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李三峰状告大明将军下

等心中这一顿牢骚发泄完以后,李三峰觉得心情舒畅多了。

随后上前迈出一步的李三峰开口说道:“启禀知府大人,我等确实有冤情上书?”

“我等四人皆是来自,应天府郊外的朱家庄。

“今日来到衙门上书状告,也是因为家中的确有冤情,不得不击鼓鸣冤。”

此时,堂上的赵枳辰听完李三峰的话。他心中已经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哦,既然你家中有冤情,又要上书状告鸣冤。”

“那少年郎,本官不知你要状告何人哪?”

“启禀知府大人,在下要状告北地大明将军方大生。”

“方大生这贼子,他不仅通敌卖国,甚至还伙同元人杀了家父朱初十。”

“这贼子用了奸计,独吞我家中粮草盐铁等物资,共计四万两白银。”

“外加家父朱初十,以及朱家商队上下七十人的性命。”

“还有北地五十名民夫的惨死,最后导致大明五十个家庭支离破碎。”

“知府大人,这贼子为了自己的私心,出动军队杀害共计一百二十一条性命。”

“此贼子在北地势大,唯恐此僚报复,我朱家上下几百人南下应天府。”

“今日朱家庄朱万尘,特来应天府大明天子脚下,状告大明将军方大生。”buwu.org 梦幻小说网

“一为一百二十一个大明子民伸冤,二为北地五十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还他们一个公道。”

“在下还请知府大人,为我朱家惨死之人伸冤。”

“这里有状纸在此,还请知府大人过目。”

公堂之中的李三峰,不过三言两语的就把事情的来源经过,讲述了个清楚。

赵枳辰听完李三峰的陈述。他这冤情几何,是真是假,自然也就明白了。

“果然不出本官所料,这少年郎竟然要状告大明将军方大生。”

“方大生他是镇守一方城池的将军,听说还是从淮西过来的老人。”

“另外,这军中向来是护短之极,此事怕事难办了。”

“最重要的是,这家伙名气现在都传到皇上耳朵里了,似乎身上还有军功。”

“说不定,这日后还有可能会封爵加身呢?。”

“哎呀呀,惹不起啊!我老赵真是惹不起那一群,只知道打打杀杀的疯子。”

见状,其上的知府赵枳辰,则是颇为可惜的瞅了李三峰一眼。

此时李三峰当然也看到,赵枳辰脸上极为不自在的表情。

一时间,李三峰的心中也想到了一些答案。

“既然你手中有状纸,那就速速拿来与本官一看。”

公堂之中的一个衙役,随之走到李三峰的面前接过状纸。

一转身,又将状纸递到知府赵枳辰的手中。

不一会的功夫,知府赵枳辰一目三两行,很快就过了一遍状纸。

可是,赵枳辰也没有想到,这状纸上所说的竟然如此详细。

“坏了,这状纸上说的此事若是为真,那方大生简直就是一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唉,可无奈的是本官人微言轻,若是敢轻易得罪军方之人。”

“那淮西勋贵的子弟,还有应天府之中的军伍之人,还不把我活活吞吃了。”

“看来今天这事,本官也只能继续和稀泥了。”

这心中思量一番的赵枳辰,见状拿起惊堂木又是啪的一声。

“真是一个胆大包天的贼子,少年郎你放心,此事本知府官定了。”

“关于你这状纸,本官也接了,如此一来你就放心了吧!”

“待稍后,本官定会上告吏部和中书省,恭请圣上裁决。”

“因为此事涉及的人物众多,而且主谋又是朝廷军方有功之将。”

“所以,这处理起来的时间上,一来二回的可能就比较长了。”

“本官劝你们,一会可以先行回家等候消息。”

“日后三司会审之时,本官再让人去朱家庄通知你们过来。”

听到知府赵枳辰的话,公堂之中的朱玲珑三人,则是满脸欣喜之色。

关于家主朱新财一事,当时在朱家的动静比较大,他们下人几乎都知道。

只是一直以来,关于朱新财一死之事,朱家也没有一个定调出来。

朱家老夫人钱氏,纵是知道自家男人是惨死的,也无能无力。

她一个妇道人家,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之中,只是希望子女平安就是了。

所以,此事在朱家,到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但是,朱玲珑三人没想到是,李三峰南下应天府是为状告一事。

几人心中认为,李三峰打着南下定居的幌子,实则是为其父讨回一个公道。

为那些惨死的人,在大明天子脚下要一个说法出来。

一旁的李三峰,也注意了这一幕。

“呵呵,你们几个还是年轻啊!那少爷我给你们再上一课。”

对于,知府赵枳辰的说辞,李三峰又怎么可能听不出来呢?

“呵呵,看着这赵枳辰长的,倒是符合正派之气。”

“谁能想到,这嘴中所说的话,乃是拖延之词呢?”

“也罢,恐怕这家伙是不想得罪淮西勋贵,以及军方的将军势力。”

在此之前,李三峰他早就猜到会有此一幕了。

不过,对此类的情况,李三峰也特别的能理解。

毕竟,现在的大明朝官员,不是那么好混的。

如今大明朝,军方的势力那基本上全是淮西的子弟。

那可是跟着朱元璋一路打天下,杀出过来的老兄弟了。

现如今,这天下快要打下来了,你朱元璋就要大杀有功之将。

此事若是发生的话,在大明军方肯定会造成巨大的震动。

哪怕这一道状纸抵了上去,保险起见有些官员也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权当做什么事情,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就是大明朝。

这也是如今的大势所趋。

见到现在是这般情况了,公堂之下的李三峰,却是不得不使出杀手锏。

李三峰目视着其上的知府赵枳辰,再次上前一步说道。

“启禀大人,既然如此那在下还有一人需要状告。”

“这正所谓是择日不如撞日,在下今天既是来了,那就一并说出来吧!。”

“免得日后让知府大人为难。”

此时赵枳辰,看着堂下的李三峰,这脸上的不悦之色是越来越多。

“额,难道是我刚才的话,还不够明显吗?”

“我给你一个台阶,你就顺着下不就完了。”

“这朱家的少年郎,真是不识大体。”

“难道你不知道,你这一张状纸一旦递上去,那斩杀的人指定不少。”

这样一来,大明的那些将军们还不翻了天。

若是此事直接捅破了天,又岂是他一个小小的知府大人可以盖得住的。

其上的赵枳辰,见到李三峰竟然如此不识趣。

刚刚在心中升起爱才之心,现在也不得不深深的藏了起来。

自古以来,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既然如此的话,少年郎那你就一并说出来吧!”

“本知府倒想要看一看,你又要状告何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