草浆。”

“造纸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

听完杨荣锦讲解这些,陈睿这才恍然大悟。

“难怪造纸术,会在元朝的时候传入西方……”

“那当然啦,咱们融合人家西方工匠技术的同时。那些西方工匠自然也学会了咱们的造纸术。”

“这就形成了东西方的第一次技术交流……”

杨荣锦继续说道,陈睿这会儿也是越听越来劲。

因为这会儿他已经感觉到了这古董收藏,原来并不仅仅可以学到古董方面的知识。

更关键是,可以学到许多书上从来不会交给你的真正历史!

“而且这本书呢,也不是元明时期流行的手抄本,还是印刷本。”

听到这,陈睿忍不住插了一句。

“嚯!又是宋朝时期的书,还是当时的印刷本。”

“这可是集最早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于一体的孤本啊,那岂不是更值钱?”

杨荣锦也被他这句话搞得是哭笑不得。

“摆脱,你的眼睛不要来盯在值多少钱上好不好?”

“这本书里呢,你看这个恒字,都缺了

陈睿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得,不过很快又小鸡嘬米似得不断点头。

“我明白了,是印刷的工匠搞错了。我去,那我这本不但是孤本。”

“还是错版印刷的孤本,那岂不是和那些错版钱币一样,更加值钱?”

他这话一出口,靠坐在病床上的杨荣锦,脸都涨红了几分。

估计如果不是身上有伤,他这会儿能被陈睿气的跳起来打人。

“我丢……我真想给你两脚。”

“你小子,这是掉钱眼里去了嘛?”

陈睿哈哈笑着挠了挠头:“开个玩笑,开个玩笑,莫生气,来,杨老师您继续。”

杨荣锦被他气的直翻白眼,但也拿他没什么办法。

“这个恒字,之所以缺少

陈睿一听到这,顿时懂了。

在古代很流行这一套,就比如当年的观音,人家原名可是叫观世音菩萨的。

就为了避讳李世民,结果就把中间的世字给去掉了。

现在宋朝人搞出一本字典来,又搞这一套……

“当时的宋真宗呢,叫赵恒,所以我估计这本书,就是为了避讳他的名字。”

“所以就把恒字的最后一笔给去掉的。”

“但这本书里,对于后来的宋英宗,和宋神宗的名号,却都没有避讳。”

“所以我判断,这本书应该是出自宋仁宗时期。”

“而宋仁宗就刚好是宋真宗的儿子,也正是他在位的时期。”

“让丁度重修了之前的《景德韵略》,并且最终改名为《礼部韵略》的。”

“所以我估计,这本书就是宋仁宗赵祯时期出版的作品。”

这么一番推断下来,陈睿是彻底服气了这杨荣锦的本事。

就这么一本他看着像天书一般的古书,人家上手也就一个来小时。

就能把这本书的出处,甚至是年代,都给你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就是真本事啊!

“既然是宋仁宗时期的版本,那么怎么着,也能值两个小目标吧!”

杨荣锦看着面前的书,喃喃自语似得说道。

而陈睿在听到这样的报价之后,那心情顿时就不淡定了。

“两个小目标?我滴个乖乖!”

这要按照当今的金价折算下来,这得将近半吨的黄金哪!

他这一本就抵得上人家那两本了,一想到这,陈睿心里顿时美滋滋……

“那当然,毕竟你这本书,可是填补了咱们龙国考古史上的一个空白呢!”

“而且要说你这本是孤本,拿到也不尽然。”

“事实上,咱们史上流传下来的还有一本……”

听杨荣锦这样一说,陈睿顿时有点炸毛。

“啥?你刚刚不是说,在国内就没有这样的书存在了嘛?”

“是啊!我是说在国内没有,但并没说在国外没有哇?”

杨荣锦苦笑着说道,陈睿顿时心头一暗。

“事实上,在你这本《礼部韵略》出现之前,咱们国内关于这本书的收藏那就是零!”

“而历史上,咱们曾经还有另外一本存世的真迹来着,不过那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