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少年狄仁杰

李承乾笑盈盈地吩咐众人起身,温和道:“在下与几位好友出来游玩,恰巧遇上狄公与诸位高士聚会,也想参与其中,不知狄公意下如何?”

【不行!不行!不行!!!】

狄知本在心里声嘶力竭地呐喊,嘴上却说着完全相反的话:“公子诗文才情闻名天下,远在我等凡夫俗子之上,能屈尊参与我等的文会,是我等的荣耀......公子还请入内就座。”

说着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

心知自己今天绝对不可能拦得住李承乾之后,狄知本也不再废那个心思,转而想要通过抬高李承乾的办法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正所谓“文人相轻”,没有哪个文人会真心承认自己比别人差,哪怕对方是太子也一样。

只要能勾起这些人心里对太子的不满,或许魏王就有机会了。

......

李承乾一眼就看透了狄知本的“险恶用心”,不过他却没有任何表示,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带着卢照辞等人向凉亭内走去,一边走一边和士子们做着亲切的交流。

看着太子殿下丝毫没有架子的“亲民作风”,几个因为狄知本的话而心生芥蒂的士子脸色瞬间多云转晴,跟在李承乾身后拍起了马屁。

身为文会召集人的狄知本被众人冷落在一边,脸色不由的阴郁了几分。

......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文会其实没什么好玩的(至少在李承乾看来是这样),无非就是一些浪漫主义爆棚的家伙凑在一起互相吹捧,然后再作诗纪念一下罢了。

李承乾真真假假的点评了几个士子的作品,把对方哄得开心以后,就将这些人都扔给了卢照辞等人去处理,他自己则坐到一边自斟自饮起来。

视线四处转了转之后,李承乾看向了被冷落在一旁的狄知本,准确的说是看向了他身边的一个小男孩儿。

那是一个看上去不过六七岁的小孩儿,因为实在太小,李承乾刚进来的时候把他忽略了,此时再看,顿时发现那孩子的不俗之处。

李承乾目光看过去的时候,小男孩儿正拿着一本书向狄知本请教,摊开的封面上只有两个字——《尚书》。

就和后世从小学到大学分为不同学习阶段一样,大唐的读书人也不是一上来就学习各种经典的。

对于大部分的唐朝读书人来说,首先学习的是《字林》和《玉篇》这两本书里的某些章节,培养基本的识字能力。

然后就会学习《千字文》和一些比较浅显的有韵律的书籍,锻炼语感。

等到识字能力和语感都培养的差不多了,才会开始学习《论语》、《孝经》等比较浅显的文章,培养基础的三观。

一直到把所有的基础书籍学的差不多了,才会开始涉及到《诗经》、《尚书》、《左传》这类高深的读物。

......

一般情况下,一个读书人四岁开蒙,想要开始接触《尚书》,少说也要到十三四岁的年纪。

这小孩儿看上去不过才六七岁,居然就已经开始读《尚书》,而且看上去还读的头头是道,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是个天才。

李承乾在一旁看了片刻,趁着二人暂停的功夫,起身走了过去。

看到李承乾走过来,狄知本虽然不愿意搭理他,却还是不得不带着身边的小孩子起身行礼:“殿下......”

因为没有外人,也就没有了继续隐瞒李承乾身份的必要。

李承乾浑不在意地摆摆手示意二人免礼,目光看向那个小孩儿,有些好奇地对狄知本问道:“狄公,此子是......?”

狄知本转头看了那孩子一眼,躬身答道:“回殿下的话,仁杰是舍弟之子。舍弟赴任夔州长史,因路途遥远,故而将此子托付与小臣代为抚养。”

李承乾微微颔首,嘴里下意识地念叨了两句:“仁杰......仁杰......”

然后,他就毫无形象地喷了:“噗......狄仁杰!”

李承乾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居然会在这种情况下见到后世“威名赫赫”的狄胖胖,一时有些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看到李承乾的反应如此诡异,狄知本皱眉问道:“殿下,可是有什么不妥?”

李承乾回过神来,摆了摆手:“没事......没事......孤只是突然想起一件往事而已。”

看着小狄仁杰还有些婴儿肥的脸蛋,李承乾感觉自己心里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沉默半晌之后,李承乾才重新开口:“孤突然想起宫中还有事情需要回去处置,孤就先告辞了。”

说着就起身准备离开。

狄知本虽然觉得李承乾对自家侄儿的反应十分古怪,不过李承乾肯离开,他当然是求之不得,连忙带着众人起身恭送。

......

等到离开凉亭一段距离,李承乾回头再看,已经看不见小狄仁杰的身影了。

身边几人都是跟了李承乾多年的老人,大家都发现了李承乾有些不对劲,卢照辞开口问道:“殿下,可是那狄知本有什么不妥?”

李承乾摇了摇头,目光在几人身上扫了一圈:“诸卿以为狄卿身边那小子如何?”

众人刚才大多都忙着和一众士子虚与委蛇,并没有注意到狄仁杰,只有房铎稍作思量之后说道:“臣方才与那狄家小儿交谈了几句,那小孩儿心思敏捷,聪慧异常,更难得的是他性情远比一般孩童沉稳,确实是个可造之材......”

卢照辞等人和房铎共事这么久,知道他不是说大话的人,心下顿时对那个叫狄仁杰的小孩儿起了兴趣,都有要回去再看看的意思。

李承乾却不管众人心里的想法,继续问道:“那依房卿之见,孤将他召进宫给皇长孙做个伴读如何?”

李彻如今也已经在华阴书苑那边待了差不多一年了,身边一直缺一个合适的伴读。

虽说李承乾曾经给他安排过一个,不过那孩子只是出身中产之家,让他做李彻的玩伴是合适的,可是想让李彻从他身上学到什么东西,那就呵呵了。

在李承乾看来,没人比狄仁杰这个未来的宰相更适合成为李彻的伴读。

因此他虽然在询问房铎的意见,心里却已经做出了决定,回宫之后就马上开始推动此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