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攻心之计

西军在洛阳城前一连叫战了数日,城中就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翟进骂道:“这贼将真是个缩头乌龟,经略相公送他那幅画,一点都没送错。

我们都如此羞辱他了,他竟然还能忍得住。”

刘法道:“为人者,有大量,成大器也。

为将者,更是如此。

要时刻保持冷静,不能因为外物的干扰而模糊了自己的判断。

杜壆此子,有大将之风。

你等须得好好学习。”

众人听到这种话,心里不是滋味,但是仔细想想,若是把他们放到杜壆的那个位子上,他们说不定早就忍不住了。

要出城来跟西军拼个你死我活。

张克公问道:“刘经略,如今挑战之策不奏效,下一步,该当如何。”

刘法道:“便先按照翟明的计策,往城中射入招安箭书,再派人将武顺招到军前来,让他劝降。”

武顺便是之前投降刘法的淮西军汝州守将。

刘法急于攻打洛阳,就将他放在了汝州,没有动。

如今刚好可以作为招安的正面典型,让城里的守军看看。

翟明领了命令,一边派人去汝州招武顺,自己找人写了箭书,随后带领大批斥候来到城前。

众军趁夜朝着城墙冲去,弯弓搭箭,借着战马冲锋的速度,将箭矢直接射向城头。

只听一阵弦震声。qula.org 苹果小说网

城墙上“叮叮当当”的一通乱响。

半睡半醒的淮西军连忙爬起身来,躲在女墙下面。

方才宋军一阵箭雨覆盖过来,大部分都射在了空处。

但还是有些倒霉蛋被流失误伤。

城墙上惨叫一片。

众人连忙点起了火把,朝城下放射火箭,想要看看宋军到底在哪。

当他们借着火光和月色看清了城墙下的情形以后,才发现宋军早就已经撤走了。

“怎么回是,这帮宋兵老是过来骚扰,说打又不打。”

忽然,有一个被箭射中的军士发现了箭杆上还绑着书信。

他被射中的地方刚好在甲胄最厚的腰腹。

箭头只是刺破了皮肤,连脂肪层都没能贯穿。

他忍痛将箭矢拔了下来,刚好看到了箭杆上的书信。

他将书信拆了下来,放在手中,借着火把的光芒仔细读了起来。

“朝廷感上苍有好生之德,不愿多造杀戮。

凡城中之人,若是能捉拿贼将杜壆,打开城门,迎接王师。

皆赐爵封官,赏金银无数。”

话说的很直白。

就是怕淮西军中之人文化水平低,看不懂。

此人看完之后,也是有些心动。

他在淮西军中也就是一个小小的步卒,说不定哪天就要当炮灰了。

若是能在宋廷当官,不比在这里受苦强啊!

可是他的身份就注定了自己的上限,这赏赐不是他能拿得到的。

他根本就不可能接触的到淮西军主帅,有资格拿到这个奖赏的,只有校尉以上的将官。

一个守卫城门的军官也看到了信中的内容,直接惊掉了他的下巴。

他连忙把下巴接了回去,随后下令迅速收缴所有箭书,私藏者军法从事!

众军官开始带着手下将城墙上的箭书收集起来。

可是宋军选择的时间是晚上,光线昏暗,视野较差。

放箭的范围又大,甚至还有一部分射进了城里。

有些军士就算暗自收藏了一部分箭书,上面的军官也不会知道。

就像离城楼较远的地方,有一个负责巡逻的军士就暗暗的藏下了一份箭书,随后将箭矢扔到了护城河里,神不知鬼不觉,他上面的军官自然也不会知道。

军官一边命人收缴箭书,并严令看过的军士不得私自传播信上的内容。

众人互相监督,一旦消息传了出去,追究到后,全部连坐。

箭书还在收集的过程中,就有人将其中的一份送到了杜壆手中。

众将看到了箭书的内容,心中纷纷打起了鼓,此刻看谁都像是内鬼。

杜壆安慰说:“众将不必担忧,我们一路从江湖走来,有多年的情谊相互连接。

我相信不会有人为了区区一个口头的承诺,就背叛我们兄弟之间义气。”

人群中有一个人心中一想,还确实是这么回是。

刘法说招安以后,高官厚禄,谁能保证。

万一投降以后他卸磨杀驴,自己不是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了。

不能冲动!

杜壆安抚了众将,随后张贴榜文,安定军心。

第二天,果不其然。

收缴箭书并没能挡住消息的传播,哪怕昨晚看过箭书的军士一整天都呆在城墙上,受人监视。

宋军招降的消息依旧传遍了全城。

杜壆命人将榜文张贴在了城中各处,包括军营之中。

“宋军使计,意欲分化我军,造成军心动荡,内部混乱。

凡我将士,需知其意,不可随意妄为,令亲者痛,仇者快。”

箭书射进城后,虽然确实有一部分军官动了心,不过他们毕竟是江湖人士出身,凡事小心谨慎。

就算刘法答应的条件十分优厚,却依旧是空口无凭。

他们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怎会轻易就相信了刘法的话。

刘法也早就料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将武顺招到军前。

招安箭书的事情已经过了两天了,城中的舆论已经快要安定,却没想到平静的湖面,又被一块大石头砸的横生波澜。

武顺到了军前,见过了刘法。

他是降将,在宋军之中地位不稳,为了稳住自己的位置,他甚至要比其他原本就是宋军的将领更加的忠心。

刘法叫他来,他便一个护卫不带,单枪匹马来到军前。

“小人武顺,拜见经略相公。”他到了大帐中,将腰弯成九十度,向刘法行礼。

刘法将手虚抬:“武将军不必多礼,且坐。”

武顺恭恭敬敬的道了声:“谢大人。”

随后坐在了胡凳上,只坐了半个屁股,现得十分谨慎。

“不知经略相公招小将前来,有何要事分咐,小人一定竭尽全力,以报皇恩。”

刘法笑道:“武将军一片忠心,本官深感欣慰。本官招你前来,却是有一件要事,需要你去办。”

武顺连忙道:“敢问经略相公有何分咐,小将在所不辞。”

刘法命人将他写好的发言稿交给武顺。

武顺看了一遍,便知道了刘法的意思。

“将军放心,小将这就下去记熟背牢。”

刘法点了点头:“好,明日阵前,就看你的了。”

次日,宋军又在洛阳城前集结。

淮西军已经习惯了,宋军这十几天来都是干打雷不下雨。

每天叫的厉害,却根本没有动手的意思。

可是今日却有些不同。

宋军前军阵门大开,一个身披黑色铁甲的武将跃马而出。

朝着城头大喊道:“城上的弟兄们,我是汝州守将武顺,你们认识我的应该不在少数!”

城上众人闻言大惊,连忙探头查看。

却见城下那人虽然身披铁甲,不过其身形,面貌,声音,却是与武顺一般无二。

“这小子降宋了!”

“我说汝州怎么没有一点消息传来,就算城池被破也应该有些溃兵逃到西京来。

原来是这小子根本就没有反抗,直接成建制投降了。”

“该死的叛徒还有脸回来!”

众将对其纷纷痛骂。

人群中有一些人看到了武顺,却有了一些心动。

他们都不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为怕螃蟹有毒。

现在既然已经有人替他们尝过了,那他们心中的后顾之忧就瞬间没了。

武顺喊道:“弟兄们,我们之前都是普通百姓出身,因为日子难过,被迫落草为寇。

幻想着大王起事以后,可以一扫天下污浊,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可你们看看,咱们现在干的都是什么事。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以前我们最痛恨的就是这些盘剥百姓的畜生,可我们现在又是什么?

我们跟他们又有什么两样。

我武顺已经受够了。

淮西军自称义军,可其所作所为,根本就与天下大义背道而驰。

今日,我拨乱反正,投降于刘经略,一则为了自己安身,高官厚禄,青史留名。

二则,为了和我们一样的穷苦百姓。

你们都看看吧,那些百姓在淮西军来之前是什么样,来之后又是什么样。

千万不要再做王庆满足一己私欲的工具,为大将者,当以护佑万民为己任。

城中有志于此的弟兄,不要再受王庆的蛊惑。

早点开城献降,结束战争,仍不失一生富贵,还可得一世清名。

对谁都好。”

城头上的偏将酆泰听到一半就觉得不能让武顺把话说完,于是立刻命人放箭将武顺射死。

城头上数百张弓弩同时放箭,可武顺就是不退。

他后方的军士连忙上前举盾帮他顶住了箭雨。

让他将话说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