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战后事宜

一片废墟之中,一条秃毛老狗快速闪过,跑到一堆余烬未熄的瓦砾前,伸出两只前爪狠命地刨了起来。

很快,老狗就从瓦砾下翻出一只人类的手臂,从手臂上的切口来看,这只手臂是被人用利刃活生生斩断的。

而从手臂上残留的军衣和几片铁甲来看,这只手臂的主人生前应该是一名士兵。

这里是安市城,整个辽东最大的一座城池。

仅仅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人声鼎沸的东北丰邑,可是如今,这里已经成了野狗的乐园。

残垣断壁之下,到处都是无人收敛的尸骸。

......

十六天前,唐军大兵压境,对安市城展开围攻。

十天前,安市城中最后一道防线告破,安市城守将、高句丽北部耨萨(都督)高惠真,副将高延寿战死,残部八万余人向唐军投降。

整个安市城二十五万军民,在唐军的兵锋之下连一个星期都没有坚持到。

城破之日,天可汗大唐皇帝李二陛下下诏焚城,将这座代表了高句丽对辽东地区统治权的城市一把火烧成了废墟。

大唐将安市城及周边地区划为安州,首府设在被李二陛下更名为辽阳的辽东城。

自此,整个辽河以东,鸭绿水以西的广袤原野尽数落入大唐手中。

......

辽阳城,皇帝行在。

此番出征高句丽的大唐将领济济一堂。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除了这些人以外,殿中还坐着两个身穿高句丽服饰的人,其中一个是先前就已经投靠了大唐的原新城副将王德,另一个则是原先辽东城的守将。

和高惠真、高延寿两兄弟比起来,这位名叫南闾信的将军无疑要聪明很多。

就在张亮用炸药将辽东城城墙炸塌之后,南闾信没有进行任何抵抗,直接就带着手下向唐军投降了。

张亮可以说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这座坚城。

除了最开始炸塌的那一段城墙,整个辽阳城的结构都保持了完整,这也是众人能够在此聚会的原因。

......

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李二陛下缓缓开口:“诸卿,如今辽东全境已尽入我手,朕心甚慰。下一步该如何行事,诸卿可有建议?”

辽东境内如今已经没有人再敢当着大唐的面尥蹶子,李二陛下这么问,显然是在征询众人,该不该乘胜追击,直接灭亡高句丽。

思索了片刻之后,李绩首先出列拜道:“陛下,辽东苦寒,如今已是九月,眼看马上就要下雪。我军此番出征,并未携带越冬所需的粮草被服等辎重,若继续待下去,恐有不测之祸。臣斗胆建议先行退兵,等到明岁春暖花开,再进兵不迟。”

听了李绩的话,李二陛下有些犹豫,好不容易有一次御驾亲征的机会,李二陛下不想就这么结束。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刷声望机会。

想想吧,前隋两代皇帝先后三次攻打高句丽,不仅没能从高句丽身上占到丝毫便宜,反而虚耗国力,弄得民怨沸腾,天下板荡。

如果大唐能够一鼓作气将整个高句丽拿下,岂不是证明了大唐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到时候,那些暗地里打着复辟主意的前朝余孽必然会失去百姓的支持,李氏的统治会因为此事变得更加稳固。

更何况,作为此番战争名义上的指挥者,李二陛下就算什么都不做,也能将一顶明君圣主的帽子牢牢地戴在自己头上。

扫荡天下,平灭突厥,亲自领军灭亡高句丽,这一连串的功劳加起来,后世史书上一个“千古一帝”的评价是少不了的。

在这种巨大的诱惑面前,就算是向来以英明果决著称的李二陛下,一时间也不免陷入了纠结。

......

看着李二陛下脸上不断变幻的表情,坐在右手第一位的长孙无忌心里一动。

他是最了解自己这个皇帝妹夫的人。

因为至尊之位来的有些不够光明正大,李二陛下对于名声看得极重,容不得自己的形象有丝毫污点。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李二陛下前段时间甚至明目张胆地向身为起居郎的褚遂良讨要史书!

虽说李二陛下的计划最终被褚遂良驳斥了回去,可这却说明了一点:为了实现成为千古一帝的目标,为了证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强,李二陛下有时候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做出一些旁人看来十分荒唐的抉择。

......

眼下辽东的局势,以大唐剩余的兵力,真要是铁了心的灭亡高句丽,至少有七成以上的胜算。

可是就算拿下了高句丽又能怎么样?

在这极北苦寒之地待上一个冬天,明年能够返回大唐本土的将士有多少?

此番大唐为了能够短时间内战胜高句丽,几乎将整个北方的精锐抽调一空。

如果这些人死在辽东,北方诸道必然会陷入一段时间的混乱。

到那个时候,不仅高句丽之地有可能不保,就是眼下已经吃到嘴里的辽东,也有可能要吐出去。

为了避免将来可能出现的危机,长孙无忌必须要想办法打消李二陛下继续进军的念头。

......

在心里思虑片刻之后,长孙无忌赶在李二陛下做出决定之前出列拜道:“陛下,臣以为英国公所言极是,如今我军虽与高句丽仅有一水之隔,可是想要渡过鸭绿水,非得有楼船相助。”

“我军楼船如今还在都里城外,溯源而上,至少也要月余时间才能抵达鸭绿水。”

“一个月后,辽东已是冰天雪地,我军战力必然有所折损,而高句丽人久居于此,早已习惯,此消彼长之下,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更何况眼下炸药已经用尽,继续进军,就只能以士卒攻城,臣担心将士们会有怨言,还望陛下三思。”

听到长孙无忌提起炸药,李二陛下神色有些动容,稍作考虑之后对李道宗吩咐道:“江夏王,朕命尔为朕的使者,前往平壤晓谕高句丽君臣,命其从新罗退军,并保证从此以后不再侵略他国,否则朕必以大罚击之。”

李道宗出列拜道:“臣江夏王道宗,谨奉诏。”

李二陛下点点头,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诸将回去以后整顿兵马,待到江夏王归来,班师回朝!”

众人纷纷起身,同时拜道:“臣等谨遵陛下之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