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后宫晨话

天启城如今的皇宫为天兴宫,宫室宫城周廻十里,皇宫的正殿叫做泰庆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泰庆殿之南,是朝堂办公之处,二者之间有门楼相隔。泰庆殿之北的紫辰殿,是皇帝视朝的前殿。每月朔望的朝会、郊庙典礼完成时的受贺及接见南北西域使臣、江湖正道巨擘、豪族名望都在紫辰殿举行。泰庆殿西侧的垂拱殿,是皇帝平日听政的地方。紫辰、垂拱之间的文昭殿,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后稍作停留、休息的地方。宫中的宴殿为集贤殿、太平楼。南离皇宫内的殿宇颇多,后宫的规制并不大。

今日是举行大朝会的日子所以并无早朝,此时后宫的皇帝寝殿福安宫内,周文随与皇后杨献君正在共进早膳,自成亲之后时至今日,日日如此。世人皆知南离帝后结发夫妻,鹣鲽情深,所以后宫嫔妃甚少皆是笼络各方势力豪族不得已为之而纳,但只皇后独得恩宠不变。

“景隆早上遣人传报来宫里了,报里的意思就是说裕儿昨日夜里已经到了。

“北原如今势大边境需严加防范,前些日子四弟抵达京师,私下进宫也说了,如今与北原汗下三王之一建州王正在山海关外酣战,而裕儿那则要面对北原另外二王全师,责任之重如今晚进宫也是难免的。臣妾我呀,十年不见裕儿,想念得紧啊。当年姐姐逃婚离家出走,便杳无音讯,得知之时已是裕儿带着姐姐遗书来寻我,臣妾悲痛万分,姐姐早故,常言姨是半个娘,裕儿便是我的孩子。裕儿如今进京,把玄成也带来了吧,等朝会完便让裕儿带玄成进宫,臣妾可是期盼已久啊。”

周文随时常与杨献君商议大小事,杨皇后曾是雍国右相嫡次女,自幼耳濡目染,强学博问,所以也是博学多才,精通政事的奇女子。此时听见杨献君的话,也是感触颇深。

“是啊,北原虎视,北方边关常常烽火连天;朝中那些大臣们以及宗室里大多叔伯兄弟们,都对朕当年封裕儿为河东王心存不满颇有微词,但他们哪一个比得上裕儿的功劳。再说了,河东是人裕儿当年自己拿下来的,朕不过是暗中资助些许钱粮兵甲。后来咱们要东出潼谷关与旧梁僵持多年不下,是朕派大内高手暗中传书裕儿相助,裕儿南渡奇袭旧梁中州直捣皇城,关中梁军顾此失彼才让我军有了可趁之机;朕封裕儿河东王如同空手赏人,河东本就是裕儿之地,如今还需裕儿抵御北原,是朕亏欠裕儿太多了。”

杨献君看着周文随面露愧色便安抚到:“裕儿明事理,不争功,不求赏;当年陛下要将北方三州尽数由裕儿掌管,大臣们群情激愤,冒死反对,是裕儿自己开口拒绝,并让陛下派宗室之人去领幽州,这才有四弟就领幽州之封。”

周文随亦是感慨道:“裕儿还救过朕的命啊,当年幽州仍是北原之地,统一南方后朕御驾亲征,意欲收复幽州驱逐北原与关外,却在一次战事中身陷重围,是裕儿带兵救驾置自身于死境把我救出,自此朕便不再亲率士卒,而裕儿即使武境高强也因救我而身中数箭。回到军营后那会朕便要封他为王,而裕儿只是不受,朕安全便是万幸;说着自幼丧父,待得成年之时母亲又撒手人寰,说朕啊和你啊,便是他唯一的亲人了,无论如何亦当竭尽全力。”

杨献君听罢眼中已然热泪盈眶:“是啊,裕儿遭受太多了罪了,陛下万不可听信小人谗言,不辨忠良啊。”

周文随深以为然,“待大朝会结束我便诏裕儿和小玄成入宫咱们自家人该聚一聚。“

此时一道黑影不知从何出现,凑近周文随耳边说了些什么,说完便站着等待指示。周文随脸色毫无波澜,不悲不喜,思绪片刻,只是对着黑衣人说道:”残党吗,去大内通知纪虎让他出手,告诉他,不能生擒那就不留活口,死人便毫无用处了。“黑衣人听罢俯身拱手言喏,然后跃空而去,腾挪之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杨献君向来不问这等地下之事,只是看着周随文平日儒随和的脸庞此时却略带厉色,便走过去,不由担忧道”是有什么事吗?”

周文随看到杨献君注意到自己了,随即换上笑颜,只是说道无事,然后拉着自己的爱妻便往内殿走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