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捐款保平安

他们几个个体户,哪来这么多的国库券?

倒腾国库券的行为,符不符合规定,算不算投机倒把,是不是在薅国家羊毛?

质疑声不断。

余乐阳再次银行出手券时,就被银行的工作人员认了出来。

银行人员笑着说她这算大宗交易,请她去后面的接待室。

余乐阳猜是被银行注意到。

她没反抗,就笑着跟了过去。

接待室里已经有两个人在,见她进去就直接问她为何会有这以多国库券。

大家都心知肚明怎么回事,何必多此一举问这一出。

“这是怎么了?是我的行为不符合规定吗?”余乐阳没有回答,而是一脸担忧的问。

“你说呢?”对方反问。

余乐阳表现得诚惶诚恐:“我以为是可以的。之前我在报纸上看过,总行的行长说允许随时随时买,也可以随时随地卖……,这不就是在可以吗?”

工作人员:“……”竟无言以对。

余乐阳又一脸焦急道:“我只是根据上面的指示办事,是我错了吗?还是上面传达的意思就是错的?”

工作人员:“……”呵呵……还把锅甩他们总行头上。

本想喝斥反驳,可看她一脸无辜无措,竟然不知该从何说起。

他们只得将此次的钱结清,然后放余乐阳离开。

余乐阳离开银行后,就直接回了酒店。

她刚到没一会儿,其他几人也陆续回来了。

他们的脸色都很不好。

碰头后,他们异口同声的道:“我们被银行盯上了。”

六人说完,一下愣住。

又同时说:“还被银行叫住谈话……”

六人又是一愣。

他们都以为只有自己被盯了,没想到是全部被盯了上了。

他们不会被抓起来,当典型处理吧!

那四人忧心忡忡的看向余乐阳兄妹,问他们拿主意。

现在的局势瞬息万变,谁也不敢保证什么。

但余乐阳知道,前世那些倒腾国库券的没一个出事的。

说明这样做虽然有争议,但上面其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只要老实本份,他们就不会有事。

余乐阳知道起身,但其他人不知道啊。

就连余乐宾面色也有些沉重。

余乐阳连忙安慰道:“大家别担心,我们要是真的违反规定,这会儿我们就该在看守所里了。他们认出我们,只是谈话,就说明我们并未违法。”

“我们是遵纪守法好公民,是时候破财免灾了。”余乐阳细想之后,做下决定。

余乐宾眉头疯狂抽抽‘遵纪守法和破财免灾能放一块儿说?’

余乐阳让他莫慌,详细说了自己的打算。

次日。

余乐阳一觉睡到快九点。

她伸了一个懒腰,在床上打了一个滚,又搓了一把脸,这才迷迷糊糊的起床洗漱换衣服。

她开门出去,准备叫上其他人吃过早饭就去办正事。

没成想她一开门,就见五人齐齐等在她门口。

余乐阳吓了一跳。

余乐宾打着哈欠解释:“大家愁得一晚上没睡好,在房间里也是干着急,就到门口来等你了……”

余乐阳:“……”

就这样干等着,也不知道叫醒她!

余乐阳怪不好意思的。

几人吃过早饭,就打车朝税物总局出发。

他们一到税务局,就有工作人员前来问他们做什么。

余乐阳直接说是来交税的。

这时候个体户基本不会主动交税,像他们这种找上门来交的还是头一次。

工作人员对他们的态度都亲切了很多。

一听他们是来交国库券的税的,顿时露出惊讶的表情,目光在四名男同志身上扫过:“你们谁是余乐宾?”

余乐宾站了出来,文质彬彬的道:“你认识我?”

“你们倒腾国库券的事,在系统里早就出名了。”工作人员看着他们。

众人对视一眼,庆幸跑了这一趟。

几人尴尬一笑,随后就把钱提溜出来,表示要交税。

工作人员笑得和颜悦色,告诉他们国库券买卖是免税的,他们根本不用交税。

余乐宾听说不用交税,还露出遗憾表情。

不过很快,他眼前一亮,对工作人员道:“这些税钱本来就是要交给国家的,既然国家不收我们的税,不如就拿出来捐给希望工程。”

这一批税额不足十万,他们就补齐至十万,全部捐了出去。

几人当场点出十万块现金,一股脑的塞给工作人员,表示希望通过税务局,把钱转交给希望工程的负责人。

这钱工作人员不敢擅自拿,于是迅速向上级汇报。

办公室的人听说之后,都跑出来凑热闹,你一言我一语速说着,最后不仅答应代为转交这笔捐款,还代表希望工作给六人颁发了一张旌旗。

不知是谁还叫来记者,给他们拍照和采访。

余乐阳不想登报,借口肚子痛溜之大吉。

采访的事,就落在其余五人头上。

第二天,余乐宾五人拿着旌旗的照片就登上了报纸。

夸奖善举的有,批评也接踵而来。

先是客观的说了,他们这一行为,让很多外地中小银行资金回龙,重新活跃起来。

随后又大谈特谈算不算投机倒把,是不是把沪市的资金搬去外省。

随后几天,不断有记者到酒店来采访余乐宾。

余乐阳他们早就预料到会这样,早就梳理好采访思路。

余乐宾诚恳认真的表示,他们会紧跟政策规定的脚步,上面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绝不会干违法乱纪的事。

随后还拿出金融报,和内刊作为佐证。

几篇报道连番刊登,却一点没影响他们买进买出。

这也算是给余乐宾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接下来就更加放开了手脚干。

四名保安甚至向家里亲戚借钱,跟着买进卖出,赚了不少。

其中一人,竟然盘出了一套首都的房款。

他们在几个试点城市之间奔波,一直忙活到了下半年才收手。

他们带出来的钱,早就翻了好几倍。

但他们并未把赚到的钱,全部抗回首都,而是留了三分之下,存在沪市的户头上。

余乐阳将来要到这边做生意,少不了要用钱的地方。

至于剩下的,六人全部扛回首都。

四名保镖的工作也陆续落实,回到首都结清账后,就分开了。

余乐阳回家分账。

这一进一出,大家都赚了不少。

大家拿到钱都乐得不行。

特别是钱老太,现在恐怕是内地最有钱的老太太了。

这一年把余乐阳忙得够呛,瘦了黑了不说,因为长时间不在家,朗月竟然不认识她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