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新项目

接下来的大半个月里, 简书枚她们三个女的,方博洋他们三个男的,都在四处寻找合适的开餐馆的地方, 并且打听一些成本等方面的事情。

管艳萍还抱怨道:“我公公婆婆想过来很久了, 这次肯定要带着一堆人过来的。”

何文静劝道:“你管他们的。反正这些事情张进波会去管。”

“你以为就他管,就不关我什么事了啊。想的这么轻松。”管艳萍说。

简书枚就说:“先给他们把地方找好,开餐馆要的人多,随便他们怎么搞, 你也眼不见心不烦了。”

管艳萍又说:“其实他们家好多人都想来厂里做事, 可是他们也不想想, 自己什么都不会,来做什么呢?而且你真要让他们做最底层的员工, 肯定还不愿意干。我还不知道啊,他们就是想着来这里占个好位置, 什么活也不干, 拿高工资当大爷。说的我们开个厂好像赚了天大的钱似的。这个厂还是我们三家合伙开的呢。”

何文静和简书枚都直摇头, 这也是大家为什么不说自己开公司办工厂的, 因为每个人总都有些亲戚朋友想过来做事的。也不是大家不肯帮, 那些认真的, 好好做事的人,他们都是能帮得上忙都尽量帮的。

工厂也经常接纳一些过来找工作的亲戚朋友。但有些人真的很令大家不爽。幸好这些人都还不是兄弟姐妹侄儿侄女这种关系极亲的人,多少知道轻重。能够在自己工厂干的, 也愿意在这里干的就留下来,不愿意的也介绍到其他工厂去。大多数人也只是把这里当跳板。大家也无所谓。

张进波也确实帮了很多人的忙。说起来, 就是来找他的最多。有些人还很烦。这要是他家的人来了,管艳萍的担心是极有可能成真的。

但这种事情,也是无法避免的, 简书枚就劝道:“哎哟,古话不是说,皇帝都有两门穷亲戚吗。现在人人都知道我们开着工厂,有几个想来占便宜的也正常。不过,这事儿你也不用着急上火。到时候我们见人拆招呗。”

“就是的。真有这种人,交给我们家老程。让他赶人。”何文静也说。

“对

啊。你怕什么。张进波没办法的人交给程秋华。程秋华没办法的人交给张进波。再不行,还有我呢。”简书枚也说。

他们也不是不愿意帮老家的人,但前提是这个人有可帮之处,如果不想干活,只想拿高工资,不管是谁都得赶走。

不然,多来几个这样的人,工厂就不用开了。

三个女人的担心,男人们早就知道。

张进波也很头疼,他家的亲戚又多,关系又复杂。兄弟姐妹当中,就他和开餐馆的姐姐混的好些,如果这个姐姐他都不管,以后他也不用回老家了。

所以,这段时间,他花了很多心思在外面寻找适合开餐馆的地方。

接下来的有一天,简书枚很无意间的了解到了,一个大家以前完全没有关注过的消息。

有些农民房,被人整栋包下再出租。这种做二房东生意的,很赚钱,就是投资有点大。包下一栋,甚至几栋楼,都是那种至少七层,一层好多个房间的大楼房,成本也不低。

但本地人很愿意有人做这种生意,一整栋包出去后,自己就不用管了。而且一次性就把一年甚至几年的钱收到手了,虽然这个价格比自己一间一间出租要便宜不少。但好处也很明显。

所以,有人组团来专门做二房东生意,他们包下一片的好几栋民房,再转租出去。而且这种房还挺好出租的,因为管理的好,有专人打理,偷的,打架闹事的也少很多。住在里面相对也安全和安静很多。

她把这个消息和男人们一说,男人们果然都很感兴趣,“这个比开餐馆还更好。操的心少的多。但收入不一定差,最重要的是,人也轻松不少。”

开餐馆其实很累人的。特别是张姐姐他们这种事无巨细都是自己亲自动手的,开餐馆时,一个人都抵几个人在用,累得很。

做二手房东,你只要守着房子,平时就搞搞卫生,收收租。一个人就能看一栋房子,还不是一天到晚在干活。人会轻松很多,赚的也不错,而且现在做这个生意的人还不算多,竞争不大。

最重要的是,现在在外面租房子的人多了,暂住证的取消,各种配

套设施的兴建,员工收入的增加,使得这座城市里,老人和小孩子也开始变多了。

一些有条件的年轻夫妻,都愿意自己租套房子住,逢年过节时把老人孩子带过来团聚一下。条件在好点的,直接就把老人孩子接过来在身边了。最条件好的,才会买房子。毕竟买的起房子的是少数人,所以房屋出租的生意还是挺好的。

带着老人和孩子,安全肯定是第一重要的。所以这样,有专人管理的出租楼,就格外好出租了。

既然有这个好的投资项目,男人们就行动起来了。

“我们也去打听一下。看看别人是怎么运作的。”

“试一把。如果能赚钱,我们以后还可以转到开酒店方面上去。”方博洋说。

现在开酒店也是个很好的项目,大城市,各种经济活动多,一些商务酒店的生意也非常好。他经常出差的,住酒店的机会多,也关注过。

“开酒店啊。这个成本有点大。不过我也觉得挺赚的。”程秋华也说。

他和张进波也时不时的要住一下酒店的。他们经常在外面跑,有时候去远点的工厂修机器,搞到了深更半夜,人也累的不行了,就会就近找个地方住一个晚上休息好了再回来。

可以说,在这座城市里,吃的住的,这方面他们都非常了解。自然也清楚这是个赚钱的项目。不然,那些连锁的商务酒店一家接一家的开啊。

“如果包一栋公寓的两三层加盟一家连锁酒店,成本应当不算高。”方博洋又说。

张进波就说了:“这是个好想法,我们可以慢慢看看。”

反正是要找新的投资项目,好的每个想法,都可以去尝试的。

几天后,张进波和程秋华就找到了两栋相邻的大私楼。一个七层一个六层,一层有十几,到二十间房,有单套房,也有一室一厅和两室一厅的。

而且整租下来,价格也便宜,他们如果一次几年的话,还能谈的更低一点。

最重要的是,这两栋的一楼都可以开餐馆又或者搞便利店。

张进波的意思是,包下这两栋楼,小餐馆照样开着,再开个小便利店。三个项目,配套起来,赚的更多。而且有配套

的小餐馆和便利店,能给租户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房子也更加好出租一些。

甚至还可能给租房提供送煤气罐,送食用水的生意。便利店里还可以买米面粮油蔬菜水果等等。

就是这样需要的人手就更多了,不过也不用担心没人手。

张进波的父母一直想来看看孙子,说了好几次,张进波没同意。主要是管家父母在这里,他父母来了,两家父母总不能同时呆在这里吧。

那势必管家父母就要回家了。两老人在这里呆了一年多,孩子也是他俩在帮着带,突然就说让人家回去,他也做不出来啊。

而且这样做,他不怕老婆生气吗?

另外,张进波还有一个哥哥,也一直说要出来做事。他也没答应,因为哥哥小学没毕业,到工厂来能做什么呢。何况工厂还不是他一个人开的。他还怕简书枚和程秋华不开心。

张进波这个哥哥,跟他是同父不同母的。两人又还隔了点,关系又不是很好。张父还一直觉得对不起前面的这个大儿子,老是在张进波面前说让他帮着哥哥。

前面那些年,张进波寄回去的钱,大部分都是进了这个哥哥的口袋。自从他开始赚钱后,这个哥哥嫂子就一直在外面说,家里偏心他,只安排他读书什么的。他也二话都没说,就是知道家里也是一本乱帐。

把这两栋楼包下来,又是小餐馆,又是便利店,他父母带哥哥,就都有事情干了。

张进波把这些打算都说出来,问:“你们觉得怎么样?”

方博洋和简书枚等人听了都很动心。

“这样挺好的。赚的更多,也更轻松些。”

张进波就说:“大家要是都同意,我马上和我姐姐谈谈。如果她不同意,我们就自己干了。”

程秋华说:“可以,你先和她谈谈。看看他们的意见。”

公司生意现在挺好,也挺稳定,大家也比较有闲心搞其他的事情了。

管艳萍连忙说:“唯一的问题是,你姐姐恐怕没这么多钱。”

她可不想自己家又掏钱又出力的,还又拿不到一分钱。当年张进波就是这样的。

张进波笑道:“我就是要她没这么多钱,我们自己投资啊。我

们三家,各出十几二十万的,就差不多了。我们出了钱,我们就有话语权。真完全让他们搞,我也不放心呢。”

前面他们三个男人就在一起商量要另外找条赚钱的路子,这不就有了吗?

他说完,看了看程秋华和方博洋。

果然,两个人都愿意。

“可以。我们三家三分,你姐一分,我们不参与经营,只拿分红。”

投个十几二十来万,去做一门新生意,方博洋和程秋华都愿意。试错成本比较小,而且他们也研究了一段时间,觉得这个生意还是挺有赚头的。

简书枚就更不用说了,本来这个事情就是她自己提出来的。

“那我们商量一下如果运作,先搞好了,我再去和我姐说。”张进波立马拿出正试做生意的架式来,让大家把合同条款列好。

这一次,他不能搞成和上一次一样结果了。不过现在的他,也不可能再做那样的事了。

最后,大家一起合计出了具体合作的一些条款。

总的来说,就是他们三家都不参与经营,而且只拿租房子的分红。至于小餐馆,便利店这些生意,就让张姐姐自己去搞了。这样,张姐姐就能赚的最多,人也轻松些,她肯定愿意的,并且也乐意花心思去做事了。

反正大家都不赞成张姐姐他们开大餐馆。

一来是张姐夫没这个能力,他只具备开小餐馆的厨艺,他都不算正经的大厨师,虽然做的菜还不错,但那也是基于在当地,就那么个小地方,没有对比的情况下。现在各种大餐厅搞的红红火火,连锁餐厅都有不少了。湘菜馆真是红遍了半边天。他们的菜式就没有多大的可比性了。

二是他们家庭小作坊似的搞习惯了,你要他搞大规模的,请一堆外人来做事的生意,他们也不一定会管理。

三嘛,开个大餐馆,投入的成本也很高,要是亏了,他们再想翻身就难了。

他们这么辛苦的搞了这么多年的小餐馆,好不容易赚了些钱,大家也不忍心眼睁睁看他们去亏啊。不然,到头来,还不是张进波要帮着他们啊。

但开小餐馆,再加便利店,一样也能赚到钱,甚至以他们夫妻两的体力,

现在也是该搞些清闲点的事情了。再那样劳心劳力的,对身体也不好。

果然,张进波和他姐姐一说,他姐姐就很感兴趣,表示:“我先想想啊。再和你姐夫商量一下。”

几天之后,夫妻两就直接关了,这家开了多年的小餐馆,叫了一辆车把一堆的东西拖了过来。他们连人带东西,直接拉到新三角的工厂里。这边还有空的宿舍,可以借给他俩先住一段时间,他们的这么多东西也有地方安放。

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来新三角工厂,两口子还很是感兴趣的四下里参观了一回。

张姐姐偷偷对简书枚说:“你们挺厉害的。开了这么大的工厂,搞的也很好。”

她当年也是在工厂干过活的人,反倒没心思要进厂做事。就她那点文化,在工厂也就能干个工人,挣不了几个钱,还受人管,不如自己干。

“嗨,我们大家也是慢慢摸索出来的,最开始我们搞的也好艰难的,现在才好不容易开始赚点钱了。别人以为我们做了多大的生意,赚了好多好多的钱,其实只有我们自己清楚个中滋味了。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本钱都没挣回来呢。”简书枚笑道。

“那是。别人只看到这么大的工厂。这年头,想干点什么都辛苦。”张姐姐笑道。

虽然她不清楚工厂的运作,但这个本钱肯定很大,她还是有点清楚的,肯定是个她想象不到的大数字。所以她连带着对简书枚,何文静都挺好的。没有她俩,弟弟也不可能做这么大的生意。三人合伙的事情,她很清楚。

简书枚就趁机提了一下,张进波哥哥与父母要来的事情。

张姐姐眉头一皱,却又很快就说:“是的,我爸妈老是想来看看孙子。我哥那人啊,总觉得全家都对不起他。他要来做事,能做个什么啊,还不就是打着来拿钱养老的主意啊。我嫂子那人,真不是我瞧不起她,要是稍微往好处劝着点,也不至于一家人靠着父母和兄弟都撑不起了。我妈啊,这辈子要强,到头来还得给他们收乱摊子。”

提起这些事,张姐姐也很不爽。

不过她也清楚,这家工厂,不是张进波一个人开的,就又说

:“你们放心。我会带着他做事的,不会让他进厂来当大爷的。我可不会像我爸你妈那样容着他了。几十岁的人了,上要靠老人,下要靠弟弟妹妹,像话吗?”

张姐姐也挺不喜欢这个哥哥嫂子的。以前她那么苦,有一半就是因为这个哥哥。她爸爸和爷爷奶奶都生怕这个唯一的长子长孙吃了什么亏。后来要不是生了张进波,张妈妈的日子都不好过。

被人维护着长大的这个大哥,就是家庭的废物,一直靠吸血,偏偏他爸还觉得自己对不起这个长子。谁让张进波有本领呢,混的好就是上、该帮着他的。

这也是张进波一直不同意父母过来的最大原因。他懒的让这些事烦到管艳萍。每年都是直接给一笔钱他哥的。不过他也不可能多给是一,他也有家要顾。何况给父母养老,绝对是他的责任呢。这当哥的除了要好处,但凡需要他付出,绝对是一毛不拔的。

“呵呵。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简书枚笑道。

有张姐姐这句话,她也放心了。只要事情不扯到公司来,她也无所谓。不过就算来了,她也不怕。就如程秋华所说的,总有办法解决这样的人的。

不过,这个废物就该有人能管着,不然永远是个废物。她很庆幸当初她和方博洋把简书才逼上了正路。

现在简家的日子挺好的,简书巧是不用大家替她发愁的,简书才有正经的工作,谈了个女朋友,马上快要结婚了。

在这种情况下,简家父母对方博洋和方圆圆都好的很,时不时的还要打个电话,过年还给寄点家里的特产过来。虽然简书枚一直和他们不亲近。但简书才和简书巧都和她经常有联系的。这样,她已经很满意了。

自己的日子过得好,就不会想着去麻烦别人了。所以简书枚现在也挺舒服的,她和方博洋身边都没有什么让人特糟心的事情。

现在她就想着,多挣点钱,多找几条赚钱的门路,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一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