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掉下山崖

在袁成宣布完出发之后,云山脚下陷入一阵莫名的安静,安静到能听见风吹动枯枝的声音。

如果他是两军对阵的将领,一声“出发”叫过之后,他身后的士兵大概会慷慨激昂地向前厮杀。

但很可惜,他不是,下面聆听他讲话的人也并没有那么听话。

玄阳宗的人偷偷注意着李皓轩的动静,他不动,他们则不动。

跟着袁成一起来的几个修士也不想冲锋在前,何况他们的首领都岿然不动,他们同样在默默观望。

云山有来无回的传言在东泽界大肆渲染的后果,在今天这些人的表现中初见端倪。

还是沈清淮看不下去,拔出身后的桃木剑握在手中,走在了最前面,这才有了一路上行动还算有序的队形:沈清淮打头阵,修士盟处于中位,玄阳宗殿后。

在远处看时,云山仿佛和其他山峰处于两个季节,一个是盛夏的葱茏,另外的则是寒冬的衰败。

逐渐往内深入,它那真正的景色才渐渐显露出来,但雪花却被不知名的屏障阻挡在外,落不下来。

从山脚深入腹地的路程并不惊险,众人原本以为从踏进山峰领地的那一刻起,必定会面临重重困难,再加上要将云山探个究竟,便也没御剑飞行,而是用脚力往上赶。

除了山高路险外,也无别的什么,连传说中的瘴气都没见到分毫。

景卉除了赶路之外,一直将目光放在提着金丝猴的那名修士身上,她得想办法接近他,看看金丝猴的情况。

好几次那名修士都注意到了身后有一道若有似无的目光,转过头往后看时得亏景卉低头得及时,才没被发现。

但她的这一连串动作早被李皓轩看在眼里,他暗中用眼神给了她一些警告,她只好讪讪地专心赶路了。

一连两个时辰都在靠脚力,且众修士都聚在一起,何时才能将整座云山探遍,找出来龙去脉?

袁成提议,兵分两路,在山顶汇合。

沈清淮道:“兵分三路,我可以单独行动。”

李皓轩道:“沈道友,你一人是否太过危险?不然还是跟我们一起吧。”

沈清淮拒绝了李皓轩的提议,袁成对此也没有意见。

至此,众人分散,修士盟仍往原定的路线前去,沈清淮一人从左侧小道而上,玄阳宗则从右方走。

行至半山腰,山林变得幽深起来,厚重的浓雾将半山腰完全笼罩,形成一条白色的飘带。

然而这如梦似幻的雾气并不让人好受,景卉一进入雾气范围呼吸就变得困难起来,走山路对金丹期的她来说原本是个轻松的活计,现在胸肺似有千斤般的重力往下压,好像将她的进气管都压扁了,是以每迈出一步路都变得艰难万分。

其他人也面临同样的困难,玄阳宗队伍行进速度顿时慢了下来。

不过,奇怪的是,景卉在几人中竟是最轻松的。

李皓轩修为最高,他此时已是大汗淋漓,咬着牙才能将左腿往前迈出一小步,当后一条腿抬起来后,地面形成了一个一指深的脚印。

任朗、另外一名叫濮文旭的男修、左丘恬,都在这股重压之下艰难迈步。

他们很快察觉出,这重压是根据修为而调整的,修为越高压力则越大。

半山腰的树木已经不像在山脚下那样全是高大的乔木,在乔木之下生长着茂密的灌木丛,这些灌木丛仿佛丝毫不受乔木遮挡,长势极好,哪怕到了冬季仍然郁郁葱葱。

半山腰坡度陡然向上,李皓轩走在最前头,他用剑劈砍掉挡路树丛的同时,还要用另一只手抓住旁边的枝丫,以防掉下山去。

任朗在队伍的末端,和李皓轩的距离很远,在以龟速爬行了半天后,他几乎是用吼的声音建议道:“李师兄,我们干脆放弃攀爬,御剑飞过雾区算了。”

听到任朗的话后,李皓轩也以同样的方式回道:“任朗说得对,我们爬了这么久,也不见雾区里有什么蹊跷之处,再这样爬下去,天黑了也到不了山顶,不如直接飞上去,越过这段。”

其余人连连点头。

在达成共识后,他们将飞剑一一祭在身前,景卉则拿出玉葫芦,随即跃上去,向高空飞去。

平日里飞行时,他们可随心所欲控制飞行速度和角度,但在突兀的重力牵引之下,飞剑歪歪斜斜,玉葫芦也颤颤巍巍,欲坠不坠。

但前进的速度比之前快多了,众人都松了口气。

眼看着就要飞过雾区,所有人的飞剑都失了灵,以很快的速度往下掉。

景卉乘坐的玉葫芦同样如此,整个人像极速坠落的陨石般向地面砸去。

她原本想抽调灵力控制住玉葫芦,但在此前灵力已经被消耗了九成,剩下的一成灵力根本无法维持玉葫芦正常飞行状态,此时已是束手无策。

在一阵天旋地转之后,她坠落到地面,还好金丹期的皮肉紧实,再加上用唯一一成灵力护住身体,到没受多大伤。

她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衣服上沾染的泥土,向四周望去,才发现自己身处于河谷之中,两边都是陡峭的夹壁,河水干枯了部分,另一部分则结着冰。

四周静悄悄的,她将玄阳宗几人的名字都叫了叫,没有人回应,只能听到她一人的声音在空谷里回响。

现在她的灵力完全枯竭,必须得赶紧恢复过来,去寻找其他人。

想到这里,她立马打坐恢复。

一刻钟过去了,没有丝毫灵气钻入她的身体,试了好几次之后,仍然如此。

景卉这时才感到有一丝恐慌,如果没有灵力,光靠她人力攀爬,根本爬不上不知有多高的绝壁。

从河谷往上看,在云雾的遮挡下,根本看不到顶。

这处地界也不知为何如此诡异,竟感受不到天地灵气。

河水流向的地方有风吹来,想必在前方有出路。既然不能直接朝上走,那就顺着河道走,说不定可以找到出路。

抱着这样的信念,景卉甚至没有休息,就马不停蹄地沿着河道,顺着风吹来的方向走去。

走了两三里路之后,她还没有找到出口,仍然待在底部。更让她难过的是,前面已经没有路了,本来应该是河水奔流的地方被一道同样的峭壁挡住。她猜测河水在这里可能汇入了地下,通过暗河继续流动。

但是她感受到的风是从何处来的呢?

她走了许久的路,已是筋疲力竭,那道堵住她去路的山壁给了她重重一击,她已经分不出心思来抬腿了,一开始的斗志也消失殆尽。

于是就地躺在没结冰的河床上,一双眼睛空洞地望着天空,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峡谷中并不只景卉一人。

离她不远处的山洞中,躺着半死不活的沈清淮。倘若景卉朝结冰的那一面绝壁移动约三十丈的距离,就能发现一个低矮的山洞,进而能看到躺在洞中的沈清淮。

“贼老天!”景卉对上天咒骂,这是她为数不多放浪形骸的时候,也只有在这无人的山谷中才敢这样做。

回应她的是天边有警告意味的一道炸雷。

这声雷震响了沈清淮,他意识模糊,动弹不得,隐约听到有人声,本想弄出点动静吸引人注意,还没实现,又晕了过去。

躺了半天,景卉站起身来,漫无目的地走着。

沈清淮在的山洞本来就离她不远,也很容易注意到,她来时忽略了,是因为她走在了相反的一边,且注意力都在前方,根本没心思仔细观察。

现在无路可走,她的目光仔仔细细扫过每一处地方,很快就发现了沈清淮在的山洞,也看到了洞口的他。

在远处时,景卉只注意到洞里躺了个人,这使她的心重新活泛起来,万一是她的同伴呢?

等从冰河上快步过去,竟是沈清淮,这发现使她大吃一惊。

沈清淮和她们走的是不同的路,怎么也会在这里?

见他昏迷在地,景卉凑近后,先是叫了几声,没有回应,接着轻轻摇摇他的胳膊,无济于事。

她体内没有灵力,也不通医术,只能颓丧地坐在一旁,靠在石壁上。

这一天的经历不可谓不丰富,白天变黑夜,景卉在劳苦奔波之后,不能靠打坐恢复精神,渐渐睡了过去。

沈清淮在半夜醒过来,看到一旁处于睡梦中的景卉,伸手弄醒了她。

他对她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玄阳宗的修士。

现在近距离观察,才发现她长得很像他认识的一个人。

景卉转醒过来,看到沈清淮睁着眼睛,惊喜叫道:“沈道友,你醒啦!”

“扶我起来。”

景卉依言照做。

她此时满腹疑问,“沈道友,你怎么也会在这里?”

沈清淮淡淡道:“这些稍后再提,我现在需要你帮忙做点事。”

景卉立马拍拍胸脯,打包票说:“没问题。”

“帮我找点水来,还有吃的。这里没有野兽,你尽管出去,不用害怕。”说完,他本想从扳指里拿出什么,但苦于现在的状态,无法使用扳指,自我尴尬了一瞬,才从腰间摸出一块玉坠,递到景卉身前。

“这个给你,算作报答。”

景卉忙推脱:“这我不能收,都是些举手之劳的小事。再说了,我们现在一同被困在峡谷中,更应该守望相助,齐心协力寻找出路,怎么能收沈道友这样贵重的东西?”

沈清淮严肃道:“如果你不收,我可不敢吃你拿来的东西。”

“你!难道我还会下毒不成。”景卉忿忿道,也不理沈清淮,径自跑了出去。

尽管遭致无端的怀疑,景卉依然尽心尽力满足沈清淮的要求。

她来时注意到峭壁上挂着几株果树,结了些野果,只要爬上去就能摘到。

只是她自己也是饥肠辘辘,平日里因有灵力在,修士机体不需充饥,一旦没了灵力,立马回归本源状态,需像寻常人般进食、补眠、保暖。

好在景卉金丹期的身体素质仍在那儿,在漆黑的深夜中,也能如白天般视物。

那果树在从前的她看来不高,纵身一跃就上去了。于现在的她而言,可真是堪比登天。

她试着往上爬了爬,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全部都是光滑垂直的平面,像镜子的表面一样平整,不见丝毫“沟壑”。

她又不如善攀爬的野兽般脚上带钩,或有吸力,这可难了。

现在天还黑着,她也不能在短时间内重新找一颗果树,这里也没有野味可打,上哪儿找吃的去呢?

尝试几次无果后,景卉彻底放弃,去河边敲碎几块冰,带到了山洞。

她厚着脸皮将冰递给沈清淮,道:“我只找到了这个。”

沈清淮将冰拿在手中,举在高处用体温融化后用嘴接着喝了,稍微缓解了口干舌燥带来的不适感。

对景卉说:“你去看一下河床里有没有散落的枯枝树叶,抑或是干草,捡点带到山洞来。”

景卉刚从外面进来,听了沈清淮的话后又出去了,她握着冰的手被冻得通红,峡谷里起了风,呼啸着,将她的衣襟吹得上下翻飞。

两边山崖上有树木掉落下来过,她没过多久就找到了一大捧枯枝,但是引火用的树叶和干草在河床里难见,她也仅找到一小把。

回去的路上,她抱着柴薪没看路,被河床里的石头绊倒在地,抱着的东西洒落了一地。她又花时间重新将它们拾起,才往山洞而去。

沈清淮指挥她寻找两块能擦起火花的石头,自己将那堆枯枝点了,洞中升起火光,才变得温暖许多。

两个人的脸在火光的照耀下明明灭灭,一时无话,这夜也就在这种无声中度了过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