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心结了结

元台看到温侯的眼神起了变化,便明白这位宗师以下首屈一指的武修的雄心比之前更甚。

“原来这些指挥使倾巢而出是因为有逆党已经出现了,看来那日在酸枣死的指挥使纪虎,便是被逆党所杀。只是我有一事不明,元老先生,您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这信是谁给你的呢?”

温侯从最开始躁动的心神中逐渐平静,开始怀疑起了这位跟了他七年的老者。

元台闻言内心有些慌乱,虽然他已经做好了全盘托出的准备,但他仍觉得时机未到,所以并不打算告诉实情眼前这位他下山以来辅佐至今的人。

“在下也不知是何人所写,这是在下在关下的家中,发现有一封书信置于门缝之中,打开后便是如此。”

温侯只是背过身去,想起身后的老者好似从未跟他袒露真心,心里不免有些失落。

元台看着温侯背过身去,抬起手想要喊他,但好像被什么卡住了喉咙,到嘴边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眼神怔怔的。

“先生,当年我为我师父守灵三年下山后,上山十八载,只知修行、不知世事的我,刚刚出世,茫然无措。有幸遇见了先生,一路走来,皆是先生在旁跟着我,一步一步让我了解这天下的诸多事情,也是先生费尽周折才让我当上了这虎牢守将。”

“温侯,你。。我这。。”,元台闻言结结巴巴说不出话,内心有些愧疚,因为他一直把温侯当成日后搅动天下的重要棋子。

“先生,等我说完,七年来先生一直鼓动我内心对于天下龙脉的欲望,告诉我南离再行舍武求术之道,天下武运渐衰,吸纳龙脉者可无需渡悟道雷劫便可成地仙之位。”

“武运渐衰,如今已然一品顶峰的我,自然感受得到,龙脉也可能真的可以助我武道顺遂。但是先生,曾经我师父就说过,天下没有人会无缘无故,不求回报的全心相助,除非是至亲之人,师父终年修行只为悟道成仙,但因渡劫失败,天道反噬,再无成仙之望,寿元无多且膝下无子,方才收我为徒,亦是看中我的天资,得以传其衣钵。”

“先生您助我至今,是为何呢,想来,先生亦是想颠覆南离的逆党,先生,您看我说的对吗?”

温侯转过身来,直视着眼前犹如第二个师父的老者,眼神内是希冀,是期待,是希望先生能跟他说实话,能真正的交心。

元台还沉浸再温侯的一番肺腑之言中,被这突如其来的转身给惊到了以至于连连后退的几步。但站定身形后,原本略显弯垂的身子又矮了几分,然后一股脑的瘫坐在地上,缓缓开口。

“我一直以为我能瞒到达成目的那天,没想到啊,是我高看自己低估你了。不错,我确实是逆党,当年相见,也是早就安排好的,因我与你师父相识,知其有个天赋异禀的传承衣钵的弟子,起初你师父大限将至时便托我等你下山后带你入江湖,是我没遵守与你师父的约定。”

元台看着用复杂眼神看着他的温侯,也许,心里是时候有个解脱了,还是和盘托出吧。

“我本是雍国前太子的心腹,后来太子被如今的南离皇帝周文随暗害后,我等太子心腹遭受死亡清算,却只有我死里逃生,隐匿北方数十年,此期间结识了你的师父,隐世不出的宗师之一,高彦。”

温侯听着听着,从元台口中的信息让他预料不到,周文随竟然谋害自己的兄长。

“我与那日酸枣的那伙逆党并非同党,只不过曾经结识,顶多算同道,书信是我伪造的。”

温侯明白了,他明白眼前的先生为何总是让他暗中积蓄力量,为何让他当上这中州大门虎牢的守将。

只见温侯伸出手,在元台错愕的眼神中,一把将他拉起来,然后走向边墙上,双手搭着,眺望着远处,“其实先生可早跟我说实情不是吗?我本就是为了实现师父未成的遗愿,希望有朝一日能超凡脱俗悟道成仙,当初听闻先生所言,龙脉可助顺遂成仙,那其实我们目的其实差不多不是吗?先生助我夺取天下占得龙脉,而先生报得前主之恩,有何不可?”

元台微微一叹:“事到如今,老朽和温侯之间可以说是已生间隙,温侯还会容我这个欺瞒之辈吗?”

温侯只是轻笑,“先生,您不也没做过对不起我的事吗,我能有今天的身份,手上还有三千支对我忠心耿耿的士兵,幸得先生平日指点。”

“先生能跟我吐露真情已经够了,间隙终究解开了不是吗?”

说完随即大步离开,他相信元台会明白他的意思的。

元台看着温侯远去的背影,整理好衣服,手指抹去眼角上的痕迹,

“是啊,解开了,多年的心结啊。”

装作无事发生,亦准备从关墙上下去,只是脚步比往日啊,快了些。

阳谷岭处,一男一女从山上走了下来,皆是背负长剑。

“聂师兄,师傅让你与我同回河东,我看师傅拿了一封书帖给你说是给我弟弟,这封帖子,是什么内容啊?”

女子口中师兄甚是英武不凡,却是个不多话的主,只是摇头,从嘴里蹦出了“不知”二字。

女子见状也并未再多说什么,毕竟来阳谷岭修行了十载,师傅方才允许下山探亲七日,还让这位向来沉默寡言的五师兄护送其往返。

其实从她上山以来,山上便只有她和五师兄,据师傅说,大师兄二师兄以及三师兄皆已故去,四师兄则是成了南离大内的供奉之一,所以山上只剩五师兄以及她这个关门弟子排最末。

五师兄名叫聂庄,阳谷岭唯一的剑道弟子,师傅说师兄若是踏入宗师之境,即使对上成名已久的天下五宗之一,剑君王旻,剑之一道亦可平分秋色。

而此时的黎阳渡,一艘大船抵达了渡口,李裕一行人终于回到了河东地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