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差距

宋军这场耻辱性的溃败已经成为了各国军事界最大的话题。

我们来看一下齐王殿下对此的点评。

一向直性子的陆大将军直言道:“宋军这样输人,只怕是连面子都不要了。”

一个年轻士人拿着报纸对众人如此念道。

“你说宋军指挥系统一届一届一届换了多少个总指挥了?

改过了吗?

换汤不换药啊!

人家老种经略也有理由说的。

我带的什么人啊?我带的延安精锐。

你这批人是什么人?你叫我带。

大宋禁军现在什么水平?

就这么几个人,他刘延庆什么的都在当都统制,他能当吗!

当不了。

没这个能力知道吗?

再这么下去要输西夏了。

辽军输完输西夏,再输金军。

接下来没人输了。”

书记道:“另一方面来说,宋军也是备战天下争霸最早的军队。”

陆阳连忙抱手:“哎呦,谢天谢地!

我已经说了,这样的大战,宋军本身就没有打好基础。

你能跟我保证在四五年后(靖康元年)这样的关键大战他能赢啊?

务实一点,我劝赵官家,先把自己的战术打法,作战的理念先搞懂。

老种带的好好的,你把他换了干什么?

在燕京输个一比十(战损),你到告诉我怎么解释?

脸都不要了。”qula.org 苹果小说网

齐国工匠改进过造纸术后,将纸张的成本压的很低。

任何老百姓都能用的起。

因为纸价降低,也让陆阳动起了筹办官报的想法。

这样就可以将自己的思想无缝传达给诸位臣民。

上面的内容主要是国内外大事的简要汇总,还有政府的重大举措,与陆阳本人以及政府主要官员部分言行的记录。

古代普通百姓很少会有读书识字的机会。

很多人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不得不帮家里做农活,以缓解生活压力。

不过陆阳占据山东以后在整个齐鲁地区开展了大范围的扫盲工作。

政府在当地设立公学,专门教百姓识字。

刚开始没多少人愿意去学,嫌学认字浪费时间,平时交流又用不上。

陆阳知道后,又吩咐各州县因地制宜,对愿意识字的人给与一定的奖励。

闻焕章最后制定出了一套文字考试体系。

平时生活中的常用字也就不到五百个。

闻焕章分每一百个为一级,进行考试。

能认一百个字就算是初等,两百个字算中等。

每通过一等考试都会给与一定的奖励。

奖励的东西看各地州府的库存。

有的奖粮食,有的奖丝绸。

还有直接给钱的。

在钱粮的驱动下,百姓们学习的欲望便日渐高涨。

公学外面每天都堆满了人。

现在山东认字超过百个的青壮年已经超过一半了。

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彻底完成扫盲工作。

报纸上的语言也以白话为主。

齐国土改之后,农民手里也存下了一些闲钱。

能看的懂报纸,又有闲钱愿意买报来看的人不在少数。

报纸发行刚刚超过一个月,就迅速成为了山东百姓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

连带着民间部分文人效仿。

各种方面的报纸在一个月以内如雨后春笋一般陆续出现。

陆阳也吩咐了闻焕章,让他着重照看一下报社。

严厉打击不实信息的传播。

这份报纸就是最近一期的官报。

由陈文昭担任主编。

这位陈大人梁山呆了许久,或许是憋闷的受不了了。

陆阳屡次相劝,他就是不愿意在朝为官。

后来他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齐国有官报这一新鲜东西,于是就找军士们要了一份。

谁想这一看就收不住了。

甚至还主动找到陆阳,想调到报社工作。

陆阳也够大气,直接把报社交给了他来负责。

只让闻焕章在刊印审核的时候留点心。

王师中见陈文昭现在不仅离开了梁山,还能在齐国境内自由出入,心里直痒痒。

只是他儿子还在宋朝为官,他实在是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欲而断送了孩子的官途甚至是性命。

直到最近的一期报纸送到梁山。

大宋天兵在惊弓之鸟一样的辽军面前被打出了一比十的战损。

他才开始觉得赵官家并非明主。

王师中立刻写了封书信,托陆阳派人送去东京,将儿子王瓖叫到山东来。

陆阳得了父子二人效忠,也不亏待他们。

王师中以前在宋朝时也就是个知州。

陆阳直接委任他为工部侍郎。

正好工部缺一个能力强的文人。

他的儿子王瓖原本就是个没有差遣的郎官。

不过在皇城里伺候的久了,对于各种礼仪也十分的了解。

陆阳同样命其为礼部主事。

三人之中只有张叔夜还在死硬着不投降。

可惜他骨头够硬,他儿子却不一样。

张叔夜的二儿子张仲熊耐不住山上寂寞,私下和齐国官员接触。

现已被陆阳任命为左厢步军统领华重的副将。

张叔夜知道以后气的三天三夜没吃饭。

要不是张伯奋强行给他灌了些稀粥,他几乎要饿死过去。

张叔夜身体刚一好,立刻就跟张仲熊断绝了父子关系。

身边只有张伯奋还在陪伴。

却说齐国的官报因其记述详尽,消息准确。

爱看的人不只是齐国的百姓。

宋朝的达官显贵甚至是西夏贵族都愿意不远千里,花上几十倍的钱求购一份。

最近一期陆阳言语之间火力甚猛,矛头直指赵官家。

东京跟齐国只有百里之遥,动京城内所有的官员几乎都看过最近一起的官报,只是大家都不敢将这东西告诉赵佶而已。

朝堂之上依旧是歌舞升平。

童贯前线溃败的真情竟然被避重就轻的隐瞒了下来。

赵佶还以为只是一场小规模的夜战,双方互有损伤。

他甚至还下旨勉励了那些逃跑的将军们。

宋军此次溃败最大的损失并不是那数万兵马,而是朝廷从全国各地调集的粮草辎重。

现在全国都在打仗。

山东山西,河北荆湖。

江南之乱也才刚刚平息。

朝廷早就入不敷出。

要筹集供二十万人使用的粮草那是花费了不知道多大的功夫。

可是就这么一战。

所有的辎重都跟着宋军大营一起化为了飞灰。

没有粮草辎重,部队就无法进军。

童贯手上就算还有十几万人,也只是摆设罢了。

不得已,他只能向驻守居庸关的金军求助。

金军主将完颜宗弼也看不懂被他们打的抱头鼠窜的辽军是如何把宋军打成这样的。

来之前阿骨打吩咐过。

只要宋军没有开口,他们就不能过居庸关。

不过现在童贯主动邀请他们帮助攻打燕京。

那就不算违反皇帝的圣旨了。

童贯在燕京城外迎接金军。

原本以为金军能把辽国打到覆灭,怎么也得有数十万雄兵。

可当金军走近了,众人再看,原来这些女真人总共只有两万余人。

童贯心中不屑,我二十万大军都打不下燕京。

你区区两万人不是去送死吗?

完颜宗弼并没有注意到宋朝将领之间的腹诽。

他立刻命两个万户分别在南东两门同时进攻。

金军在平原上列阵。

阵势虽然没有宋军那样复杂多变,整齐好看。

但金军军士,每一个身上都充满了彪悍的气息。

随着进攻的信号发起。

两万金军推着攻城武器悍不畏死的冲向了城墙。

辽军看着城墙下状若猛兽的金军腿肚子都发抖。

完全没有了面对宋军时的淡定从容。

几个弓箭手在城下掩护,两个力士将云梯扶正。

其余步军立刻攀爬云梯往城墙上冲去。

辽军举起檑木滚石,想要砸死攀登云梯的金军士兵。

却不想刚一露头就被一发羽箭射中咽喉,随后倒地身亡。

步军在弓箭手的掩护下上了城,五人为一个小队联合作战。

没过多久就杀散了城上的守卫。

大军破门,冲进城中。

耶律大石只能护着萧太后从西门逃走。

萧干则出北门,回到了奚族自己的领地之中。

燕京城一日而下。

宋军众将都看的目瞪口呆。

这还是追着他们杀的辽军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