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抵达

“你有什么打算?”谢言看上去似乎有些心动。

“朝廷既然想削弱世家势力,那我们就干脆送上门去,主动上报咱们手里的田产房屋,除了族人生活所需的田产房屋,其他的都交出去。”

“大哥继续和那几家虚与委蛇,小弟暗中投靠太子殿下,在太子面前为我谢家留下些情份。日后太子殿下处置起来,我谢家凭着这些香火情,说不定便能安然度过。”谢青竹筒倒豆子一般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显然早就有了谋划。

谢言神色一变,很干脆的拒绝:“不行,田产和房屋不能交出去。这些都是我们谢家立足的根本,要是交出去了,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如果谢家败在我的手上,你让我日后怎么去见列祖列宗?!”

谢青对他这种反应毫不意外,直接说道:“大哥!你还不明白吗?!朝廷要的就是我们手里的田产,这些田产不仅是我们谢家的立身之本,同时也是祸乱之源啊。”

“只要我们手里还占着那么多的田产,家里还养着那么多的佃户,朝廷就始终对我们怀有戒心,只有把这些东西交出去,才能让皇帝安心。只要把眼前这一关躲过去,还怕以后没出路吗?”

“可是朝廷现在收紧土地买卖,这些田地一旦交出去,日后想拿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谢言语气里满是心疼。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大哥!不要把眼光就盯在那几亩薄田上,本来我们谢家的田地就比不上王家的,就算损失了也没什么好可惜的。士农工商,国之四维。没有了田产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只要走对路,谢家再次兴起也不是没有可能。可如果不交出这些田地,恐怕我谢家满门连眼前这个坎儿也过不去,更别说什么未来了。”谢青苦口婆心地劝道。

“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谢言到底有些舍不得祖上留下来的家业。

“大哥,你自己也说过,朝廷对田地这件事看的很重。虽说现在没有明言收缴天下土地,但以我看来这是迟早的事。与其到那个时候被动投献,不如用这些土地在太子面前卖个好,保住谢家的传承,日后再缓缓图之。”

“你先下去吧,容我好好想一想。”谢言慢慢闭上了眼。

谢青还想再劝,可是看到谢言的样子,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最后只说了一句:“大哥,你可要快点拿主意,抗税这件事可有不少人参与,万一有哪家在我们之前投靠了太子,这个方法可就没用了。”

说完转身退了出去。

......

谢青的身影渐行渐远,祠堂里的谢言慢慢睁开眼,幽幽地叹了口气,双眼无神地看向高墙外的天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王家和谢家不是特例,整个金陵城都因为李承乾的到来而变的暗潮汹涌,每个家族都在寻找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处理方式,人类自私的劣根性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金陵城中的情况,李承乾多少都能猜到一些,可是他并不着急,龙舟在庐州城停了三天,这才施施然的往金陵城行来。

......

南京,古称金陵,六朝古都,现在我们都知道南京的繁华,不过在唐朝时期,金陵还不算什么,唐朝将天下三百二十七个州分为上中下三等,金陵只算个中州的水平,可见在唐朝初年,金陵的地位还不怎么高。

金陵,隶属于江南道,离这次抗税案爆发的中心,淮南道的治所扬州不过半日路程。

说起扬州,那可不得了,自从前隋炀帝修通大运河,扬州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如今已然是大唐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对外,是大唐和其他国家交流的门户,对内,扬州在以洛阳为中心的水路交通中起着骨干的作用。

正因为扬州的地位如此重要,李二陛下才如此慎重,把李承乾派了出来。

虽然这次江南的抗税案发在扬州,可是作为幕后黑手的世家力量则以金陵城中的王谢两家为首,是以李承乾的船队并没有直接赶赴扬州,而是先来了金陵。

(金陵在唐朝初年名为江宁郡,后来改为升州,最后才有的金陵府的称呼,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在此直接称呼金陵。)

金陵城码头

一大早,金陵府的捕快衙役就赶到了码头,整个码头都开始戒严,无论官商船只一律禁止移动。

等到把无关人等都清理完了,江南、淮南两道节度使(注1)和一众官商士绅这才来到码头。

李承乾的船队还没有到,等在码头的各位大人和世家族长都在交头接耳商量着什么,间或还拿眼睛四处打量,免得自己的话被人听去。

......

时至近午,随着探子的回报,李承乾乘坐的龙舟这才从河道拐弯处露出头来。

码头近处的船只早就拉到一边去了,李承乾的坐船直接靠上了码头,李承乾和李恪身穿正式的袍服站在船头,李恪手里抓着一柄折扇,满脸惬意地摇着。

龙舟停稳之后,负责保护李承乾安全的东宫宿卫们放下跳板,几队卫士簇拥着李承乾和李恪走了下来。

看到二人的身影,岸边早已等候多时的人群顿时跪下一片:“臣等(草民)参见太子殿下,蜀王殿下。”

李承乾挥挥手:“诸公请起。”

“谢殿下。”

众人答应一句,从地上站起来,身为众人之首的江南道节度使岳功泽和淮南节度使包熙同走上前来说道:“臣等欣闻二位殿下驾临金陵,早已命人在刺史府备下了酒宴,为二位殿下接风洗尘,还请殿下移驾。”

李承乾和李恪对视了一眼,说道:“孤久居北地,初来江南,有些水土不服,实在不耐应酬。不过既然众位大人如此盛情,孤也不好拂了各位的好意,便由蜀王代表孤前往赴宴。”

“殿下身体不适,是否需要请大夫前来诊治一番?”岳功泽二人语气中满是担忧。

“无妨,不过是水土不服罢了,过几天便好了。”李承乾无所谓的说道。

虽然李承乾不在乎,可是这些手下人却不能不小心在意,当下便命人前去请城中最好的大夫前往馆驿,准备给太子殿下诊治。

“殿下请。”

安排完请大夫的事,岳功泽回头示意了一下,马上有几个衙役牵过来几匹马,等到李承乾和李恪都上了马,岳功泽和包熙同这才翻身上马,给二人带路。

其他人没有这种待遇,等到李承乾四人和太子卫队都走的差不多了,这才叫下人牵来马匹、搭上轿子,跟在太子卫队的后面走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