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澡堂

公共澡堂这个词在现在很少听到了,它正在逐步被服务发展越加完善的洗浴中心取而代之,而在我小的时候这样的地方是随处可见的。那个时候居住设施没有现在好,很多人家里没有私人洗浴的地方,尤其是冬季。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每一处人口居住密集的地方都会出现一个到两个公共的浴池。

因为上学的原故,我和妈妈会在周末过去,班上其他的同学大多也都是这个时间,初三那年由于要筹备中考比较紧张,周六就被占去补课了,周日上午又是培尖班培训,留给我用来洗澡的时间就剩下了周日的下午,用当时老师的话说是留给我们半天去洗澡的。

公共澡堂大多都属于私人,有的开在自家院子,有的开在小胡同。一般进去大门就会有一个售票的窗口,购票分两种,单张出售和多张出售,当然购买多张的会比单个的买要合算,一般都是一次性捆绑10~20张,洗澡是生活必须的,多些票放在家里用着用着就没了,然后就再买一打。进大门时有票的话就直接递票,挨着小窗口的是个桌子,桌子上有根扎着很多票的长针,售票的收走票后扎在那长针上便算是单次洗浴检票了。再往里走就分男女浴室,听说男浴室地方比女浴室要宽敞很多,尤其是脱放衣服的那块儿,听说有很多床位,有在澡堂里过夜的,也就是过去说的睡澡堂子,比住宾馆便宜还暖和。男士喜爱消遣,不少人洗完澡在里面喝酒打牌下棋或是吹牛讲故事,玩儿疲倦了就倒床睡会儿,醒了再进浴室里冲冲,这么一天就过去了,闲得很,这样的人可也不少,不过到给澡堂添了商机,柜台上随便的放些用得上的东西就也能换钱了,可也挡不住人家从外面买了酒菜茶叶带进来,也有在自家炒了端碗过去的,闲人仔细。

女澡堂就没有那么些个乱七八糟的,就人群来说,大多就是妇女带孩子的,儿媳或是女儿领老人的,人流量大,翻场多,基本都是洗了就走,赶紧走了回家去还有家里的事情张罗。就算有几个闲人大姐大想耗堂子里喝点儿喷会儿的也架不住那些倒霉熊孩子们的吵吵,所幸也就没那么多事儿。所以女澡堂脱放衣服的空间就相应的小了,一般就是两三张供坐的床和几个放衣服的大格子柜,床的话一般会被搓澡的大婶儿们占去一张休息。柜子来说空间比

(本章未完,请翻页)

较小,仅仅能够放下衣服。柜板有铁质的有木质的,与我来说没什么区别,各有各的不好,铁柜子会刷漆,架不住时间长了漆掉了,而这又是一个潮湿的环境,那样就会生锈,拉柜子门的时候弄一手绣。木质的倒是没有生锈的苦恼,可是潮得很,基本就一直保持那种木头泡水的颜色,里面当然也会潮,每次放衣服都先在里面垫报纸,当然也是为了干净,毕竟是个公用的东西,这么垫着好一点儿,大家都有往里垫东西的习惯,以至于有的柜子中一下子被压实出一大摞报纸纸张来。再说说脱放衣服房间里的那个潮,一般这个房间是紧挨着浴室的,中间有的隔着塑料门帘,有的什么都没有,浴室中的蒸汽直直的灌入这边,大颗大颗的水珠凝结在冰凉的天花板上,时不时地就滴下来,挨到身上的瞬间汗毛就竖起了,那感觉又冰冷又脏兮兮的,谁知道都洗刷了天花板上的什么,滴到床上,滴到地上,爱干净的搓澡大婶儿们会经常在屋里扫地,看他们在地上扫来扫去也只是在搅和那些水和头发,从来没见那地面干过,这湿漉漉的感觉是不怎么好的。

天凉时候,在这样一个平民近乎唯一个人日常清洁的渠道,澡堂的生意是相当的火爆,也就有了那个挤澡堂的词。无奈人多浴头少,小市民为主的街井人家就呈现出了特有的澡堂子风貌,一般来人进门先勾头瞄一眼浴室中的人量,看有空位的话就先把自己的藻蓝挂上占着,这样自己放好了衣服就顺理成章的去找自己的东西。有时候人多一些,特别是脱放衣服的那个房间正在脱衣服的人比较多,这个时候大家互不说话但都是在较着劲的,基本没人在那儿肉,谁先脱完了就能早进去,早进去就更有机会早占着好位置,我见过有母亲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孩子脱衣服费劲而迁怒于孩子的,心里着实的感觉母亲这么做不好。洗浴间里人多的时候就有人占不到浴头,里面有排气的风扇,没有浴头就光身子杵着干等是会冷的,这时候也没人闲着,看看谁是快洗好的,看看谁准备去搓背了,先瞄上一个等着,再不然就跟人说说好话先冲一下。澡堂子里有长客,是洗的时间长,基本都是老太太,一张澡票一个小板凳兑上大半天,凑上两个老太太就聊着冲着。澡堂子里看素质,有些人担心自己的浴头被占了去,就算是自己给自己搓身子暂时不用冲洗的时候也会一直占着,看到有找浴头的人也装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作没看见,不问到自己头上不让出来,可也是根本没有明白这本就是属于公众的,更有甚者自己不洗还不关浴头,任凭清水白白的流,可是该让这人去体验一把缺水地区的生活。公众的东西大家总是占有欲过旺的区分你的我的,见过许多次因此而起争执的,a离开浴头去搓澡,回来的时候看见b占着刚刚自己用的那个浴头,于是a就告诫b让开给自己冲洗,b不认,于是事件两方对立就出现矛盾,矛盾升级就爆脏口,甚至更有大打出手的,仔细想来也不怎么值过。我和妈妈都不喜欢这样挤澡堂的问题,于是我们一般就避开高峰时期,就比如饭点儿过去人就会少。

在自家洗澡的时候温度会由自己先调试一下,在澡堂里水的温度也是由人来调的,经常的有温度不得当的时候,水热了或者水凉了的话整个堂子里都热闹了,此起彼伏的就开始对着外面喊话,门外闻声的人一般会先来询问,接着就调水温去。一般来说一个公共澡堂里聚集的都是方圆周边的居民,常来常见也能打得脸熟,脸熟了就开聊,边洗边聊,这跟街井的公共厕所文化一样,就这么给认识了,澡堂子里认识的,公共厕所里认识的,哪家哪户的谁谁谁。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去的那家澡堂有个大池子,我特别喜欢,那时候一进去就先跳进池子里,人小身体也小,当个游泳池完全没问题,紧接着我有了自己的小泳衣,我就想穿着泳衣去洗澡,主要是想在池子里游泳,当然被妈妈数落一顿,一脸懵圈。之后都说池子不干净又不好打理,于是逐渐的就把池子给取消了,都改成了淋雨。再后来城市中有了洗浴中心,有了去洗浴中心消费洗浴的热风,这样的洗浴中心越来越多,一些普通的澡堂子已经干不下去了,又加上棚户区的拆迁改造,关掉的澡堂子就更多了,再说现在家庭生活条件都在逐步发展,在家装个热水器洗澡算是基本设施了,谁没事儿还专门去挤澡堂子。小时候去过的澡堂现在基本上都不在了,上次路过一家过去去过的澡堂所在街道,整条街都拆了,被蓝色的铁皮围的严实,公共澡堂陪伴了我成长的20年,公共澡堂连同这个词汇会逐步的从社会生活中淡出消散,或许我的晚辈会对这些东西陌生到感到好奇,到时候我便会和他们讲一讲过去的那些事情,那些值得纪念的、有趣的、值得深思的事情。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