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大明朝缺官啊

“陛下口谕!”

明媚的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紫禁城奉天殿前。

朱元璋威严的端坐在御座上。

左右两侧是大明朝的文武百官。

朱标,朱雄英这对父子则在百官之前,面向百官而立。

由全国各州府县举荐的三千七百名儒士秀才,恭敬的站立奉天殿前宽阔的广场上。

一名太监双手捧着一本册子,站在御阶下,高声念道:“宣吏部考核优异者郑韬、萧尚仁、金良佐。”

“邢浩、邹伯源、卢友常、张翼、周尚文、郭思齐、许允恭、吴昭。”

“邵勉、钱寿禄、刘安礼、王惟缮、陈宗颜、齐瞻、宣彦。”

“赵麟、苟文甫、王嘉会、彭无党、萧惟大、沈士荣等近前陛见。”

太监口中所念的这二十三个人,是此次各地举荐的秀才儒士中成绩最优者。

其中的萧尚仁更是有名的儒士,以孝闻名天下。

二十三人,怀着不同的心情,踏上丹陛,来到朱元璋的御座前,俯身跪拜道。

“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朱元璋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二十三人,威严的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

待这二十三名士子全部站起身。

朱元璋这才笑着道:“你们都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材。”

“朕自即位以来,所思所盼就是希望我大明多些像你们这样的人。”

“若我天下的官员,都像你们一样通晓经学,品德端正。”

“我大明何愁不治,何愁不能长治久安。”

“这些日子朕同太子、太孙,六部尚书、翰林院、国子监一直在商议,怎么让诸位臣工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

“后来朕给吏部下诏说,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吏部了就给朕上了封奏疏,推荐诸位臣工或在部院,或去地方。”

“朕看了之后啊,觉得吏部确实挺用心,对诸位臣工的安排也确实比较到位。”

“不过了,朕没有立即下诏,觉得了还是要亲自见见诸位臣工,听听诸位臣工的想法的。”

“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二十三名饱学儒士再次俯身叩拜。

既然天子发话,他们又怎么可能有不同意见?

纵算有,也不是这个时候可以提出异议来的。

朱元璋看着懂事的众士子满意的点点头,然后手轻轻抬了抬,道:“宣旨吧!”

朱元璋身边的管事太监,立即上前一步,高声唱和道:“皇帝陛下有旨,诸臣跪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一名宫中礼官在太监后,上前一步,将圣旨缓缓展开。

念道:“朕自即位以来,侧席贤士,所图不过是希望在贤能的辅佐下治理国家。”

“然天下之大,贤能之士多如天上的繁星,纵如尧舜之英明,也难知天下所有贤明之士。”

“但是,因为不知道就认为天下再没有贤能之人了吗?”

“朝堂诸卿皆贤人君子,然山林之间难道就没有了吗?”

“故借此召见天下博学儒士之机,敕天下征聘有贤名者。”

“凡贤明博学之士,卿等皆可推荐给朕,以为朝廷所用,钦此!”

“皇上圣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再次山呼万岁,以示对皇帝此举的赞成和感谢。

此道圣旨是向天下发出了招贤令。

如此做派既是向天下人展示朝廷的唯才是举,同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大明朝缺官啊!

“上谕。”

向天下招贤的圣旨刚刚宣读完毕。

另一名一直站在边上的礼官又上前一步,双手捧着道诏书。

大声道:“儒士萧尚仁、儒士金良佐、儒士邢浩、儒士卢友常、儒士吴昭、儒士陈宗颜、儒士齐瞻听旨。”

被念到名字的七人再次俯身跪拜。

“今敕封萧尚仁为潭王府左长史。”

“敕封金良佐为广东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敕封邢浩为河南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敕封卢友常为山东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敕封吴昭为山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敕封陈宗颜为陕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敕封齐瞻为四川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钦此!”

七人当即叩首谢恩。

站在一旁的朱雄英,看着跪在地上口呼谢主隆恩的七人,脸上难得的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这七人只因为在此次各州府县举荐的儒士中,被吏部评为上品,就直接被任命为一省的封疆大吏。

当然他并不担心吏部敢在这件事情上有任何暗箱操作之举。

只是觉得没有多少从政经验的人,就这样出任一省布政使实在草率了些。

但是有什么办法了?

洪武朝缺官啊。

唯一的希望就是这些人到了地方,能够清廉自守,不要坑民害民罢了。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