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民心论

王彦升摇头,他是纯粹的武将,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来答案。于谦长叹道:“这代表了这些百姓已经对荒王国彻底归心了,到时候即便我们夺回了这里,我们也难以真正的掌控这里了。民心,才是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东西,可惜了。”于谦只道可惜,却没说可惜什么。但是王彦升怎能不懂,明王国的那些士人家族是如何的将百姓身上的最后一个铜板搜刮的。

荒王国的功勋殿和英灵殿也在建邺城开设了分部,于谦等人也前去看了一下,荒王国对这些也没有太多保密的,反正其他国家就算是学也是很难学的来的。当年曾有大臣谏言,说是要严加防范这几个地方被其他势力的人看到,萧漠则是直接一句话便终结了这个话题,那就是:似我者生,学我者死。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两重,一重是可以模仿荒王国的这些去做,但是不要照抄照搬,不然将会走向灭亡。第二重意思则是,你模仿我可以,但是你要学我这些妄图使自己强大,我会先灭了你。

于谦这一路深有感触,回去之后便将自己锁在了房里,奋笔疾书给朱元璋写了一份奏折。直到深夜,于谦才在众人好奇和担忧的目光中走出了房门。他将手中的奏折交给一名亲卫说道:“将这道奏折快马加鞭呈给大王。”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对于使团的一名士卒离去,荒王国这边也没有多加阻拦,反正他们带不走荒王国的核心东西。所以那名信使一路畅通无阻地离开了建邺城。让信使送出去之后,于谦才长长的吁了一口气,不顾众人疑惑的目光自顾自地拿着已经冷硬了的食物吃了起来。

宇文成都的加急奏报在三天后终于送到了萧漠的手中,萧漠打开之后,先是一愣,随后笑了起来。“这东西你们怎么看?”剧辛、文种等人迅速传阅了一遍,随后越吉笑道:“大王,大喜事啊,足可以证明明王国已经撑不住了。只要我们再加一把力气,直接荡平了明王国指日可待。”

萧漠笑了:“确实如此,明王国此时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了,我们只需要多费心思便可拿下来了。不过以我们现有的兵力还不足以对付明王国,看来还得再次扩军备战了。”萧漠并不喜欢兵行险着,什么以少胜多之类的事情,他认为那是实力不足才去做的,若是有强大的实力,那么直接一路碾压便是。

而且,荒王国招降了许多的俘虏之后,这些俘虏在军中的表现极为优异。还有一些从荒王国各地从军的能人志士也是非常的厉害,甚至一些人在战场上获得的功勋都超过了十五万。故而萧漠才有想法继续扩军,反正现在荒王国又有百万人马可用。荒王国占据着大片的领土,这些区域都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力的发展民生,所以人口增长的很快。

想了想,萧漠便下令道:“任命孙武、吴起为新兵营副将,协助高顺训练新兵,任命赵云为白马军团军团长,称号忠义将军;张弘范为海军化蛇军团军团长,称号楼船将军;蒙恬为狰狞军团军团长,称号讨夷将军;赵佗为貔貅军团军团长,称号建节将军;章邯为肥遗军团军团长,称号横野将军;

马超为朱厌军团军团长,称号怀集将军;卫青为白泽军团军团长,称号立义将军;霍去病为骠骑军团军团长,称号扬烈将军;张辽为獬豸军团军团长,称号殄夷将军;项羽为英招军团军团长,称号宣威将军。”

在荒王国的晋升就是如此的快速,尤其是对于人才而言。只要肯下功夫,肯立功,够忠心,又有足够的能力,可能一两次大战就足够让你连跳几级。萧漠对于真正的人才是毫不吝惜赏赐的,而对于那些浑水摸鱼的家伙则是采取严厉打击的态度。这只是军中的,而在地方上的升迁就稍微慢了一点,毕竟许多事情都是需要时间才能看到其成果的。

一下子,荒王国再度扩军百万,当然,百万人马的吃穿用度还是需要时间来安排的,这些事情萧漠都交给了军部去处理。荒王国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所以只需要按照制度来就可以了,萧漠这个君主也乐得轻松一下。

就在荒王国再一次扩军备战之时,朱元璋也收到了于谦写的加急奏折。朱元璋打开了奏折,先是津津有味地看着,随后忍不住轻声读了出来:

大王在上,臣于谦顿首谏言,不吐不快。

臣尝闻,民心者,水也。君王者,舟也。舟行水上,横渡汪洋。然则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士族者,鱼鳖也。鱼鳖遇水可活,水无鱼鳖则至清。荒国者,礁石也,若民心所向,则荒国可破;若民心所背,则荒国难当。

然则士族以黔首为畜,杀之取之,名为君王,实则私心也。民心向背,由此可见。臣尝闻: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然则鱼鳖当困于囹圄,可烹之食之。鱼鳖若归海,数罟难得。臣妄议朝政,是为死罪。然臣再顿首,乞求大王内修仁政,广施于民,外修兵戈,以当敌寇。逐亡士族,以安民心。为黎民计,为明国计。自此,民心可用,外敌自消。

臣于谦顿首拜上。

读完之后,朱元璋便说道:“这于谦的《民心论》不错。”魏忠贤则是笑吟吟地说道:“于谦大人着实对大王一片赤胆忠心。”可是朱元璋重重一叹:“本不想下手的,可是谁让你们做的有点过了呢?”不过朱元璋也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吩咐了锦衣卫暗中探查那些家族的龌龊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到时候好一举发难,一次打死。而且现在荒王国那边的态度还不明朗,朱元璋也不敢轻易地动手。

过了半个月后,于谦终于乘坐着荒王国的战舰来到了荒王国。在港口上,他还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各种船只。那些都是荒王国的百姓自己购买的,从荒王国运送各种精美的布匹前往邪马台府的商队船只。

在陆上又走了七天之后,于谦终于来到了荒王国的王城。这座王城很是高大厚实,上面还有一架架的巨弩架设着,巨弩之前闪烁的寒光让于谦丝毫不怀疑巨弩随时可以带走他的性命。进入王城之后,于谦便被召进了王宫。

荒殿里,萧漠端坐其上,静静地看着底下这位在明王国都出了名的清官。随后笑道:“不知使者来我荒王国有何贵干啊。”于谦说道:“为天下万民而来。”这样一说可就有意思了,萧漠笑道:“哦?这个万民也包括我们荒王国的百姓吗?”于谦点头:“正是!”

“呵呵,好,你说吧。”萧漠笑了,静静地看着于谦。于谦则是上前一步说道:“大王,两国交战,致使生灵涂炭。外臣以为,大王此时应当止息兵戈,与民休息,这是明王国的幸事,亦是荒王国的幸事。还望大王明鉴。”

萧漠听着有点想笑,但是还是止住了,随后说道:“为何不让你们明王国止兵呢?为何我荒王国止兵呢?”萧漠也懒得听他说什么,直接说道:“来人,寡人累了。”随后便走进了后殿。而于谦则是满脸不甘地也退了下去,返回了万国馆。

于谦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来荒王国的这几天,荒王国新组建的十支海陆军团也统统南下了。这九支陆军军团都派遣到了建邺府,归于宇文成都的指挥。而萧漠对宇文成都的要求就是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彻底拿下明王国。

有了九十万人的加入,宇文成都的手中兵力也增长到了二百六十万人马。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聚集,自然逃不过明王国探子的眼睛。所以孙承宗在得知了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便向朱元璋汇报。可是这一次荒王国是铁了心的要灭掉明王国了,所以就在大军集结完毕的第二天便浩浩荡荡地扑向了孙承宗大军所在的方向。

而荒王国的六支舰队也集合一处,合力拿下了明王国北面的门户襄阳城。至此,明王国长江沿岸的城池将会失去襄阳这个巨大的屏障,襄阳之后的城池也将会随时被荒王国的兵锋所威胁。

江野城,这是明王国比较靠近边界的一座城池。孙承宗自撤退之后便依托江野城广修邬堡,江野城与各地的邬堡之间联合成了一个连环的防御工事。而孙承宗的大本营也设在了此地,就近指挥着作战。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