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初临贵城

上京是徐国都城,不但是徐国境内最重要的城市,也是徐国最大的城市。

牛进财对上京城以前就有听闻,为了此次上京之行又特意做了功课,对这座巨城的了解还是比较详尽的。

整个上京城占地超过五十里,固定人口高达两百万,这里的固定人口指的是有户口的本地人,如果加上外来人员,牛进财估计总人口能到五百万!

但纸上得来终归浅,一些生硬的数字很难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所以牛进财站在地势高处第一眼看到上京城的时候被吓了一跳。

这个巨大的城市超过他的想象,密密麻麻的屋檐宛若无边无际向四周延展,就算他睁大了眼睛也看不到尽头。

这种壮观的景象确实令人震撼,连牛进财这种经常流连纽约巴黎的人都为之咂舌,一般的普通人看了之后怕是会目瞪口呆。

上京城也分内外两城区域,虽然收入眼底的主要是外城区域,但内城的规模一点都不小,除了内城核心的徐国皇宫所在地,大多数的豪门巨富达官贵人也都居住在内城。

内城并没有高墙,而是被一条宽达百米的大河围绕着,虽然这条大河被叫做护城河,但本身却是一条天然河流,如此宽阔的水面比一般的城墙防卫要靠谱多了。

外城的人要想进入内城的办法倒是很多,除了两道浮桥,还有不少摆渡码头。

上京城的核心虽然是内城,占地面积也不小,但整个上京城的巨大规模却是由外城撑起来的。纵横几十里方圆的上京城超过八成属于外城区域。

外城也没有城墙,只有无数房屋街道不断向外延伸,这种布局让牛进财想到了雄关城,确切的说雄关城本就是按照上京的模式打造的。

上京城显然比雄关城更有规划,虽然看上去满眼都是房屋道路,但井井有条没有丝毫杂乱拥挤之感,那一条条主街道也大多是笔直纵横且很宽敞,足够八马并行,就算是旁支巷道也能供马车进出。

上京城商业繁华毋庸置疑,而且这个商业环境也是分内外区域的,就比如内城也有酒店青楼夜市商铺,但整体要比外城的高出两个档次。

简单点来说就算同样的一个馒头,外城卖一钱,到了内城则要三钱。

桃源村的商号就在内城。

内城的东西贵,地价自然就更贵,不过就算地价再贵,桃源村为了品牌价值考虑也不可能将商号开在外城,以桃源村的财力也不会省这几个钱。

不过就算桃源村不差钱,但要将商铺开在上京内城那也不容易,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才的缺失。

方村长他们确实有来头,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但论到经营这一块,和普通的乡下泥腿子其实没什么区别,也就是小摊小贩的水准而已。

方村长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自身的能力已经跟不上桃源村的发展速度了,除了充电学习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下一代。但培养人才是需要时间的,像刘昭那样的年轻人虽然锻炼的不错,但也就在雄关城勉力支撑一下罢了,距离来上京独当一面还差的太远。

所以眼下在上京经营桃源商号的掌柜并不是桃源村的人,当然也不能算是外人。

这人叫邓惠先,曾经是富源钱庄上京分店的掌柜,一个真正的老掌柜,经营上京的富源钱庄足足二十年,今年已经六十高龄了,他也是莫掌柜最为亲近信任的下属之一。

方村长与莫掌柜本就是同袍战友,虽然关系并不亲密,但因为牛进财的原因,富源钱庄与桃源村又有了姻亲这一层关系,自然算不上外人了。

桃源村想要开拓市场,莫掌柜自然义不容辞鼎力相助,于是派出了邓惠先这个得力干将。当然,之所以派出这人,除了邓掌柜经验丰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已经到了该退休的年纪了,这次担任桃源商号的掌柜也算是发挥余热了。

年纪大的最大好处就是人面够广,邓掌柜在上京经营多年,这人脉毋庸置疑,让桃源商号这个初来乍到的小弟短时间内就铺平了路子,成功融入了上京的商业圈子。

“这个邓掌柜还是很有本事的,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让桃源商号站稳脚跟,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桃源商号是在上京经营了十几年的老商号呢。”牛进财站在桃源商号的街对面朝身边的凤初露说道。

牛进财越发觉得自己和凤初露还是可以做朋友的,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沟通顺畅。

为了成为朋友他也是费了心思,比如时不时和对方聊聊桃源村的各种事项。这样的话题也确实能拉近彼此的关系,凤初露也从一开始的不耐烦慢慢变得有所回应了。

比如现在,听完牛进财絮絮叨叨之后她回应道:“你不会想进去吧?”

两人虽然顺利的进了上京内城,但这里人多眼杂,说不准就被人给盯上了,进入桃源商号显然不明智。牛进财现在一门心思就是隐瞒身份,生怕那个组织查到他的背景最终连累到桃源村。

听到凤初露这话带着提醒的意味,这个冷漠的女人显然是站在他的立场在考虑问题,牛进财心情愉悦,笑呵呵的说道:“肯定不会进去,站这里认认门就行了,晚上的时候我再偷摸过来找这个邓掌柜。”

他还真需要认门,除了一个地址,他并不了解上京的这个桃源商号的具体情况,所以刚才走近的时候也被这个桃源商号的规模吓了一跳。

上京内城地贵,一般的普通商家都只会租赁一个门面,只有极少数的一些大商家会弄两间门面。

内城的门面宽度一般都有五米,进深是八米,两间门面连起来那就是十米的宽度,总面积八十平米,在寸土寸金的上京城里,这个尺寸足可以称大商号了。

但桃源商号就不一样了,不是一个两个门面,而是足足七个门面连接打通!

长达三十五米的一个门面,总占地面积近三百平米,这种规模的商铺在上京城虽称不上绝无仅有,但也极其少见。

牛进财也是心中感叹,方村长果然是见过大场面的,做起事来也真是大手笔。他却不知道这个桃源商号方村长除了掏钱,其他事儿就没插过手,都是他的老丈人莫掌柜一手操持的。

牛进财虽然不知道是自己老丈人的手笔,但他很欣赏这种做大生意的气魄,这种远超常人的商铺规模虽然开支也是远超常人,但其广告效果绝对物超所值。初来乍到的桃源商号光是凭这个门面规模,就能在商贾云集的上京城里一炮打响名头。

桃源出产的商品靠的就是品牌效应,商铺规模就是品牌实力的最好体现。只要桃源品牌打响了,利润自然不在话下,这几个门面的开销也就是毛毛雨罢了。

不过看了一会后牛进财也明白了桃源商号为什么弄出这么大一个铺面了,除了广告效应展示实力外,还有不得不为之的必要。

因为这个商铺里除了桃源村出产的各类不占地方的特色小吃特色生活用品外,还有一些大家伙,比如各种家具。

这些家具当然也是牛进财弄出来的,与这个世界的家具截然不同,外观简洁大方,设计科学合理。

除了这些家具占地方外,另外还有一个最占地方的商品——四轮马车。

四轮马车是桃源村大件商品中的主打产品,商铺里虽然只摆放了两辆样车,但也占据了商铺三成的空间。

这两辆四轮马车的造型不一样,一辆是四四方方的常规造型,外表墨绿色,看上去沉稳大气。另一辆马车个头略小,外观圆润没有边角,车身的颜色也很是绚丽多彩,让人看上去就少女心爆棚。

除了这些展示的商品,牛进财还看到了商铺的最东面摆着一些个莫名其妙的东西,光是这些东西就足足占了两个门面的地方。

当然,在外人眼中那都是些莫名其妙的古怪玩意,但牛进财只要撇一眼就认出来那是他平日里无聊折腾出来的玩意。

比如脚踩动力的小船,手摇洗衣机,这其中甚至还有水车和水动力的磨坊,不过这两个玩意太大了,商铺里也只是做了仿真模型展示。

除了这些生活中实用的东西,还有牛进财发明的各种乐器,以及帮妞妞做的一些玩具,比如摇摇马,跷跷板之类的。

这其中牛进财竟然还看见了自行车,顿时扶额无言。

自行车的制作并不困难,在牛进财的前世那些非洲人民还用木头做自行车,照样跑的飞快。只不过自行车有一个技术难关,那就是链条的制作工艺太高了,牛进财也没耐心去手动打磨链条,于是用了轴传动技术。

轴传动的制作工艺不高,虽然没有链条好使,但也够用了。

不过弄出这辆自行车后牛进财骑过一次就丢一边了。

实在是这玩意太笨重了,加上又没有平坦的水泥路,这辆自行车平时玩玩还行,要是上路长距离骑行会累死,也不知道是人骑车还是车骑人。

这些东西牛进财从来就没想过拿出来卖钱,此时看到自然是心中无语。

不过这还不算完,等他看到白墙之上的一行大字之后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看完下面的小字后差点掩面就逃。

只见商铺最显眼的那一面白墙上写了一行粗大的黑字:牛神童发明展览馆!

在这一行大字的下面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字,记录的是牛神童的一些传奇故事以及写过的诗词。

写过的诗词倒也罢了,牛进财想否认都不行。但鬼知道那些传奇故事是怎么来的,那些故事绘声绘色将他描述的是神乎其神,比如三岁就能下水救人,六岁就一个人打死了一头野猪……。

这些故事文字详实有理有据,连牛神童本人都差点信了……。

牛进财看到这些想逃,凤初露看到这个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听到笑声之后的牛进财更尴尬了,只想转身就跑,离这个商号越远越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